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親和坊」旨在為有需要的離異家庭提供一站式「以孩為本」的共享親職支援服務,協助離異父母及孩子療癒傷痛、學習新的相處模式,共建親職計劃,並讓孩子能與父母雙方保持穩定的聯繫,繼續擁有父母雙方的愛與關懷。 服務目標. 促進離異父母,有效地履行「以孩為本」的父母責任. 協助離異家庭的孩子過渡因家庭變遷所帶來的壓力. 提供親子接觸機會,讓孩子可在一個安全及友善的環境,與非同住父/母保持正面的接觸. 向公眾人士推廣離異父母責任及共享親職的理念. 服務內容 (給父母的服務) 「共享親職」輔導服務. 親職協調服務. 督導聯繫服務及交接. 「以孩為本」共享親職工作坊及講座. 治療性小組及課程. 同路人互助小組及義工服務. 服務內容 (給孩子的服務) 孩子適應輔導及小組. 服務內容 (給家庭的服務)

  2. 2021年3月7日 · 阿麗由內地移居香港,全職家庭主婦的她對香港的離婚程序及福利認識非常有限,最初求助社工只想查詢離婚手續,筆者評估她的福利需要後,同時也跟進她的住屋、經濟、照顧幼兒等問題,亦鼓勵她參加中心的單親母親互助小組「彩虹小組」。 義務家居維修服務. 有些單親母親因為經濟拮据,亦缺乏相關知識,沒有能力維修家居,有些單親母親基於安全理由,害怕讓人知道家中沒有男士而不敢隨便找人維修。 有見及此,筆者聯繫了義務裝修師傅,免費為單親家庭維修基本家電。 阿麗曾向筆者表示:「自己同個女住劏房,廁所燈壞咗,夜晚冲涼去廁所都要點蠟燭。 門鎖壞左要用雜物頂住度門,直到義工幫我換燈泡及修理門鎖,先敢睡熟。 引發共鳴. 發揮互助精神. 單親家庭可動員的家庭資源有限,在管教子女丶生活安排丶康樂丶資訊科技應用上也有不同程度的需要。

  3. The Hong Kong Catholic Marriage Advisory Council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1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婚姻輔導服務 輔導員簡介About Counsellors 本中心輔導員具備社會工作學位、社會科學碩士或家庭治療 碩士的資歷,以及擁有多年從事輔導的經驗及培訓。

  4. 本會是一所天主教志願機構,於1967年正式註冊為服務社團,並以促進美滿婚姻及促使父母善盡天職為宗旨。我們率先推出了各種嶄新的家庭及婚姻服務,如為天主教未婚夫婦而設的教友婚前培育計劃。在2000至2001年,FOCCUS婚前評估服務、性障礙治療服務和教友補禮亦相繼成立。

  5. 2021年3月7日 · Press Releases. 彩虹小組:給單親母親重拾力量 2021-03-07. 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 蔡佩庭. 彩虹小組: 給單親母親重拾力量. 現今社會對家長的要求不斷提高,作為單親家長,要獨力負責照顧子女的起居飲食、經濟及管教,就更加困難重重。 筆者在恩悅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認識阿麗(化名),她由屯門搬家至西環,逃離向她施暴多年的丈夫。 阿麗由內地移居香港,全職家庭主婦的她對香港的離婚程序及福利認識非常有限,最初求助社工只想查詢離婚手續,筆者評估她的福利需要後,同時也跟進她的住屋、經濟、照顧幼兒等問題,亦鼓勵她參加中心的單親母親互助小組「彩虹小組」。 義務家居維修服務.

  6. 2 性治療師 李嘉恒先生 傳理系學士 輔導碩士 心理學碩士 李嘉恒先生畢業於美國西密芝根大學取得傳理系學士,其後獲得南澳洲大 學輔導碩士,及香港城巿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他是香港性教育、研究及 治療專業協會之認可性治療師,亦是一位 FOCCUS 婚前評估的協談員。

  7. 註冊成為志願機構,總部位於香港堅道明愛大廈。 全港首間機構推行自然家庭計劃。 創立專業婚姻輔導服務,推廣「美滿婚姻,幸福家庭」。 發展「婚前講座」課程,成為提供婚前準備的先驅。 為學生及年青人提供人倫生活教育。 1971. 訓練教友義工夫婦協助推展婚前準備課程及家庭生活教育活動。 1975年 - 1984年. 1977. 創辦「橋」婚姻與家庭季刊,用文字傳遞婚姻及家庭教育。 1978. 於瑪利諾書院部份地方成為九龍中心。 1983. 邀請國際知名的家庭治療大師沙維雅女士 (Virginia Satir)為本會及業界同工進行專業訓練。 編寫「家庭生活教育-教師手冊 (上、下冊)」。 承辦「國際家庭生活促進聯會第三屆國際大會」,並邀請德蘭修女 (Mother Teresa)主持開幕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