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兼任教學副院長. 「利率」一直是臺灣壽險業經營上相當關鍵的變數,目前整個產業所面臨問題的核心,與2002年前後市場利率大幅降低,並長期持續維持低利率有高度相關,保險公司為填補過往利差損,經營主軸改為重利差益而輕死費差的營運架構,當壽險業開始習慣長期低利率的環境時,在2022年美國聯準會啟動暴力升息後,立刻讓保險公司學到利率波動可以帶來的巨大經營風險,也讓業者對利率的敏感度和警覺度大幅提升,對資產負債管理的看法也有了重大的轉變。 在過去低利率環境,利差損主要因為是銷售利率保證過高的商品,保險公司策略就是透過更多海外長期投資收益,弭補高利保單所造成的利差損失,但是這樣的經營脈絡是奠基在低利率持續且利率相對在比較穩定的環境假設下。

  2. 2023年3月1日 · 595. 不管任何行業,從來都不缺乏優秀者,但如果要論能夠堅持績優的人,數量就被篩選掉許多,大浪淘沙,能夠堅持到最後的才是真正贏家。 但是該如何堅持一件事情長達10年,甚至更久? 香港友邦保險區域總監容思瀚從2012年入行開始,已經連續10年獲得國際龍獎IDA,並且從最初的傑出業務銅龍獎一路成長到傑出業務金龍獎。 容思瀚表示,若要整理出一個堅持10年獲獎的關鍵,他認為在於信念。 Why、What、How,決定從業的3大觀念. 容思瀚認為,信念並不只是一句話,而是一個理念、一份價值觀,他從3個方面進行詮釋: Why──為什麼要從事保險業? 為了什麼而努力成長?

  3. 2023年3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現行保險公司的資產部分,已按照國際財報編製準則IFRS 9執行,簡單來說,目前保險公司將資產投資在市場上,除了一些特殊的考量外,理論上都會用「公允價值」來評估,因此資產便會隨著市價價值的起伏而波動。 而在負債層面,理論上也應該與資產一樣有相同的衡量標準,如此保險公司才能在資產與負債上進行更精準的匹配,但因為技術上的原因,負債部分無法與資產同時採用相同的標準,因此必須等到2026年,新的負債衡量制度IFRS 17上路,屆時保險業的負債與資產會採一致的評量基礎。 總體而言,接軌IFRS 17除了影響資產及負債面上的計算外,因為會有全新的負債、淨值與績效的計算方式,因此會間接影響未來的保險商品走向,以及業務通路的銷售與管理。

  4. 2023年2月1日 · 1926. 「挑戰3W就好像背負著十字架般前行。 」陳玉婷現在挑戰3W,已是為了「使命」堅持走這條路,為了華人、為了保險業持續努力向前。 1992年5月1日加入保險業,從業已30年的台新人壽首席壽險顧問、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陳玉婷,持續挑戰3W(每週成交3張保單)創下世界紀錄達1,350週。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紀錄,也是一個極致展現堅持力量的故事。 台新人壽對此相當重視,特別舉行了一場陳玉婷「純金30&1350」慶祝饗宴,感謝陳玉婷對行業奉獻超過30週年、3W持續1,350週。 台新人壽的董事長、總經理、高層主管,以及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梁天龍等都蒞臨饗宴,一同恭賀陳玉婷創下這難得與可貴的世界紀錄。

  5. 2022年7月1日 · 從業至今已25年,馬來西亞唯一一位國際龍獎IDA雙白金獎與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雙冠獎得主雨郿,不管在個人行銷或是組織增員「雙支柱」發展,都有非常亮眼的表現,當中到底蘊藏的祕密是什麼?雨郿說,從業態度與信念是最主要的關鍵。

  6. 2023年7月1日 · 1141. 鳳凰花開,驪歌響起,畢業生紛紛高拋學士帽。 走向職場的畢業生,每一年都為保險團隊裡注入新血和活力,但是社會上卻有不少聲量指出Z世代說話直接、離職率高,甚至不容易融入團隊中等特質。 究竟該如何善用Z世代的族群特質,打造出有創造力、榮譽感,並且優秀的保險團隊? 試著想想,你身邊剛畢業的年輕夥伴有什麼樣的特質? 他們是不是充滿熱情,但是容易挫折? 是不是說話直接,其實沒有惡意? 又或者充滿創造力,是團隊中的開心果?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只要敲敲鍵盤就可以找到滿山滿谷的描述。 台灣人壽高雄直轄二通訊處處經理蘇建榮認為,與其用先入為主的角度去代入立場,不妨靜下心來觀察,看看這群年輕夥伴的作法,傾聽這群年輕夥伴的心聲,最後才能找出打造跨世代共榮保險團隊的方法。 Z世代行為模式3大特徵.

  7. 2018年5月1日 · 當我初次與客戶見面的時候,首要任務是想辦法理解他們相信的保險是什麼? 其中有一個特別好的方法:透過探討實際案例來檢示,好比我會談到在服務其他家庭時,幫助他們確認內心深處,到底是什麼令他們感到擔心與害怕? 或者用最簡單的方法:運用28,000天來簡報,也能很快理解客戶對於保險開放的狀態! 28,000天簡報將人生分成4大規劃區塊,從中可以理解客戶的想法和需求,同時也能讓客戶瞭解在不同階段所需的規劃和意義。 第1區塊0~20歲 :父母培養孩子理財觀念,以及養成獨立自主的責任感。 引導孩子處理人生當中遲早會擁有的重要資產。 父母首先要認知自己的消費或儲蓄習慣就是孩子們的最佳示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