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7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8/17 12:40. 最後更新: 2020/08/17 12:40. 分享: 股神巴菲特10年嚴選 15本必讀書單.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是好書之人,他曾指出「每天要閱讀500頁,知識會像複利一樣積累。 」在過去10年,巴菲特在不同場合及信件中都會推薦不同的書本。 CNBC整理了一份「巴菲特書單」,讓大家跟隨股神的步伐,學習書中智慧。 1.《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編者︰彼得‧考夫曼(Peter D. Kaufman)

  2.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一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3. 2020年9月1日 · 巴菲特在今年較早時候向雅虎財經主編Andy Serwer說,「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 他在2018年的一段Facebook影片中說道,「學習更好地與人溝通,無論是在書寫還是面對面。 」因為磨練這些技能可以使你的價值至少增加50%。 另外,照顧你的身體及思想,特別是當你年青時,他強調「在這個世界上,你只有一個頭腦和一個身體,你不能到50歲才開始照顧它們。 如果你年輕時甚麼都不做,那麼它們就會生鏽。 3. 與優秀的人共處. 2015年,巴菲特在接受作家Gillian Zoe Segal的採訪時說道:「在生活中,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就是讓你身邊都是比你更優秀的人。 因為當你身邊都是比你更優秀的人,你會開始模仿他們,相反,「如果你經常跟比你差的人在一起,很快你就會開始被拉向那個方向。 4.

  4. 2022年9月5日 · 美國有一對夫婦,分別在33歲及35歲就成功提早退休,從事資訊科技的工作助他們累積到87萬美元(相當於約678.6萬港元),透過在市場投資操作,他們的淨資產在很短時間就增加至100萬美元。 丈夫Steve Adcock坦言,自己並非生於富有之家,亦沒有自己創業。 夫婦二人亦沒有繼承任何遺產,全職生涯中更是沒有任何副業。 他們只是以老派的方式累積財富,即通過努力工作,並透過策略性的財技將資產增值。 他總結了自己做了這13項「簡單的蠢事」,令自己成功過着提早退休的生活。 忽視「做你想做的事」的建議. 他指出我們有熱情的興趣往往更多體現在創意方面,但這並不能幫助我們賺錢,只有我們的優勢可以。 以他為例,他的興趣是攝影,但其強項是計算機科學。

  5. 2023年5月6日 · 股神巴菲特兒子 不繼承父業、財富回饋世界 寄語有錢人︰別為子女規劃人生 - 香港經濟日報 - 理財 - 個人增值 - D230506.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3/05/06 21:40. 分享: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富可敵國,卻並沒有讓繼承三個子女他的金融事業。 大女兒Susan Buffett是一家針織品商店的老闆,大兒子Howard Buffett是農場主,小兒子Peter Buffett是一名音樂家、作曲家。 人们都驚訝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卻成為了普通人。

  6. 2022年5月2日 · 《醜聞真相》是 Netflix 新上架的英國懸疑法庭劇,講述政界明日之星的性侵案。 《醜聞真相》(Anatomy of a Scandal是Netflix為數不多的英國懸疑法庭電視劇講述女主角蘇菲畢業於牛津大學與同為牛津校友兼國會議員出身的部長丈夫詹姆士是一對人人稱羨的夫妻。 兩人婚姻美滿、生活優渥,然而看似完美無瑕的日子,卻在一樁性侵醜聞爆發後瞬間變調。 此劇可謂星光熠熠,集合《曼克頓封暴》施安娜米勒(Sienna Miller)、《傲慢與偏見》男星路柏法蘭(Rupert Friend)、《唐頓莊園》女星米雪杜克利(Michelle Dockery)及《阿拉丁》娜奧美史葛(Naomi Scott)主演。

  7. 2021年4月16日 · 日本公司Japan Life健康產品騙案. 在2018年時,有區議員接獲超過120名市民求助,指向一間日本公司Japan Life投資健康產品,例如「元氣背心」、「健康離子枕」後,公司聲稱會協助他們出租產品,投資者每月會獲發6至10厘利息作回報,更可選擇短期計劃或長期計劃。 然而,該公司的日本總部因日本政府執法而停止運作,香港分店亦陸續關門,投資者之後未獲派息及獲發還本金。 事件在香港牽涉超過2,000名受害人,超過4億港元投資額。 當中,有受害人的投資期長達15年,在最初投資10萬元,並每月收取500元;更有老人將畢生儲蓄約400萬港元全數投資於該公司。 在回顧過去的種金騙局後,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提防,以此為鑑。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話,請按 下一頁 。 責任編輯:鄭樂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