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5日 · 上千個兒童免費數學遊戲,不只線上數學練習,可列印數學學習單. 作者: Esor Huang 1月 15, 2022. 之前在疫情停課期間,孩子的幼兒園進行視訊課程,一開始老師直接在視訊上用投影片教些簡單的數字概念,但孩子興趣缺缺,也很容易分心。 不過老師的反應也很快, 下次視訊課程,就看到老師找到一些線上的「互動數學遊戲」,在視訊中跟孩子一起玩問答選擇 ,遊戲本身雖然簡單,但孩子的投入專注度則大幅提升。 那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有機會跟孩子一起複習一些簡單的數字概念、加減計算時,或許也可以利用這樣的「互動數學遊戲」。 這樣的數學遊戲線上網站其實不少,有些甚至很專業,因為可以搭配老師在學校的教學方式,甚至幫老師一起進行課程評量,當然,愈專業的數學遊戲練習服務,也一定是要付費使用的。

  2. 2018年11月30日 · 2萬多個兒童紙上習作免費下載列印,從著色、迷宮到摺紙練習. 作者: Esor Huang 11月 30, 2018. 因為有了小朋友,也開始研究一些跟父母、孩子有關的數位資源。 例如之前推薦的「 Storyline Online 知名演員教你朗讀童書給孩子聽,完全免費! 」父母先看影片學說故事,然後跟孩子們說起精彩故事,也是爸爸媽媽跟孩子之間很棒的溝通學習方式。 也因為這樣,最近有讀者跟我推薦另外一個對父母來說很不錯的資源,來自 education.com 網站的「 Free Worksheets and Printables for Kids 」,可以 免費下載列印兒童紙上習作 。

    • 何天兒1
    • 何天兒2
    • 何天兒3
    • 何天兒4
    • 何天兒5
  3. 2018年9月7日 · 這八篇故事,正是本書方法論的最佳驗證。 本書的日記方法論: 這本書最終提出了一套獨特的日記方法論。 你可以在章節編排上看到他的結構,但我這裡用不一樣的角度,重新幫大家看到方法論深沈的意蘊。 首先是「SLOW(慢)日記法則的三重性」。 第一重是要怎麼寫出能檢視人生的好日記? 這是本書第一部中所討論的,個人寫日記的SLOW法則。 第二重是如何能夠維持長期的寫日記習慣? 累積得愈久,反饋的能量愈大,這是本書第三部用SLOW法則延伸出來的習慣養成方法。 第三重是永錫令人驚豔的又一個獨創,他將SLOW日記法則擴充到他的企業顧問領域,在真實企業中帶領團隊去每日覆盤,並創造工作上最強大的溝通、目標訊息流,這是本書第四部分的重點。

  4. 2018年5月30日 · 這大概是從我的孩子誕生後,發現自己生活時間被更多切割後,我所發展出的一種時間記錄策略。 這個策略的關鍵目標是: 在每一個時間做出有意識的選擇,練習把各種時間轉換成對我來說快樂、有成就感的事件。 「記錄優質時間」和之前我也採用過的「 記錄工時 」、記錄「 番茄鐘時間 」有不同呢? 不是之前的方法無效,無論是記錄工時,或是追蹤番茄鐘時間,都是很好的提昇工作效率的方式,可以很明確的提醒問題、修正方法、獎勵自己,並提高完成工作的專心程度。 下圖是我在 2016 年時的一整年記錄,那時候我只記錄自己花在工作上(包含正職工作、演講課程、撰寫文章)的時間,總時數 2448 小時,一整年平均下來一天有將近七個小時專注在某件工作上(這還是把假日都算進來)。 不過, 對我來說還有幾個缺憾 :

  5. 2018年5月16日 · 1. 簡單化. 如果這個任務今天覺得沒時間、沒辦法做到,那明天就排出這個任務的「更簡單版行動」來做,依此類推,直到排出真正簡單到我可以做到的行動為止。 例如原本待辦清單上排了個任務叫做「設計報名網頁」,這個任務很難,今天找不到時間且不敢去做,千萬不要把同個任務移動到明天,因為只會一樣的情況重複上演。 於是明天就改成排「列出可用文案關鍵字」,這就簡單多了,說不定明天就能做到。 而做到的那個時候,我們就踏出了困難任務的第一步。 (可參考: 如何開始一個困難的習慣與工作? 2. 具體化. 如果這個任務今天在待辦清單上時,我怎麼看都沒有想法要動手去做,那明天就排出這個任務的「更具體行動」來做,依此類推,直到排出真正具體到我一看就知道怎麼做的行動為止。

  6. 2017年5月26日 · 時間管理跟管理任務看起來息息相關,最知名的時間管理方法「 GTD 」也是從如何收集任務和理清任務開始,但解析任務多麽困難和繁重,讓人覺得時間管理方法難以親近,但真的是如此嗎? 我自己研習 GTD 方法多年,我的體悟是,與其說我們在收集或理清任務,不如說我們是在「認識自己與任務之間的關係」, 我並不需要徹底的解構任務 ,我真正要「理清的」只是我應該如何去對應這個任務。 而可以做到最後一步的方法,並非是去解析任務本身,而是要回頭「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願望、透析自己的渴求,知道什麼會讓自己快樂,時間管理就是「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了,任務自然就解析完成了,因為你永遠都能自在地去用最符合自己的方式應對任務。 4. 時間管理不是完成所有事情,而是選擇重要的事情完成.

  7. 2017年5月1日 · 有效的行動:符合 SMART 原則. SMART原則1:Specific,明確的. 要寫出有效的下一步行動,寫出一個讓自己比較不會拖延的行動,第一個原則是這個行動能夠「愈聚焦愈好」,最好是特別針對某一點,具體可做的行動,而不是全部面面俱到。. 例如對應前面的例子,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