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3日 · 相關新聞 辛棄疾最經典的15首詞,一生至少要讀一次!(圖) 從0歲到100歲:古人對年齡的稱謂 原來這麼美!(組圖) 那些熔鑄中華奇觀的經典對聯(圖) 30個風趣的成語 原來都來自《世說新語》(組圖) 觸動心靈的10句古詩詞,寫盡人間滄桑,值得一讀再讀!

  2. 2020年7月16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0-07-16 訊】 默認.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 在詩詞中,愛情是默默的陪伴,是熱烈的告白,是真誠的傾訴,是極致的相思…… 詩詞總有這樣的力量,通過唯美的詩句,傳播出愛情的各種形態。 30首動人情詩,首首經典,讀一次,落淚一次。 《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可望而不可及】 愛情,有時候是可望而不可得。 你奮力追尋,卻總是還有一步之遙的距離。 《詩經·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 最膾炙人口的思鄉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寫下這首詩時,王維才十七歲,當時,他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恰逢重陽節,他思念故鄉親友,於是寫下此詩。
    • 最相思的詩:《相思》《相思》紅豆 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有人說,這是一首愛情詩。還有人說,這是一首友情詩,是王維寫給李龜年的。
    • 最清新秀麗的秋日詩:《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眾所周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王維詩的特點,《山居秋暝》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最深情的送別詩:《渭城曲》《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友人要去西北邊疆任職了,王維到客舍相送,渭城清晨的細雨打濕了路邊塵土,客舍邊的楊柳愈發顯得翠綠清新。
  3. 2021年4月22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04-22 訊】 作者: 池槿文. 默認. 1. 2000年,是倉木麻衣人生的轉折點。 那一年,她橫空出世,亮瞎所有人的眼睛。 她因《名偵探柯南》主題曲爆紅,與濱步、宇多田光合稱為「平成三大歌姬」。 但也正是那一年,倉木麻衣父母離婚。 她進入至暗時刻。 那年, 倉木麻衣剛滿18歲。 從此以後,她一邊升騰。 一邊墜落。 往前一步是天堂。 身後卻有深淵,想要她的命。 2. 如果論出身,倉木麻衣其實是幸運兒。 她出生於演員世家。 父親前五十洋是名演員,也是導演、編劇,甚至做些小生意。 而母親青野公子,據爆料,也並非一般人。 倉木麻衣出生那年,父母近40歲。 老來得子,她備受寵愛。 小時候,倉木麻衣酷愛音樂,父母便讓她學電子琴,後又去專業的音樂班訓練。

  4. 2020年6月29日 · 10首最美哲理詩: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阿波羅新聞網 2020-06-29 訊】. 默認. 從小到大,我們讀過很多首詩。. 詩,拯救了貧瘠的言語,彌補了不能達意的遺憾,裝點了獨一無二的心情。. 而有些詩,帶給人美好享受的同時,還教會我們很多 ...

  5. 2020年6月30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0-06-30 訊】 默認. 曾有哲人說: 生活,絢爛之極趨於平淡。 它雖淡如水,卻總能泛起細碎的漣漪。 一朝一夕,一山一水,從從容容,都是驚喜。 生活不是趕路,而是去感受路。 在每一個清淺的日子裏,願我們不爭不搶,卻有歲月打賞。 願我們不慌不忙,笑對靜好時光。 安靜的時候,更能感受到細膩的美好。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溪水、犬吠、鐘聲、小鹿,桃花,翠竹、青松,構成了一副多麼生趣盎然的畫面。 詩人閒閒的倚在松樹上,多麼愜意悠然。 生活中有許多的美好,只能以安靜的心才能感受到。 如果生活太匆忙,不如儘量讓自己有一方安靜的空間,找到自己最舒適的狀態。

  6. 2024年2月29日 · 1989天安門事件,朱牧師親往 北京 ,到廣場支持學生們的正義鬥爭,接觸學生領袖,肯定他們的歷史貢獻。 六四 事件後,他更積極參與「黃雀行動」,書中有數十頁以空格代替文字,是為避免暴露有關人與事採取的編輯處理,那也是對中共文字審查制度的一種無聲抗議。 黃雀行動營救了一批北京學運領袖,數十年來,其中一些風雲人物早已歸隱江湖,不問政事,追求自己的事業與財富,反而當時營救他們的朱牧師,還在爭取民主的路上艱難前行。 六四事件後,美英法等西方國家邀請朱牧師遊學移居,朱牧師都予以婉拒。 2002年,他發起成立香港民主發展網絡,擔任主席一職。 2003年五十萬人大遊行後,朱牧師代表民主發展網絡起草「二00三年民主大會宣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