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6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0-04-06 訊】 默認. 4月2日,文章在網絡上轉發了一篇自己當年拍攝《海洋天堂》時與 自閉症 兒童相處的視頻動態,只見視頻中的文章精神狀態不太好,眼神渙散、疲態盡顯,加上M字稀疏髮際線額頭,似乎是謝頂的前兆,比大她9歲、生了兩個孩子的 馬伊琍 顯老多了,兩個人離婚也不過一年。 說起來文章也不過才36歲,以前如此精神、帥氣的一個人,如今卻落得如此下場。 這一切都要從他的性格說起,文章演技還不錯,甚至有股子衝勁,在10歲的時候就開始拍戲了。 順利考上了中戲後,在大二時,他就接拍了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文章在劇中飾演卓越一角。 這部劇當時挺火的,所以文章也因此打開了知名度。

  2. 2024年5月14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14 訊】 默認. 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曾在郵輪工作過三年的芭(Tammy Barr)透露了她搭郵輪時絕不會做的六件事。 芭現在開心地以旅客身份展開海上旅程,最近她接受「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採訪,為老練的郵輪玩家提供以下六點建議。 1.避免支付船上餐廳的升級費用. 芭表示,雖然主餐廳的餐費已包含在郵輪費用中,但菜餚升級(如選擇牛排或 龍蝦 )往往需要支付額外費用;這裏、那裏的額外費用累計起來,也是不小的支出。 她說,她會堅持選擇不需額外付費的項目。 2.不要購買暢飲套餐. 芭說,預付一天12到15杯雞尾酒的費用,對多數人來說毫無意義。 她細算過一般的暢飲套餐,這筆錢一點都不值得。

  3. 2024年3月23日 · 在這份清單中,我們整理了從2022年至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的最荒唐、最何不食肉糜的與勞動者相關的十大提案,分為就業市場、休息制度、社會保障三大主題。 就業市場. 近年來,勞動力市場面臨兩難的困境:青年就業難,企業(以製造業為主)招工難。 在針對就業市場困境的兩會提案中,大多數都治標不治本、拆東牆補西牆,迴避結構性問題。 掩蓋就業問題:重新界定失業指標,剔除慢就業、緩就業(2024) 全國 人大代表 、遼寧大學校長、國際經濟學會會士余淼傑提出了一個建議:為了更準確地反映勞動力市場的實際情況,幫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就業政策,應該摒棄「慢就業」、「緩就業」等自願失業現象,而採用「去向就業率」來直觀了解和跟蹤畢業生的就業狀況,並加強數據統計和監測工作。 (全文)

  4. 2018年8月25日 · 我存疑。 在中國,圍繞着季羨林的這本回憶錄的微妙氛圍,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既展現了該事件的混亂性、複雜性,又體現了歷史見證本身岌岌可危的狀態。 與其他普通的中國民眾一樣,在1966年毛剛剛發動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季羨林並不知道這一事件會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 季羨林出生於山東一個普通的貧農家庭,通過個人的努力和獎學金的資助,季羨林在民國時代接受了完整的、系統的、國際性的高等教育。 季羨林曾經在德國留學十年,學習了梵文和其他語言,在取得博士學位之後,他回國任教於國內首屈一指的北京大學,並且很快升任了東方語言系系主任。 季羨林讓自己置身政治——一個他毫不感興趣的領域——之外。

  5. 2017年9月15日 · 今天自我起底,仔細扒拉一下「文昭」的來歷。回應網友的要求 相關新聞 彭德懷求救信悽慘得讓人落淚 沒打動毛(圖) 美女大學生難忘的經歷(圖) 華人的驕傲:這本書被翻譯成50種語言,在全世界出版和傳播(圖)

  6. 2024年5月10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10 訊】 默認. 為統治 朝鮮 的金氏家族三代人打造和執行了極權主義宣傳,並因此得到「朝鮮 戈培爾 」之稱的金己男去世,卒年94歲。 朝鮮官方媒體周三報道了他的死訊。 報道稱,在患病一年後,金己男於周二因多器官衰竭去世。 目前還不清楚他的死亡地點。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創建朝鮮的 金日成 時代起,金己男作為朝鮮宣傳機構領導人的任期一直延續到了2017年。 宣傳是金氏家族 斯大林 式掌權的核心。 朝鮮新聞媒體全部由國家控制,每天的報道都充斥着宣傳,目的是讓2600萬朝鮮人民受統治家族個人崇拜的束縛。 所有朝鮮人都必須佩戴印有金日成和 金正日 肖像的徽章,他們是現任領導人 金正恩 的祖父和父親。 他們的肖像掛在每戶人家和每棟辦公樓的牆上。

  7. 2024年4月18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4-18 訊】 默認. 4月16日,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朔茨;會見後,兩人一起散步並共進午餐,就廣泛議題進一步深入交流,面對面交流3個多小時。 看似愜意,但據新華社和德國之聲的報道,兩人言談風格迥異,立場差異甚大,表明中德關係存有不少變數、步履難穩。 4月16日, 習近平 會見德國總理朔茨;會見後,兩人一起散步並共進午餐,就廣泛議題進一步深入交流,面對面交流3個多小時。 看似愜意,但據 新華社 和德國之聲的報道,兩人言談風格迥異,立場差異甚大,表明中德關係存有不少變數、步履難穩。 就中共而言,既視朔茨為「老朋友」 默克爾 的政治傳人,又想拉攏德國、破壞歐盟統一對華立場、離間歐美關係,對朔茨禮儀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