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網傳內容:網路流傳勞基法新制3月上路後,「輪班間距可縮為不得少於8小時」及「可鬆綁七休一」等例外彈性,政府單位雖表示有把關機制,但 ...

  2. 全國各地團、工會發起「反對勞基法修惡大遊行」,將在12月23日當天走上街頭,訴求政府撤回勞基法修正草案。

  3. 執政黨人數優勢 記名表決勝出勞基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昨在歷經十三小時的立法院內朝野立委混戰院外勞團抗議甚至一度有抗議民眾佔據立院外 ...

  4. 2018年1月22日 ·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包括王幼玲高涌誠張武修趙永清蔡崇義及楊芳玲等6名新任監委今天報到上任王幼玲表示她今天就會針對勞基法此次修法立案調查,「只剩下三十個月的任期要劍及履及」。 至於是否約詢勞動部長林美珠? 她表示要先看勞動部的計畫,「勞基法修正三月才上路。 6名新任監委在監院副秘書長許海泉帶領下,瞭解監院辦公環境,並拜訪監察院長張博雅,監委對於新的工作紛紛提問,有人問「上下班要不要打卡? 」「還可以參加外面的尾牙春酒活動嗎? 」「專家可不可以加入案件調查行列? 」「現任監委已調查的案件要如何加入? 他們也與張博雅討論到彈劾記名的議題,多數監委認為,現在各界輿論都希望彈劾案記名,以達到資訊公開透明。 張博雅則反問,「彈劾記名,你敢不敢投?

  5. 2018年1月11日 · 勞基法修法終於三讀過關但是過程付出沈重的社會成本師大教授范世平對這些抗議團體打分數批判時代力量演太大」,而國民黨則如 ...

  6. 2017年11月24日 · 立法院昨天聯席審查勞基法修正草案,在場內拖延、場外抗議的喧鬧聲中,有一個問題需要冷靜思考,那就是當我們在爭取勞動環境的公平正義時,究竟「立足點平等」與「齊頭式平等」,哪一個比較容易創造最多數的幸福? 之所以使用幸福為判準,在於任何公共政策的論辯,必然是要以生活的改善為目的,主義與運動僅是手段,既不是為主義而主義,更不是為運動而運動。 如果這個前提確立,再來檢討去年底通過的「一例一休」政策,不難認知這是一個「齊頭式平等」的概念,也就是不管每個勞工對生活的安排、工作的需求、幸福的定義不同,硬性規定大家要放棄自我,一律採取工廠生產線上一貫作業的模式,權威式地對全體勞工進行規格化管理,否則即是如何如何。 這種強迫大家非得一樣,才是公平正義的想像,經過這一年來的實驗,不幸證明失敗。

  7. 2017年12月5日 · 美國基本上將受雇者分為兩類,一類是採取責任制者,適用者有明確的規範,包括管理職、行政職、專業職三類;這三種人也並非漫無標準,必須符合薪資固定的基準,同時要達到薪資門檻,過去是年薪二萬三六六 美元,後來提高到四萬七四七六美元。 此外,其執行相關職務的時間還得超過總工時的一半以上,也就是確實是以管理、行政、專業為主要工作內容者。 屬於責任制者,一週的標準工時是四十小時,實際工作如果超過這個時間,並沒有加班費,因此是任務完成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