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日本社會禮儀放大鏡 | All About Japan. 2019年8月30日 更新. 禮儀在日本社會以及文化當中都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之間的交往大都基於「以心傳心」這個樸素道理。 因此,有很多不會白紙黑字說出來的規矩,你需要實際生活一段時間,或者在來日本之前好好了解,體會一下。 日本人由於從少就受著這種教育,對本國獨特的禮儀自然不陌生。 但身為外國人的我們,就要敏感地察言觀色,好好學習了,不製造尷尬場面,做好入鄉隨俗。 平靜是金. 初來日本旅遊時,很多人會發覺為什麼到處都很安靜? 即使不是真搬來日本,做社會的一分子, 但你也有責任保護那一份寧靜。 其實要保持安靜也真的不困難,只需要在公眾場合說話時調低音量,在私人空間里把噪音減到最少就可以了。

  2. 假設一位女性的20歲到40歲是在東京度過的,那這20年間,在她的人生裡,會漸變出怎樣的多彩軌跡呢?2016年底熱播的人氣日劇『東京女子圖鑑』所交出的答卷為,在時間這條軸線上,從戀愛、結婚、再到離婚,經歷過期、失望和淡然。

  3. 2020年1月20日 · 這座莊嚴瑰麗的凈土宗寺院建於昭和11年 (1936年),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寶級的建築,是富商耕三和上為了追悼亡母而修建了30年的寺廟,所以耕三寺又有「母親寺」之稱。 這裡可算是日本寺廟特色的集大成者,不少建築細節都是參考至國內有名的寺廟,例如日光東照宮的陽明門、平等院的鳳凰堂,難怪廟內某隅總令人產生似曾相識的錯覺,同時也衍生了「西日之光」的另一美稱,吸引一眾喜愛寺廟文化的旅客到來。 寺廟內的建築群幾乎都是參照江戶時代的佛教建築模式,當中院內的多寶塔更是參照滋賀縣大津國寶石山寺內多寶塔而建的;又如高約10米的救世觀音大尊像,都是景內尤其矚目的建築。 除了細看建築美學以外,院內的3號館「法寶藏」、4號館「僧寶藏」和金剛館都是常設的展覽館,展示出耕三往日搜集回來的美術品,例如雕刻、繪畫、工藝等。

  4. 穿過朱紅色大門,即可看見神社内掛滿顔色鮮豔、像是小布包般的「許願猴(くくり猿)」。 參拜者只要在許願猴上寫下自己的願望,並將它綁得緊緊的四肢吊起,心中各種慾望與雜念就會被束縛住,使你的願望順利成真。

  5. 舊閑谷學校位於備前市,是岡山的重要文化遺跡。 1670年,江戶時代的名門大名池田光政為培養當地人才而設立此「庶民教育的殿堂」,2015年被認定為「首座日本遺產」。 特色之一是被石牆包圍的國寶級講堂,屋頂瓦片使用日本具代表性的陶器「備前燒」,腹地內的建築物如「閑谷神社」,都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值得一提的是,秋季時的舊閑谷學校是超受歡迎的賞楓景點,還有期間限定的夜間點燈活動,讓旅人們盡情欣賞紅葉之美。 舊閑谷學校(旧閑谷学校 ) 交通:JR「吉永」站下車轉乘公車約12分鐘、JR「備前片上」站轉乘公車約15分鐘. 見證町家建築繁榮歷史的紅瓦街|吹屋故鄉村. 位於高梁市的吹屋故鄉村,被認定為日本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這裡曾因開採銅礦而興盛。

  6. 2019年5月22日 · 電影《二十四の瞳》對外國人來說或許有點陌生,這部原由女性作家壺井榮發表的小說,由木下惠介導演拍成電影後,在當時依然得到不錯的反響。 二十四の瞳代表了24隻眼晴,指的是學校裡的5男7女學生,主角還有大石老師,故事內容主要以師生情去述說戰爭 ...

  7. 「池坊(いけのぼう)」是日本花道藝術的創始,擁有最長的歷史,是日本插花藝術的根源,該流派至今仍擁有最多的會員數。 據說池坊是在14世紀,由一位日本遣唐使將唐朝的佛前供花文化帶回後,在日本慢慢衍生出的風格。 因受到佛前供花文化的影響,池坊對於花材的展現也擁有較為嚴格的規則及嚴謹的配置。 其中「立華」是池坊的一大特色,由佛前供花演變而來,透過花材的配置來展現纖細的線條。 此外,「型」是池坊流派相當注重的一環,作品風格多呈現直立高挑的噴水形式,藉此模仿山水等大自然景色。 https://pixta.jp/photo/37129510. 花道中的「小原流(おはら)」流派興起於明治中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