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4 賀詞:亞洲明愛主席 - Dr. Benedict Alo D'Rozario 6 序一:天主教香港教區 - 周守仁主教 8 序二:香港明愛總裁 - 閻德龍神父 10 信念、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11 香港明愛標誌的演變 16 第一章:組織沿革 30 第二章:各主教時期的重要建樹

  2.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領導各部門,並提供專業意見。

  3. 服務地點. 宗旨. 明愛特殊教育服務見證耶穌基督的愛,以學生為本,通過全方位學習和復康計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和優質服務,與家長攜手協作,發揮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其身心靈健康成長。 我們致力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和公民責任,幫助他們達致全人發展,俾能適應環境及享有具尊嚴和質素的生活。 我們努力不懈凝聚社區力量,締造關愛共融的社會。 屬下資助學校包括: 三間嚴重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兩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中度智障學童特殊學校 (其中一間設有住宿部) 兩間群育學校 (其住宿部由社會福利署資助) 成就.

  4.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關於明愛.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自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了解更多. 個案分享. Caritas - HK.

    • 田蕊妮1
    • 田蕊妮2
    • 田蕊妮3
    • 田蕊妮4
  5. 服務分為四大項: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 職業訓練及教育. 社區及高等教育. 各服務均在香港教育局註冊,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對象主要是弱勢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天主教香港教區及修會營辦共200多所幼稚園、小學及中學。 教區、修會及明愛共同為社會提供一個由學前至專上程度的融合教育系統。

  6. 香港仔灣街 22 號明愛香港仔服務中心地下 電話: 2552-4215 * 所有牙科服務敬請預約 * * 所有明愛診所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

  7. 六十年代. 明愛引進社會工作專業,在不同地區設立多元化服務中心,並在漁民村及新市鎮提供社區發展服務及家庭服務。 七十年代. 明愛開始建立了各類型社會工作服務,協助有需要的家庭、青少年、長者及智障人士,提升他們的能力,介入的模式包括治標及治本兩方面,此外亦在舊屋邨推行試驗性的服務計劃及成立難民服務。 八十年代. 在這期間,明愛社會工作服務迅速發展,對象以青少年、長者為主,並在匱乏的社區開展社區發展服務,此外明愛亦為特別群體包括勞工、外籍傭工、低收入婦女、越南難民等提供服務。 於1983年,社會工作服務部重組,成立七個服務,包括:扶幼、青少年及社區、家庭、康復、安老、社區發展及其他社會工作服務。 九十年代至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