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3日 · 所谓一致性解释原则是指香港法院在适用国安法时对于这些看上去不一致的条款不可判定国安法抵触基本法无效而是必须以文义目的原意和体系解释的方式寻找国安法相关条款与基本法根本精神和目的相一致的规范内涵作为国安法相关条款的真实涵义并以之作为案件判决的依据。 这里的“一致性”,可以借助宪法规范的位阶区分理论来理解。 通常认为,宪法典中的规定并不都具有相同的位阶,而是根据条款所表达的内容的根本性区分为宪法核和宪法律,前者统领后者,后者应当根据前者来加以解释。 就基本法而言,也包括核心条款和其他条款。 一致性解释即是根据基本法的核心条款来厘定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相关条款的内涵。

  2. 2023年1月13日 · 2023-01-13 04:24:36 大公报. 字号. 2022年12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国安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七条作出解释,明确无香港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能否担任国安犯罪案件的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应取得行政长官发出的证明书,若香港法院未提出并取得行政长官发出的证明书,则特区国安委应对有关问题作出决定。 是次“人大释法”终结了各界就会否及如何释法的争论,也丰富了香港国安法的实践和理论。 除政治影响外,是次“人大释法”采用的法律方法同样值得关注。 过往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香港基本法,多采用“立法原意”的解释方法。 而今次的释法,在解释方法上有所发展。

  3. 2019年5月5日 · 图:胡政之(右一)成为唯一进入和会现场中国记者 【大公报讯】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获胜的27个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在这场“巴黎和会”中,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提出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三项提案竟不被认可,甚至被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而 ...

  4. 2022年6月6日 · 根据基本法第24条的规定,香港永久性居民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均为香港居民,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居留权。 1997年7月1日,年约10岁、父亲为香港永久居民的吴嘉玲偷渡来香港,未能获得居港权,引发争议。 7月9日,特区政府向临时立法会提出入境条例修订条例,于翌日实施居留权证明书计划,规定有关人士必须持有附贴有效居权证的有效旅行证件 (即单程证),才可确立基本法第二十四条二款第 (三)项所指的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身份。 吴嘉玲在父亲的代表下,向法庭提出司法覆核,称入境条例有关修订违宪。 其后,同样提出司法覆核的人士增加。 终审法院于1999年1月29日裁定,港人在内地所生子女,不论有无单程证,不论婚生或非婚生,不论出生时父或母是否已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均拥有居港权,吴嘉玲胜诉。

  5. 2021年11月26日 · 本月初,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就“小型屋宇政策”(俗称“丁屋政策”)司法覆核案颁下终审判决。. (Kwok Cheuk Kin v. Director of Lands and Others v. Heung Yee Kuk(Interested Party) [2021] HKCFA 38)如众多传媒所报道,终审判决全面维持了“丁屋政策”的合宪性──以私人协约 ...

  6. 2020年5月23日 ·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港大法律学院教授陈弘毅指出,保障国家安全是中央事权,属於基本法第18条下“不属香港特区自治範围”的事务。 今次中央行使国家安全相关权力去立法,与特区政府自行就基本法23条立法,无直接关係。 对於草案提及会根据需要在香港设立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机构,陈弘毅认为,中央在港设立的机构,包括中联办、外交部特派员公署、驻港部队,均要守香港法律,故相信在港负责国安的机构,亦要遵守香港法律。 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相信,今次立法可完善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法律方面的不足,目的是拯救香港,确保社会安宁,以及避免外部势力干预。

  7. 2022年6月23日 · 起源. 2018年2月,港人陈同佳涉嫌在台湾杀害女友后潜逃回港。 因港台之间没有签订刑事司法协助安排和移交逃犯协议,陈同佳无法被移交至案发地台湾受审。 为维护法治与公义,堵住法律漏洞,香港特区政府提出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 然而,反对派和激进势力“盯”上了这个机会,自2019年6月起推动各种激进抗争。 在特区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彻底停止后,他们继续以“反修例”为幌子,变本加厉策动暴力且不断升级,直至公然鼓吹“港独”。 从6月开始的游行屡屡演变为暴力冲突,其行动完全超出了和平游行示威的范畴。 激进分子有组织袭击警察事件开始发生,警察总部两度被包围,政府部门受到滋扰,特区立法会大楼更遭到严重冲击和大肆破坏。 被“装修”的城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