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3日 · FAIRWOOD HOLDINGS LTD. 股票代號:SEHK:52. 市盈率:12倍. 每股盈利:$1.4. 市值:$22億. 業務類別:飲食業. 集團主席:開楊. 主要股東:開揚及關連人士(42.9%) 集團網址:http://www.fairwood.com.hk. 5年業績. 年度:2015/2016/2017/2018/2019. 收益(億):22.4/24.3/25.8/28.4/29.7. 毛利(億):3.34/3.87/3.99/4.06/3.84. 盈利(億):1.44/2.00/2.05/2.16/1.80. 毛利率:14.9/15.9/15.5/14.3/12.9. ROE:25.4/31.4/29.5/29.2/23.4. (截至31/3為一個財政年度)

  2. 2021年9月15日 · 成功者其實是堅持者. 成功之路有逆境十分正常,但當經歷完一條很平常的成功之路後,100人中有97人選擇放棄,餘下的3個人,他們不是比其餘的97人能力強,只是他們不放棄,他們面對逆境不逃避,最後就為少數的成功者。 因此,考驗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位在逆境,這是分辨成功者與失敗者的時候,而一般人以為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沒有逆境,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因為真相是他們面對的逆境其實比一般人更多,只是他們有克服的決心。 逆境是訓練一個人的機會,是助我們成長的階梯,其實人生總會面對逆境,那麼我們更要積極面對,同時訓練自己克服逆境的心,這才是令自己成為少數成功人士的方法。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3. 2020年7月9日 · 1.營業額增長. 數據來源:AASTOCKS. 論過去1年及3年的業績增長,大快活表現更優勝。 在剛過去的財年,兩家快餐龍頭均面對社運及疫情帶來的衝擊,而大快活的防守力明顯較優勝。 大快活在過去一年仍錄得2%營業額增長,而大家樂則跌了6%。 這主要可歸因於大快活旗下品牌以核心大眾餐飲「大快活」為主,而大家樂經營「大家樂」「一粥麵」等快餐品牌外亦有不少休閒餐飲品牌,如「意粉屋」,這些定位相對中高端的品牌在疫市受打擊更大。 勝出者:大快活. 2.盈利能力. 數據來源:AASTOCKS. 盈利能力方面,快餐店以薄利多銷形式經營。 大快活及大家樂在過去3年所錄得的淨利潤率平均只有5%及4%。

  4. 2021年6月24日 · 希慎與九置的核心資產分布於香港的兩個核心地段——尖沙咀及銅鑼灣。 希慎的物業組合主要包括希慎廣場、利舞臺廣場等零售物業,多項「利園」寫字樓項目竹林苑,項目集中於銅鑼灣;九置的收益則主要源於海港城及時代廣場。 這些物業均有著難以被取替的優越地理優勢,皆因香港土地資源相當有限,核心地區的再發展空間非常低。 以九龍倉置業旗下海港城為例,尖沙咀已沒有足夠的再發展面積來開發另一個規模可媲美海港城的商場,這為業主帶來議租優勢,租金收入的長線確定性會較高。 希慎組合防守力較高. 兩隻收租股的物業組合均有著強勁的地理優勢,而面對著過去一兩年的社會運動及肺炎疫情所帶來的衝擊,希慎的防守力較優勝。

  5. 2021年4月16日 · 1.Carrier Global. 與製造供暖和空調設備的運營商開利公司 (Carrier Global) (NYSE:CARR)相同,它已經存在很久,但這隻股票上市不足一周年,是去年4月Raytheon Technologies在疫情大流行初期誕生。 分析師和投資者當時有太多其他事情而無法給予這機構應有的關注。 儘管其市值約320億美元,但只有少數分析師關注它。 更多內容 三間大型對沖基金剛大手買入這隻股. 不過,不要讓缺乏覆蓋面愚弄你。 儘管去年所有的貨物的物流都叫人頭痛,但該公司的營業額只跌6%,而營業利潤卻提高24%。 開利公司的今年收入增長指引約5%,推動每股收益增長14%。 分析師正在預測更多增長,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在預測2022年營業額和淨收入亦有類似增速。

  6. 2021年11月1日 · 2021-11-01 The Fool. 要點. 分析師預計,Roku的收入為6.84億美元。 該公司此前決定,儘管成本不斷上漲,但不會提高參與者的價格。 隨著經濟重新開放,人們在家時間越來越少。 Roku(NASDAQ:ROKU)在疫情開始時處於有利地位。 數以百萬計的人突然花更多的時間在家裡,這意味著他們需要娛樂自己。 輸入Roku,它作為連接消費者與他們喜愛的串流媒體內容的平台。 更多內容: Roku:可漲至500美元? 不出所料,Roku 的銷售額和客戶收購激增。 但是現在,隨著數十億劑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在世界各地的出現,人們越來越有信心重新建立他們的舊習慣。 即便如此,供應鏈仍在努力恢復強勁,加上強勁的消費需求,材料短缺和價格上漲都十分普遍。

  7. 2021年12月31日 · 最近,似乎沒有話題比美聯儲將要做什麼更受投資者關注。 央行應該多快結束每月買債計劃? 什麼時候開始加息? 這將對2022年經濟產生什麼影響? 飆升的通脹已導致投資者對這些類型的問題著迷。 但是,如果避免這種分心,而是專注於建立多元化的高質量業務組合,長期投資者將受益匪淺。 以下是為什麼。 【2022前瞻系列】: 星展香港十大首選股 、 建銀國際十大焦點股 、 交銀國際十二大行業首選股 、 滙證推介12焦點港股. 美聯儲局將盡其所能. 當我在2013年第一次開始學習投資和股票市場時,我記得美聯儲宣布放慢債券購買步伐,引起市場對縮減恐慌。 中央銀行在大蕭條後向金融體系注入了大量資金以促進經濟增長,並準備結束該計劃。 這嚇壞了投資者,並導緻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