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23年11月1日 · 1.運用財務規劃探討2個重要風險. (1)短期風險──走得太早讓家庭無所依靠. *購買人壽保險以避免死亡的提早來臨. *創造一份資產以完成照顧家庭的責任. *提供替代的收入來源. (2)長期風險──活得太久沒有經濟支撐. *保證終身的經濟來源、收入的保障. *專業的資產管理,增值財富以對抗通膨. *傳承及遺產規劃,高齡時期的看護照養. 運用財務規劃探討風險領域對保險業務員來說尤其重要,且站在財務顧問師的角度來看,要確保一個財務規劃有品質,保險是最重要的基礎。 此外,在財務規劃過程中,要能教育客戶財務觀念,也要能探討一些客戶過去從未思考過的財務議題,只要客戶的觀念被打通,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資金,接受專業建議下的資產配置。

  3. 2024年2月1日 · 1. 制定階段性目標,實現長期績優. 張麗梅認為,從事保險行銷工作最重要的不是短期內意氣風發,而是持續奮鬥實現長期的績優。 如何實現「長期績優」? 張麗梅的做法是制定階段性目標。 例如,張麗梅的目標是達成IDA名人堂(連續24年或累計30年獲得IDA榮譽),那麼她第一階段的目標是連續3年獲得IDA榮譽;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連續6年獲得IDA榮譽;第三階段的目標是連續9年獲得IDA榮譽;第四階段的目標是成為IDA終身會員(連續12年或累計15年獲得IDA榮譽)。 成為終身會員後,她再以此為起點,重新從第1階段循環至第4階段。 張麗梅表示,將大目標劃分為多個小目標,能降低目標追逐者的心理壓力,讓其看到達成目標的可能性。

  4. 2023年10月1日 · 為此,維真發覺她過去持續在核保及醫療方面的學習與研究大有助益,不僅能從客戶的需求出發,給予精準的建議,特別是針對弱體客戶,更能推薦適配的商品,而當自己真心誠意幫助客戶,對方也很能感受到她的善意,成功銷售的機率便非常高。

  5. 2023年5月1日 · 愉羚總監在採訪中分享了一個案例:過去有些客戶會用「退佣」來作為對業務員的拒絕,如果不退佣,就不購買保單或轉介紹。

  6. 2023年2月1日 · 1992年5月1日加入保險業,從業已30年的台新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陳玉婷,持續挑戰3W(每週成交3保單)創下世界紀錄達1,350週。

  7. 2018年7月1日 · 你該如何做才可能順利達成? 我們應該是成為財務顧問,協助客戶量身打造專屬的幸福人生。 過去我們只要行銷商品,現在則是要為客戶解決問題,必須擴充我們的財務知識,而不再只是研讀商品條款就好。 她提到,深度經營與取得客戶信任才是我們現在所要面對的課題,一旦業務人員能釐清客戶的價值觀,就能協助客戶整合資源,以期「財務安全」、落實「財務獨立」,最終達到「財務自由」,體現保險之美。 莊淑芬持相同看法,銷售保單後才是服務的開始,而這才是價值重建的關鍵時刻,培養專業能力是必須的,保險業務甚至是財務顧問的價值,就是在客戶需要的時候展現出來。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51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