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历史. 最晚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波黑地域已經有先民聚居,斯托拉茨巴丹吉洞穴古遺址距今超過一萬二千年,是目前已知的歐洲東南部最早的洞穴古遺址. 此外, 新石器时代 的文物也時有發現, 當時的居民为 伊利里亚人 。 波黑地域于公元前168年由 罗马帝国 占领。 455年时 东哥特人 将该地区占领,6世纪时东哥特人被 拜占庭 击败,现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南部地区一度成为 拜占庭帝国 的一部分。 阿瓦尔人 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 塞爾維亞人 和 克罗地亚人 也相继进入 巴尔干半岛 。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 波士尼亞 以及 赫塞哥維納 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

  2. 莱索托王国 ( 索托語 : Mmuso wa Lesotho ,英語: Kingdom of Lesotho ),简称 莱索托 ,位处 非洲南部 ,是全世界最大 国中国 ,全境完全被 南非共和国 包围,接壤 边境 线909公里长。 因地处高原,莱索托也被称为“天空王国” [3] 。 莱索托这一国名的意思是“说塞索托语的人们”。 其曾是 英国 的 殖民地 ,所以欧洲惯称莱索托为 巴苏陀兰 。 莱索托是 英联邦 国家成员,1966年10月4日从 英国 独立。 其国土大小为30,355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约210萬8328人。 莱索托经济落后,为 最低度開發國家 之一,约有49%的人口生活低于国际 贫困线 一天1.25美元,而且 艾滋病 情况严重失控 [4] 。 历史. 早期历史.

    • 歷史
    • 政治
    • 外交
    • 軍事
    • 文化
    • 外部連結

    基督教勢力的建立

    南北賽普勒斯之間複雜的政治與民族關係起源於非常久遠以前的時代。歷史上可以找到、關於此島最早的歷史記載,說明賽普勒斯是屬於亞述帝國的版圖之一,島上的民族屬於古代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族裔,並且在公元前58年時,成為當時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在賽普勒斯屬於羅馬帝國統治的時代,包括保羅、巴拿巴與馬可在內的幾位耶穌門徒都曾造訪過賽普勒斯島的居比路,保羅將基督教帶到該島上,而巴拿巴則建立了第一座賽普勒斯教會。因為此因素,賽普勒斯成為地中海地區最早開始信奉基督教的地區,而今日島上的希臘裔居民也都是信奉希臘正教,屬於基督教的一支。

    伊斯蘭教和土耳其移民進入

    而另一方面,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則得到了16世紀以後才來到賽普勒斯島。1571年鄂圖曼帝國從當時擁有著賽普勒斯島的威尼斯共和國手中搶下此島的控制權,開始鼓勵土耳其士兵主動攜家帶眷移民到該地,新進入的土裔移民對於島上原本的希臘裔居民來說有很強烈的排擠效應,因而種下數百年後分裂狀況的伏筆。在17世紀鄂圖曼帝國最強盛的時代是移民潮的高峰,在這段期間島上的希臘正教教會是希臘族裔唯一的凝聚力量。

    英國殖民時代

    1878年時,為了防止帝俄勢力的南侵,奧斯曼帝國以賽普勒斯換取英國在俄土戰爭中對該國的支持,正式將該島的行政權轉移給英國,但是保留該島的宗主權。1925年英國與土耳其簽訂洛桑條約,賽普勒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而島上也有許多土耳其裔居民在此時搬遷回土耳其本土。在英國統治的期間,賽普勒斯島上的希臘居民一直在討論與爭取回歸希臘「祖國」的可能性,甚至組成極端右翼的賽普勒斯鬥士國家組織(Ethniki Organosis Kyprion Agoniston,EOKA,成立於1955年)進行地下抗爭活動。在EOKA組成後的四年間,他們持續地攻擊了許多屬於英國的設施目標,而英國當局也以保護土耳其裔居民的理由武力反擊。

    目前的賽普勒斯全島境內,共有四種不同的行政區劃分屬四個主權單位治理,包括: 1. 賽普勒斯土族區:包括賽普勒斯島北部約1/3土地面積的區域,1974年時遭土耳其出兵佔領。目前此地區是政治實體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宣稱擁有的主權領土。 2. 賽普勒斯希族區:包括賽普勒斯島南部約2/3土地面積的區域,是國際認可的賽普勒斯政權賽普勒斯共和國之實際管轄地區。 3. 聯合國緩衝區(UN Buffer Zone):又稱為「綠線」,原本是1974年時土耳其出兵賽普勒斯後劃出的緩衝線,目前由聯合國維安部隊負責管理。 4. 英屬基地區(U.K. Sovereign Base Areas):英國殖民地時代留下的地區,共有兩處,分別位於該島南邊的亞克羅提利(Akrotiri)與東南的德凱利亞(Dhekelia),...

    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目前只得到联合国会员国土耳其共和国的外交承认,并互设大使馆;阿塞拜疆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较早前也宣佈承认了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但未设立正式外交机构,亦不是主权国家。

    北賽普勒斯的武裝部隊為北賽普勒斯安全部隊,人數約在9,000到15,000人之間,主要由18至40歲之間被徵召的北賽普勒斯公民組成。此外,島上亦駐紮有約17,500至30,000人的土耳其駐北賽普勒斯部隊(英语:Cyprus Turkish Peace Force Command)。

    音乐

    北塞浦路斯的民间音乐由丰富多样的当地音乐组成,受土耳其本土音乐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它围绕着婚礼的传统而形成,这是当时土耳其人喜爱社交聚会。在北塞浦路斯,小提琴和高脚杯鼓被称为“darbuka”,土耳其唢呐和其他鼓在这些聚会中也被广泛使用,并且基于这种传统创作了大量传统歌曲。北塞浦路斯文化还融合了各种各样影响的民间舞蹈,包括karsilamas、çiftetelli和zeybek。 北塞浦路斯国家交响乐团自1975年以来一直活跃于北塞浦路斯的乐坛。在凯里尼亚Bellapais修道院举办的国际古典音乐节,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重要平台。北尼科西亚拥有自己的尼科西亚市政管弦乐团,经常在公园和广场等地公开演出,也是一年一度的城墙爵士音乐节的举办地。Rüya Taner是北塞浦路斯著名钢琴家,曾获得国际赞誉。 北塞浦路斯的城镇定期组织节日活动,包括本地和国际歌手和乐队的表演。一些土耳其塞浦路斯歌手,如Ziynet Sali、IşınKaraca,在土耳其本土也一跃成名。北塞浦路斯乐队Sıla4制作了被认为对土耳其塞浦路斯人身份至关重要的音乐,并在土耳其获得了声誉。摇滚和流行音乐在北塞浦路斯也受...

    媒体

    巴伊拉克广播电视公司(土耳其语:Bayrak Radyo Televizyon Kurumu,BRTK),是北塞浦路斯官方的广播电视媒体,创立于1963年12月25日。每天制作并播放新闻、体育、艺术、女性、讲座、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类节目,现有两个电视频道,六个广播频率。

    宗教

    北賽普勒斯大部分是穆斯林,佔99%人口,剩餘的0.5%人口為正教會基督徒、0.5%為其他基督宗派基督徒及其他宗教信徒。

    北賽普勒斯總統府辦公室(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土耳其文)
    ViuTV《404不存在的國落》第10、11集介紹北塞浦路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
  3. 科索沃共和國 (阿爾巴尼亞語: Republika e Kosovës ;塞爾維亞語: Република Косово , 羅馬化:Republika Kosovo ),通稱 科索沃 ( 阿爾巴尼亞語 : Kosovë , 阿尔巴尼亚语 定指形式 : Kosova ;塞爾維亞語: Косово , 羅馬化:Kosovo ),位於 欧洲 东南部的 巴尔干半岛 ,是一個 主權爭端地區 及 有限承認國家 。 塞爾維亞 雖然承認其民選政府,但只承認该地区为塞爾維亞的兩个自治省之一。 自1999年 科索沃戰爭 結束以來,科索沃事实上独立,僅在名義上是塞爾維亞的一部分,實際上則是 聯合國 的託管地,並由 聯合國科索沃臨時行政當局特派團 臨時管治。

  4. 象牙海岸共和國 (法語: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通稱 象牙海岸 (法語: Côte d'Ivoire ),是 西非 國家 ,東接 迦納 ,南臨 几内亚湾 ,西及 利比里亚 和 几内亚 ,北鄰 馬利 、 布基纳法索 。 象牙海岸的首都是 亚穆苏克罗 ,而最大城市為 阿比让 。 國名. 「 Côte d'Ivoire 」在 法語 的意思是「象牙的海岸」(Côte為海岸,d'表屬性,是de在元音前的省略,Ivoire為象牙),故以往不少地方採用意譯稱呼此國: 中文 為「象牙海岸」、 英文 為 Ivory Coast 等。

  5.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20] 、 全球在地論壇 (Glocal Forum) [21] 、 世界糧食計劃署 及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的總部都設在羅馬。 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 教育指數 、 勞動力人口 [22] 及 慈善捐助金額 [23] 。 人均 預期壽命 排名世界第11位 [24] 。 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 意大利也是一個 全球化 的國家 [25] 。 意大利的 國家品牌 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 [26] 。

  6. 历史. 發現者紀念碑 紀念15至16世紀 航海時代 的 航海家 、 導航員 、 傳教士 等 葡萄牙人. 1755年 里斯本大地震. 根據多年來的考古發掘,證實最晚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今葡萄牙境內已經有尼安德塔人活動和生息。 到了公元 前1千年 ,已有 凯尔特人 在 伊比利亚半岛 定居下來。 公元前140年前後, 羅馬人 征服了葡萄牙,並一直統治到公元5世紀 日耳曼 部落入侵。 711年 穆斯林 入侵,僅葡萄牙北部還在 天主教 的手裡。 1139年該地區成為 葡萄牙王國 ,并隨著重新取回穆斯林所占據的部分而擴張起來。 現代歐陸的葡萄牙疆界是在1249年國王 阿方索三世 手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