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COVID-19首度擠入臺灣十大死因排行,從第19位上升至第3.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8 月 1 日. 0. 347.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 十大死因死亡人數合計共有15萬7,267人,占總死亡人數75.5%。 與2021年相比,癌症及心臟疾病仍高居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首度列入十大死因當中,由2021年的第19名,上升至第3名,死亡人數年增率為1,536.9%。

  2. 2023年5月1日 · 倪偉晟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5 月 1 日. 0. 261. 2022年,全球獲得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雙冠獎的壽險團隊長僅有25位。 本次《Advisers財務顧問》特別邀請到大陸中信保誠人壽「卓鋒家族」資深行政總監李衛紅,為讀者分享近3年面對疫情,團隊在面對人力流失挑戰中,如何選對人才、並藉由團隊力量,讓夥伴提升附加價值,維持競爭力。 CIA500「雙冠獎」榮譽,意即當年度同時獲得CIA500皇冠獎及桂冠獎。 自2019年起,大陸中信保誠人壽「卓鋒家族」資深行政總監李衛紅連續4年榮獲CIA500雙冠獎,這是一個相當不簡單的成就。 尤其大陸保險業在近幾年面臨人員嚴重流失的問題,卓鋒家族也無法倖免。

  3. 2023年9月1日 ·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9 月 1 日. 0. 249. 透過行業優秀人員的深入分享,我們可以發現,落實「基本面」是面對時局下一層層考驗的不變之道。 所有的成功與成就,都是從基本做起。 業務員的「獲客力」一直以來都是市場相當關注的議題。 尤其,在最近這1、2年的時局當中,面對世紀疫情、業務員市場競爭、法規制度變遷、少子高齡人口結構的環境裡,如何強化全方位展業的能力,有效獲客,進而獲得穩定、理想的收入,成為保險從業人員能否長久留存於行業的關鍵。 一場疫情,加速了保險業務員的轉型之路,從過去所習慣的面對面實體接觸模式,轉變為必須透過線上媒介服務客戶,才能得到更多促成保單的機會。

  4. 2023年7月1日 · 倪偉晟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471. 一位成功的業務員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和條件? 國泰人壽展北二展板橋資深行銷總監兼展業區經理王耀毅透過榮譽的指引,以及強烈的企圖心,藉由人脈紮實的經營,短短5年間已經成為一位行業績優的業務員,同時還兼任區單位主管。 加倍努力,補足起步較晚的劣勢. 王耀毅入行前,曾在貿易公司任職大約有10年的時間,主要工作內容為在各大通路市場授權知名商品。 不過,後來因為公司決定要轉型,自己負責的事務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考量到未來的發展性,幾經思考後,他決定跟隨阿姨的腳步,進入國泰人壽擔任保險業務員。

  5. 2022年10月1日 · 倪偉晟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0 月 1 日. 0. 1201. 每一個團隊都一定會有人員流失,最重要的是在於團隊主管培育人才是否紮實到位,將人員流失的比率降至最低。 國泰人壽專招長鴻通訊處透過連結目標和榮譽的團隊經營方式,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成為全公司的指標性團隊。 「我不在乎我超越多少人,我只在乎我影響多少人。 」國泰人壽專招長鴻通訊處處經理許月霞,深耕團隊經營已有20年的時間,面對近年來的環境變化,以及市場日益競爭的態勢,她始終做好該做的事情,致力於人才培育、提升每一位夥伴的競爭力。 目前,單位不但已是全公司的指標性團隊,年度績效更是連續11年蟬聯公司榜首。 影響團隊定著率的2大層面:增員、教育.

  6. 2024年2月1日 ·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2 月 1 日. 0. 3645. 一位優秀的保險從業人員需要擁有哪些特質? 保險行銷集團董事長梁天龍曾提到,「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足以被稱之為「典範」,他們身上都擁有10個相似的特質,這些特質不盡然是天生,更多的是透過在每一段歷程中用心體會對自己的意義,一點一滴的汲取、淬鍊,進而形成強而有力的信念。 過去幾年,面對疫情、法規制度變革、高利率、業務員市場競爭更為劇烈的環境,帶給保險從業人員相當大的挑戰,不過仍有一群領航者,在風雨飄搖之際,篤志前行,持續為社會奉獻,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穩定維持高績效表現,他們是「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

  7. 2020年12月1日 · 享譽國際的臺灣之光大導演李安外表給人溫文如煦的印象但他的電影之路卻是崎嶇且布滿荊棘。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拿到志願表的李安反覆地看著上面的各項科目及領域,向父親坦言,這些都不是他所喜歡的。 父親問,「那你喜歡什麼? 」他想起自己喜歡觀賞表演、電影,便答道:「我想當導演。 」即使當時還不知道當導演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但這顆夢想的種子已悄悄地在心裡萌芽。 歷經2度落榜、為了夢想和家人衝撞、畢業後失業長達6年的光陰,仍堅持自己的電影夢。 他說:「這是我要做、是我愛做的事情,毫無反悔。 我不會說這把我撒錯地方,我後悔,從來不會。 」李安的逐夢過程是所有追夢者的典範,遭遇挫折仍不輕言退卻,最終達到許多旁人眼中不可思議的成就。 夢想不能只是想,需要身體力行的付出,在火煉的試驗中跨過層層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