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gm zeng. 9 人赞同了该回答. 《 文選 》有收此賦。 “幽經”爲《 相經 》。 此時,書爲卷軸裝,圍繞一軸卷起,末有絲帶扎住書卷。 察其內容,須“散開”絲帶,“展布”書卷,散開、展布都與“散”有關。 讀一讀李《 文選注 》所引《相經》文,易知,爲神物(與今日生物學的不完全是一個概念)。 作者想必自認不才,需“按圖索驥”(有文,未必真有圖),此是“驗”。 编辑于 2018-03-21 08:03. 求新与复古. @ gm zeng. @ 下河佬. 的回答,在此先表示感谢。 《鲍参军集注》是钱仲联先生在其祖父钱振伦的注释、文学家黄节的补注的基础上进行的增补。 钱振伦 先生在前序中写道:“明遠詩文有見于文選者,即錄李注。

  2. 14,554.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珠宝匠. 11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谁是庄王? 庄王,名朱瞻垍,生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是明仁宗 朱高炽 十子中的第九子,哥哥朱瞻基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 明宣宗 ,爷爷是明成祖朱棣。 《 明史·诸王世表四 》记载:“庄王瞻垍,仁宗庶九子, 永乐二十二年 封。 宣德四年就藩安陆州。 正统六年 薨。 无子,封除。 庄王朱瞻垍. 13岁时,朱瞻垍被册封为王,封地为湖广安陆州(今 湖北钟祥 )。 图源网络. 虽然,朱瞻垍贵为藩王,但自他的爷爷永乐皇帝朱棣即位起,便开始着手去削弱藩王的势力。 朱棣.

  3. 2012年11月17日 · 158,675. 1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林丹. 82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只说鲁迅和实秋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是实秋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要写点像爱,人性之类共通的东西,而鲁迅是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 两个人在这方面的认知不同和两人的经历有关。 实秋家境殷实,一辈子又过的顺风顺水。 而鲁迅从小就经历过家道中落,又有不少出身贫苦的年轻作家朋友。 两个人的圈子不同,自然对文学的看法也不相同。 实秋这样的今日所谓“中产阶级”,实质即不占资本的高级技术人员。 鲁迅所针对的,是对于这个圈子中的幼稚的认知。 这个圈子的人自以为自身的经历即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经历。 自己这个圈子中的人性即为所有人的人性。 自己这个圈子里可以工作达到小康,其他人便也可以。

  4. 72. 被浏览. 6,267. 7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良知,源自性论。 人人有良知,比人性本更进了一步。 人性本并不人人本,而是人之初,性本,也就是说,长大以后,人性就不一定了。 王阳明说的人人有良知,无论好人,还是坏人,所谓良知又是什么呢? 心学的良知,已经超脱了具体的道德,而是一种抽象的道德感,本质则是一种均衡制衡的良性状态。 有一个例子,王阳明抓住了一个盗贼,这个盗贼也知道点心学,就说,我这样的人,也有良知么? 王阳明让人把这个盗贼的衣服扒光,这个盗贼一边喊叫,一边阻拦。 王阳明说,这就是良知。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良知不是具体的道德,而是抽象的道德感。 抽象的道德感,也就是人的社会性,最基本的社会性就是自我性的羞耻之心,和他我性的恻隐之心,同情之心。

  5. 56. 被浏览. 47,835. 1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dNN8N2. 103 人赞同了该回答. 梁启超的善变不意味着首鼠两端朝秦暮楚。 梁启超有着一个核心的目标,就是民族与国家的强大。 纵观其思想变化无不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进行的,与为了私利而反复 善变的 小人不同。 他的每一次变化都是经历过认真学习的,而不是朝三暮四的变化。 他的变化可以说是方法的变化而非原则的变化,考虑到那个时代的思想的激烈变化,可以说他的变是随着时代的变而进行的。 清政府在时,他希望能通过改良的方法使国家富强。 清政府垮了,革命胜利了,他便希望革命能够带给国家富强。 巴黎和会 北洋政府外交失利(其实北洋政府也尽了很大努力),他便看到了苏俄与社会主义,希望能籍此来使国家富强。 因此他的善变可以说是可敬的。

  6. 106. 被浏览. 289,707. 35 个回答. 八卦山海经. 算不上tvb主动找的。 一开始tvb想找的是郑少秋。 不过真的想说,刘松仁和米雪如果年轻一点,就是天选张翠山殷素素。 (这个回答涉及对这对经典组合的欣赏和分析,图很多,流量党慎入) 这是当年的报道. 【劉松仁否認拍韋家輝新劇 表示已與無線簽三部劇集合約. 「無線」重拍《倚天屠龍記》邀得劉松仁及米雪飾演張翠山、殷素素,占戲七集,昨日他們參與造型感到滿意。 劉松仁已經有兩、三年時間沒有為「無線」拍劇集,今次他是被金庸故事吸引,所以還附帶與「無線」簽多兩部劇集。 他說一直好想拍金庸劇集,奈何沒有機會。 有指之前張翠山角色是屬意鄭少秋,但對方不想演,他現在是執二灘。 他對此不介意,還笑言知道「秋官」不做便主動爭取。 那他是否很高薪?

  7. 2024年4月4日 · 38,053. 4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解磊. 心理学话题下的优秀答主. 74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庖丁解牛 ,具备产生心流的全部因素。 我来用 《心流》 的语言翻译一下: 分解一头牛不难,基本是个屠户都能做到。 可是做到游刃有余的分解一头牛,且刀刃不伤,甚至解出了节奏,解出了美感,解出了章法,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这个叫任务的挑战性 。 一头牛分解成几块,是分解成五花趾吊龙匙柄,还是眼肉西冷腓力,庖丁看到牛的那一刻起,牛就已经不是一头牛,而是一个个确切的部位,这个叫做 目标的清晰性。 做到这种技术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经年累月的练习,完全熟悉了牛的各种解剖结构,每一步有每一步的成果,而后逐步精进,到了现在这个水平,这个叫做 技能与任务的匹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