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曾偉光醫生解釋免疫療法的原理為使用物質刺激自身免疫系統以幫助身體抵抗癌症而肺癌中最常用的免疫療法為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此藥物亦證實具有成效。 正常情況下, 免疫系統會攻擊癌細胞。 免疫檢查點如PD-1 、LAG-3 、TIM-3 、CTLA-4在免疫反應的不同階段中運作,以調整T細胞的反應水平及持續時間。 癌細胞之所以無法被防禦或消滅,原因在於癌細胞懂得干擾患者身體的免疫檢查點,令免疫系統無法發揮正常作用。 以其中一個免疫檢查點PD-1為例,癌症在形成的過程中,癌細胞利用PD-1傳導途徑干擾T細胞。 「T細胞上的PD-1受體一旦與其他細胞上的P D-L1蛋白結合,便會產生抑制訊號,T細胞便會停止攻擊。

  2. 2010年08月號. 醫生: 羅宜昌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 ) 運動能鍛鍊體能,提升身體機能。 長者如能定期進行適量運動,對改善健康狀況會有莫大幫助。 研究顯示,超過七成65歲以上長者並無運動的習慣,其心臟病的死亡率較其餘三成經常運動的長者高兩倍,患糖尿病、高血壓、痛風、中風、骨質疏鬆、骨折、老人痴呆、情緒憂鬱、失眠的機會亦較其他有運動的長者高。 運動好處多不勝數. 運動對改善心血管系統、新陳代謝、內分泌系統、精神健康及心理質素均有幫助。 具體而言,運動的好處包括:1) 強健心臟,提升其供氧能力;2) 控制血壓,尤其是改善肺部高血壓的情況。 3) 大大降低患有心臟病長者心臟衰竭的機會,亦可改善膽固醇及血脂情況。

  3. 曾偉基醫生(腎科專科) 2011年01月號 秋冬濕疹及皮膚護理 余浩德醫生(皮膚科專科) 2011年01月號 白內障、乾眼症及老年黃斑病變 周敏明醫生(眼科專科) 2011年01月號 尋痛之源 郭厚仁醫生(瑪麗醫院骨科專科) & 葉浩庭先生(註冊物理治療師) 2011年01月號 成乳

  4. 2010年06月號. 基於長期受到發炎因子的攻擊,強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關節無可避免受到破壞,特別是對骶骼關節、髖關節、脊椎或膝蓋關節等大關節的影響最大,除令患者受到疼痛折磨,情況嚴重者更會出現脊椎關節融合的情況,從此無法抬頭;或是因關節變形而無法走路,需以輪椅代步。 現時,雖有不少有效的藥物能舒緩痛楚,然而強直性脊椎炎存在「不動則痛」的特性。 所以,除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對舒緩關節疼痛及對維持關節應有的活動幅度功不可沒。 減身體負荷 增血液循環. 水具有以下三大特性,使患者進行運動時較陸上輕鬆: 針對頸、腰、下肢進行練習.

  5. 「近十年,眼球注射藥物療法是濕性黃斑病變的主要治療方案。 原理為:藥物會滲入不正常血管,阻截其繼續增生及滲漏,以穩定視力。 病人只需局部麻醉,打針引致的風險如細菌發炎、出血,相對少及罕見,故療法相對安全及容易接受。 眼球注射藥物療法現時使用的藥物共有三種,當中較新的是Aflibercept。 李醫生解釋:「眼底出現老年黃斑病變的成因是:一種不正常的化合物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或胎盤生長因子在眼底出現過多,誘導不正常退化血管在眼裡黃斑內形成,令血管出血及滲漏。 藥物作用為制衝不正常因子,令其不再誘導不正常血管增生及出血。 藥物會直接黏附VEGF,令其喪失功能。

  6. 正因如此,任何人都應盡力保護一身骨子,及早處理任何損傷,方能於古稀之年仍能挺起一身鐵骨傲然而立。. 由骨科專科王嘉暉醫生親自撰寫的《說骨療讀—骨科知識六十講》詳談大眾常見骨科問題。. 全書共分六大章節闡述各類骨科知識,並就相關問題分析其 ...

  7. 肩頸痺痛勿輕視 小心頸椎根神經病變 --- 陸敏思醫生. 期數: 2021年7月號. 撰文:李耀宗. 科技發達,現代港人生活均離不開電子產品,惟長期做「低頭族」,不單容易引發頸椎勞損,嚴重者更會導致神經線不斷受壓,繼而誘發「頸椎神經病變」,不只肩頸、上肢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