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2月8日 · 控罪指,19歲被告國永於2020年8月8日,在將軍澳唐明街及唐俊街交界,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而參與受禁群組聚集。 同案另一被告陳麗珍(62歲)早前被判罰2500元。

  2. 2023年7月12日 · 路透社報道,英國對國家安全情報機構「軍情五處」(MI5)去年向國會示警,稱英籍華人女律師貞駒為「中國間諜」。 貞駒目前正控告該機構,以求洗清自己的罪名。

  3. 2021年6月25日 · 美國政府看上黎智英,令他成為香港反對派的共主。. 黎把事業、性命財產押注在政治上,更插手美國總統大選,製造假新聞抹黑拜登,其狂妄自大,政治判定力之差,可想而知。. 生意失敗不過輸錢,但搞革命是交人頭的。.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1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月31日 · 李時珍是明朝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被尊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醫」之一。 他編修的《本草綱目》不僅成為中華民族的醫學寶典,也享譽世界──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之為「東方醫藥巨典、中國古代百科全書、人類綠色聖經」。 世界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先生更評價「李時珍作為科學家,達到了同伽利略、維薩里的科學活動隔絕的情況下,能在科學上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是任何科學家所不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然而,李時珍最初選擇從醫之路時並非一帆風順。 李時珍雖然出生在醫學世家,自幼在父親的行醫用藥中耳濡目染,鑽研興趣也日漸濃厚,其父卻認為「良醫」不如「良相」,不看好醫師的前路,因此要李時珍專心參加科舉考試,他日一朝中舉成名天下知。 於是,李時珍在考中秀才後,又數次備考舉人。

  6. 2023年9月18日 · 申訴專員公署今年年初曾主動調查屋宇署對僭建的跟進情況,發現署方的處理手法完全是龜速,他們發現僭建物後,會視察後9至18個月才發出清拆令,發出清拆令後,卻數以年計都未採取跟進行動,甚至有宗個案是向一個已離世的業主發出清拆令,結果僭建物在清拆令8年後才找到遺產承繼人並處理清拆事宜。 申訴專員亦提到,屋宇署對不遵從清拆令的業主提出檢控的處罰,過去十年平均罰款只是9500元,被判監的個案更寥寥可數,只得9宗。 如此處事方式,難怪幾十年來積壓出百萬個案,今天,即使有官員想力挽狂瀾,幾十年沒做好的功課要一次過解決,已超乎部門的承載能力。 所以,一次大規模的全港調查及自首行動是必須的。 500年一遇的豪雨,往好處看,是給政府一個500年一遇的撥亂反正機會。

  7. 2020年11月9日 · 1972年,30歲的拜登剛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參議員,家中就遭逢巨變。 上任前夕,拜登的妻子和仍是嬰兒的女兒在車禍中喪生,兩個兒子嚴重受傷,當年拜登在兒子病床邊宣誓就任特拉華州參議員的情景,曾讓很多人動容。 為了照顧兩個車禍中受傷的兒子,拜登每天一大早就由特拉華州乘火車到華盛頓上班,晚上又乘火車回到特拉華,來回三百多公里,足足堅持了35年。 拜登說:「兩地往返,只是想陪在兒子身邊,哪怕只待上一小段時間。 每天路上4小時,是想和他們道晚安,然後第二天早上給他們一個吻。 這樣的父親,你搞他兒子? 至於車禍倖存兩名兒子,大兒子後來當上總檢察長,卻在人生高峰期間中風,2015年更以46壯年之齡死於腦瘤。 至於小兒子亨特卻放蕩不羈,曾因吸毒進過戒毒所,也常酗酒及光顧脱衣舞夜總會,為拜登帶來很多麻煩。

  8. 2021年12月2日 · 前深水埗區議員劉家衡的32歲助理李譯喬,被判一項襲擊罪罪成。 主審裁判官陳慧敏斥責被告襲擊市民,行為可耻,判囚6個月2星期。 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