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1日 · 來自馬來西亞大東方人壽的組經理黃緯升,年輕且連續七屆榮獲國際龍獎IDA,透過建立個人特色引起企業客戶的注意,以6個關鍵悉心經營與開發,至今累積超過300位企業客戶。 清楚定位建立個人特色,引起企業客戶注意. 黃緯升在英國大學主修金融系,擁有財務規劃師(RFP)資格。 來自平凡家庭的黃緯升沒有任何背景,他在18歲時開始接觸保險,二 一一年大學畢業之後就全力發展保險事業。 由於年紀較輕,黃緯升入行時刻意裝扮成熟,積極培養幽默感,以提高個人魅力。 馬來西亞四季如夏,黃緯升卻因為要展現保險專業化,為引起企業客戶的注意而堅持每天西裝筆挺地進行拜訪。 此外,每次拜訪客戶,黃緯升都十分用心展業,讓客戶感受到其與眾不同,並肯定他的認真。

  2. 2019年12月1日 · 4473. 二 一九年十月十三日,被全球保險業尊稱為「永遠的世界第一梅第爺爺」,世界級保險大師梅第‧法克沙戴(Mehdi Fakharzadeh)永遠告別了他鍾愛並為之奮鬥六十四載的保險事業,享年96歲。 紐約時報等媒體和美國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IARFC)紛紛發表文章,悼念梅第先生辭世。 在全球保險業從業者心中,梅第先生的保險生涯是一個奇蹟,每一個從業者都想知道創造這一奇蹟背後的故事。 梅第先生一九二三年出生於伊朗,而後移民至美國。 一九五五年,32歲的梅第先生加入美國大都會人壽,從事壽險行銷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 入行後的梅第只用了五年時間累積,便創造大爆發的業績,其一九六 年的年收保費突破100萬美元,隨後更不斷增長,如今早已超過1億美元。

  3. 2023年9月1日 · 1.瞭解人與人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做指導。 每個人性格不同,適用的方式也會不同。 對A來講百分百正確的方式和方法,對B來講卻不可能百分百有用。 面對子路和冉有的同一問題,孔子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他的輔導答案才會不同。 而此一道理在保險業也同樣適用。 每一個屬員的學歷不同、個性不同、客戶群體不同,因此適合他的行銷方式也不同。 因此,師父在輔導徒弟的過程中,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認識到差異性,再因材施教,是科學輔導的第一關。 2.協助部屬找到自己的夢想,激勵他們前行。 每一年來到IDA年會頒獎現場,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嘆:獲獎者真是千差萬別,但無一例外都獲得了成功。 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當初他們看到國際龍獎IDA後,就把其確定為目標,且為之付出努力,這就是目標的力量,夢想的力量。

  4. 2021年8月1日 · 925. 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 各行各業都受到影響,保險業亦不例外, 但有一支團隊從逆勢中異軍突起, 達成前無古人、後難來者的全新紀錄。 來自香港的宏利保險南九龍團隊, 自2013年起已連續9年達成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目標, 繼2019年409人、2020年411人的紀錄後, 2021年,他們再次突破自我, 達成國際龍獎IDA千人團隊佳績。 透過南九龍團隊創始人沈維燦, 以及提出千人團隊目標的龍子明, 2位團隊領導人的現身說法, 與業界分享他們突破紀錄、締造佳績的方法與思維。 以團結精神鼓舞團隊,南九龍成功挑戰IDA千人團隊世界紀錄. KOWLOON SOUTH 南九龍九大行星組織架構. 實現「百年南九龍」,千人IDA是實踐的基礎與力量.

  5. 2021年6月1日 · 日本也很好! 還可以更快達到您的目標! 面對財務目標,郭莉芳會推薦客戶採用「SMART目標設定法」。 S(具體明確)、M(可衡量)、A(可實現)、R(相關性)、T(有期限) 誤區二 沒有將時間複利列入計算. 郭莉芳發現許多民眾設定理財目標時,通常是隨著時間推移設定,例如工作一段時間後想買車、買車後考慮買房或結婚,結婚生子後需要子女教育費用,往往50歲時,才想到自己60歲退休的事,然而那時手邊沒太多錢,時間也離退休年紀不遠了。 「圓夢基金該同步準備,也就是理財並進法。 」郭莉芳建議,不要先存到買車基金後,再來存買屋或退休基金。

  6. 2020年11月1日 · 銘傳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副教授汪芳國表示碎片式保險並非學理上的正式名詞因此沒有學理上的定義。 若要解釋的話, 相較於常見的主附約商品,碎片式保險的保障範圍及時間都較小,針對的不是某種風險,而是某種「場景」。 比如旅平險就是針對「旅遊」這個場景,而從意外險範疇中特別劃出來的商品,廣義來說也算是一種碎片式保險,不過因為這種商品存在已經很久了,通常並不列入討論之中。 概略來說,碎片式保險大致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將原有的大型商品切割,作為針對某個場景特別加強的保障,比如假日險,就是從旅平險脫胎而出的碎片式保險。 另一種則是發揮創造力,發現生活中的各種不便,比如手機險,就是為了因應手機維修費用而創造的保險。

  7. 2019年12月1日 · 世瑋發現,配音生涯的黃金期大約是前十~十五年左右,生涯總收入的6成左右都出現在這個時期,之後會逐漸降低,如果沒有接到長期角色,或者聲音極有辨識度而難以被替代,否則到這個階段都必須考慮轉型或者轉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