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27日 · 文言基建:〈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明報專訊】 建議篇章. 鄒忌脩 [1]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 [2] 。. 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 」其妻曰:「君美甚,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2. 解說. 第一段對話惠子以大瓠大而無當,比喻莊子在〈逍遙遊〉中的見解是廢品。 莊子藉不龜手之藥的寓言,指出惠子以個人的世俗眼光看世界,因此只看出世俗的狹隘視野,才以為事物無用或小用,勸喻惠子放下世俗短見,破除成見,便能看出世俗單一標準之外的更多可能,更上一層樓,超越小用,而見大用。 惠子見莊子連廢品的大瓠也看出用途,因此,在第二段對話很聰明地另舉樗樹為喻,一種人所共知完全不可用的臭樹,更挑釁地嘲諷莊子的見解是垃圾。 於是莊子提出狸狌和斄牛的寓言作反駁,以提煉出無用之「用」的觀點。 狸狌和斄牛有何寓意,乃全篇樞紐,可是,解釋也最紛紜,一般有三種解釋: (表一) 莊子覺悟. 不以「用」的觀點看世界.

  3. 2023年5月5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短篇搜查官:繞一條比較遠的路. [2023.05.05]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徐國能是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香港年輕人少有閱讀這名台灣作家的作品,但他的散文集《第九味》則有無數莘莘學子要深入閱讀,之後回答文憑試中文科試卷所設的問題。 〈繞一條比較遠的路〉出自《第九味》。 「繞路而行」這題材還有什麼可以發揮? 不就是說希望大家能多看一點風景、多費一點勁頭,勸看官不要怕走冤枉路——我們繞了路、浪費了時間,終究還是想翻本,離不開功利。 今期搜查目標. 香港學生之所以認識台灣作家徐國能,緣起於2014年文憑試中文閱讀卷選用他的《第九味》為考材。 1973年生於台北的徐國能,東海大學中文系、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4. 2023年12月15日 · 價值觀教育 中華作主軸 增孝親團結 仁愛代關愛. [2023.12.15]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公布更新中小學《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 (試行版)》,由現時10個「首要培育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 (下稱價值觀)增至12個,新加入孝親、團結;並以「仁愛」取代 ...

  5. 2017年11月13日 · 於博愛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教研中心 (沙田)任職骨傷科中醫的文星,1987年在廣州中醫學院 (現稱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 對於政府制定《中醫藥條例》及中醫註冊制度,他同意應有客觀標準和制度規管中醫,認為設立條例和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是一種進步」,讓市民可確定中醫的資格,也可為市民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中醫服務。 辨別病人體質 外傷要開藥內服. 文星表示,一般中醫對骨傷科都有一定的認識,「無論跌倒、 (遭)打傷、扭傷,先天的骨病或後天的骨腫瘤、骨的異常、脊椎的退變等,均歸入骨傷科一類」。 骨傷科中醫在治療中不止運用外敷,亦需兼顧病人的身體狀况,即使外傷也要開藥內服,「中醫要辨別病人的寒熱虛實 (體質),內外兼顧,不是人人到來都以跌打藥敷便可以,人是一個整體, (直接用藥的話)病人可能受不住」。

  6. 2023年2月21日 · 生命的 道路. 既然父親示範了怎樣經驗自己的人生,而作者總要走自己的道路。 國能是學者,也是作家,這是他要選擇的一條道路。 文學有時在探問生命本質的問題,然而文學的內涵與底蘊必須先有生活經驗,才可回來以文學印證生命的跨度,我們閱讀張愛玲的小說自然會明白。 或者說,正正因為生命懸空,拐彎抹角,不暢順的人生,才是真實,台灣小說家童偉格在〈假日〉中說:「路它怎麼自己就沒有了。 」更深刻地說明了路之有無,反正就是無常與無奈。

  7. 2018年5月4日 · 【明報專訊】最近「佛系」一詞於網絡爆紅,它源自日本,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看淡一切的生活態度,漢語直接把這二字移植過來,成為今天的流行用詞。 從別的語言吸收過來的詞語,我們稱之為「外來詞」或「借詞」,是文化交流的產物,涉及經濟、文化、政治、日常生活等不同領域,自古有之。 也許,不少人以為「佛」字是漢語,但其實它也是個外來詞,源自印度梵文,在東漢時隨佛教一起傳入中國。 佛教的外來詞入華後,大大豐富了漢語的詞彙,不少更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菩薩、羅漢、佛等。 它們原指信佛的人修行的不同階位,而佛的原文是Buddha,指覺悟的人,亦即覺悟最透徹的人,只是我們今天都習慣籠統地把它們視為修行圓滿者的稱呼。 此外,苦海、慈悲、定力等詞語其實也來自佛教,今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