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0月7日 · 杜小山《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 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 纔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西元年?. ~西元1227年),生年不詳,字子野,號小山,宋朝盱江(位於今江西省南城縣東南)人。. 能詩,詩風樸素,有韻味。. 杜耒 曾官 ...

  2. 宋代末年,詩壇、詞壇不但沒有衰頹,反而在一眾愛國志士的悲歌當中,寫下慷慨激昂的詩歌、詞句,為宋代文學發展畫下耀眼的句點。 宋朝最終為元朝所消滅,宋代文學發展亦告一段落。 北宋詞發展分期概說. 北宋詞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宋代初期,詞風繼承晚唐五代,有花間派氣息,而往更加高雅的途徑發展。 語言婉約而清麗,內容也未有太大突破。

  3. 2011年4月15日 · 初唐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合稱初唐四傑)、沈佺期、宋之問 (完成律詩之格律),為唐詩奠定期。 2. 盛唐詩人: 王維 、 孟浩然 、 岑參 、 高適 、王昌齡、 王之渙 、 李白 、 杜甫 ,為 唐 詩全盛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15年2月3日 · 蘇軾 (西元 1036年~西元 1101年﹞,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人,為蘇洵之子,蘇轍之兄,三人合稱「三蘇」,且並列唐八大家之中。

  6. 小兒如拾芥。 蘇洵 (西元1009年~西元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自稱「西蜀匹夫」,蘇洵曾屢試不第,仕途亦不順利,曾任試祕書省校書郎,即試用的九品小官、霸州文安縣(今河北省文安縣)主簿,也不過是八品官職而已。 可見其一生是「嘗有志於當世」、「方不見用於當世」的文人。 蘇洵享年五十七歲,追贈為「文安公」及「光祿寺丞」。 蘇洵與其子蘇軾、蘇轍同列「唐八大家」之中,為文學史上的一大美談。 《六國論》、 《辨姦論》、《心術》等,為其名作。 注釋: 拾芥:芥,乃草芥,即禾草也。 拾芥,拾取地上的禾草,比喻 取之極易。 意譯: 不能說「金榜題名」很容易,例如我自己,考進士 屢試不第,登科真是比登天 還更困難。 不能說「金榜題名」很困難,例如我的兩個兒子,考進士登第 比拾取地上的禾草 還容易。

  7.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辛棄疾 (西元1140年~西元1207年),字幼安,號稼軒,南宋 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 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 辛棄疾一生堅決主張抗金,以恢復中原為志。 然後他的抗金主張,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 其詞豪放奔放,與蘇軾齊名,號稱「蘇辛」。 注釋: 1. 醜奴兒:詞牌 。 即《採桑子》。 四十四字,平韻。 2. 書博山道中壁:詞題。 3. 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 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 淳熙八年(西元1181年)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意譯:

  8. 2016年2月27日 · 廬山:位於中國 江西省九江市 南郊,為中國名山之一,山間 經常雲霧瀰漫,宋代詩人 蘇東坡 形容這種景象,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