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本行」) 自2017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2 月20 日(即本行發布截至2017 年12 月31日止財政年度的董事會報告當日)在任的本行附屬公司(如香港《公司條例》(第622 章)所定義)董事芳名如下: ABDUL WAHAB, Roni Lihawa bin* ABDULLAH, Azlan bin* ADAMCZYK, Alexis Thomas David AGATI, Robert AGGARWAL, Sangita Pravin AHMAD, Adil AHMAD, Muhammad Ali Jinnah bin AITKEN, James Bruce Edward. 區邦彥.

  2. 5個簡單步驟登記使用網上及流動理財. 使用滙豐個人網上理財,每天24小時快捷、方便、輕鬆管理您的戶口。

  3. HSBC Safeguard. 金融罪案構成的威脅是一個全球正面對的問題,並能影響所有人。. 銀行對保障健全的金融系統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滙豐致力採取措施,以助打擊金融罪案。. 滙豐在香港擁有超過150年的歷史,作為你可信賴的夥伴,我們竭力提供更安全便捷 ...

  4. 滙豐調查:不足一成香港受訪者為網絡安全做好全面準備. 約16%受訪者因網絡詐騙或攻擊而蒙受平均約港幣2,811元的財務損失. 香港滙豐. 協助. 網路安全及防詐騙資訊中心. 如何變得更Cyber Smart?. 香港在科技應用方面為全球數一數二 1 ,但這也給普羅大眾帶來重大 ...

  5. 根據我們最新的調查指出 1 ,超過80%香港人曾經成為詐騙目標,26%墮入騙案,平均損失港幣3,800 元。 當中10%受訪者跌下電騙陷阱,平均損失超過港幣1,000 元。 而詐騙電話和假冒官員,更是港人最常遇到的騙案。 調查也反映,X世代(40-55歲)傾向服從權威人物,在電子支付、網上情緣、身份盜竊、冒充官員、求職騙案及詐騙電話六大常見騙案中,比較容易墮入冒充官員和電話騙案陷阱。 「我才不會上當」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想,其實會不會忽視了假冒來電的危險? 您可能認為自己才不會像那10%受害人一樣,這麼容易就將資料雙手奉上。 但您以為只是「協助調查」,提供全名和出生日期就無問題?

  6. 2019 年,反詐騙協調中心成功攔截的電話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港幣30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5倍 1 。 而根據滙豐網絡安全調查2020,56%受訪香港人曾經遭遇網上詐騙,當中更有近30%人有金錢損失。 2 不想自己成為「中伏」的一份子? 記著這些重要法則,提防以下台詞,保護自己的個人資料和財產。 切勿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請提供戶口資料及一次性密碼確認身分。 毋須再懷疑了,聽到這句說話,對方一定是騙徒。 緊記,切勿向任何人透露戶口、信用卡資料和密碼等個人敏感資料。 滙豐絕對不會在電話及電郵要求客戶提供用戶名稱及密碼等敏感資料 ,請主動查證及向我們核實來電者身分。 就算對方自稱投資產品公司、電訊公司,甚至政府官員,亦切勿輕易相信。

  7. Wealth Management. Your goals are unique to you. We’ll help you reach them – first by assessing your situation, then by helping you put a plan in place. Whether it's a dream car, a second home or a fuller pension fund, we can help you match your goals with the right investment.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