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5日 · 友邦強積金優選回報表現 . 點擊圖片放大. 要留意的是本文引用的回報率僅為歷史數據,不代表、不保證未來表現,而3年、5年及10年的數據,皆為每年平均回報率。 友邦強積金優選計劃. 近1年短線表現綜合. 2024年第一季,美國減息預期回軟,因當地經濟過熱、通脹反彈。 債市及中港股承壓。 近1年,20隻基金中僅有三隻見紅,包括 兩隻中港股票基金 、一隻動態混合資產基金( 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 ); 但期內四隻基金 升逾20% : 美洲基金 (+27.2%)、 北美股票基金 (+26.22%)、 綠色退休基金 (+22.67%)及 全球基金 (+20.72%); 2024年首季,錄五隻下跌,包括兩隻中港股基金、中港動態資產配置基金及兩隻債券基金( 環球、亞洲債券 );

  2. 2024年4月1日 · 1. 避免借學貸. 2. 年輕時積極參與股票投資. 3. 首先在昂貴的城市工作,但不要定居其中. 4. 學會協商薪酬. 5. 尋找志同道合的伴侶. 財富自由關鍵(一):杜絕學生貸款. 學生貸款往往耗盡打工仔前半生的財富,Daniel George卻善用制度,加上個人智慧同努力,獲得高等學歷的同時完美迴避了學貸這個「財富黑洞」。 在印度喀拉拉邦長大,父母年收入不到2萬美元,如果不負學債,他根本無法進入印度的私立大學,更遑論實現美國夢的第一步——赴美升學。 所以他決定就讀學費較便宜的印度公立大學。 他努力為印度每年的大學入學試「鋤書」,最終成績優異,排名全國頭0.1%; 進入頂尖學府印度理工學院孟買校區,修讀工程和物理; 一年全部費用只需約1,200美元,學費及食宿全包。

  3. 2024年4月3日 · 時間是另一敵人. 施羅德指出,通脹只是現金的其中一個敵人,時間亦會削減其未來購買力。 以下圖表顯示, 即使通脹率較低 ,現金儲蓄 亦會受到時間流逝影響 。 施羅德分析稱,通脹回落也受制於以下錯綜複雜的物價因素︰. 抒緩通脹壓力的責任已推至服務行業。 雖然房地產業有條件提供協助,但在環球經濟增長復甦的背景下,可能限制一籃子通脹因素中,其他與服務業相關的緩和價格上漲風險。 現實生活中,不同商品和服務的通脹率並不相同。 例如在全球不同地區,醫療保健和住屋成本的上漲速度高於其他商品價格的上漲速度。 日常必需品價格大升. 足以威脅現金儲蓄存戶. 若必需品價格的通脹率持續高企,依賴現金儲蓄作為未來消費的存戶可能會面臨諸多挑戰。

  4. 2021年4月26日 · +7.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他並不是建議投資者買入股票只是因為單純是自己喜歡的產品及服務,雖然這是一個好開始。 其意思更多是建議投資者在買股票之前,先深入了解該公司的競爭地位、財務狀況及增長前景,要投資於自己能力範圍內理解到的行業。 專注於公司發展,而不是股價. 他認為,股票並不只是一張紙或電腦屏幕上的折綫圖,亦都是代表實體業務的部分股權。 業務的基本面,包括收入、盈利及現金流的表現最終都會對股價有決定性影響。 只關注股價每天的表現會令投資者對公司存有誤解. 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波動性及風險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

  5. 2023年6月28日 · 一文拆解基金在買甚麼. 【MPF】強積金攻略、扣稅大全、提取整合 懶人包讓你一文睇清! =====. ET財智Talk. 【ET財智Talk】美股強勢下半年能否持續? 利達黃耀宗推介2隻AI值博股.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MPF理財. 貨幣政策 宏觀分析 投資策略 經濟衰退 港股 基金 債券 經濟 股票 強積金. 投資市場去年經歷罕見「股債齊跌」的慘況,相信不少強積金成員的組合也是「滿江紅」。 儘管近年市況依然波動,強積金顧問公司GUM指出,成員風險配置漸趨進取。 截至2023年5月底止,今年首5個月共有44.4億.

  6. 為應對供應鏈上各種挑戰和加速數碼轉型,供應鏈的領導人才十分重要。 他們首先要 具備國際視野 ,了解全球市場的動態和趨勢,並將這些訊息配合風險管理以達致最有效的營運策略制定和業務決策。 與其他職能不同,供應鏈管理的領導人才較為全球化,現時有眾多全球供應鏈主管都立足於亞洲各地,方便時刻緊貼供應鏈的狀況,以作出實時決策。 其次,供應鏈領導人才需擁有 將數據轉化為商業論證及運用數據的能力 。 如上述所說,供應鏈運作過程中需要應對來自各方面的大數據,如何利用數碼工具將數據轉變為有意義的商業論證,以制定對策和解決問題是領導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 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轉型和迅速發展,企業需要善用香港的自身優勢,並利用新興科技加速數碼轉型,才能鞏固香港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7. 2023年12月27日 · 1. 洞察領導人才期望 聘用合約員工成新趨勢. 隨著年紀增長,領導人才對工作的期望亦有所改變。 對於30至40歲的資深員工而言,相對於一份穩定持久的工作,他們更關心工作能否實現他們的期望和需求;儘管薪酬福利對大部分員工仍然是首要考慮因素,他們同時亦會關注工作能否給他們提供更多晉升和實現目標的機會,從而成就更多。 因此,企業在聘請領導人才時,需要深入了解和管理他們的期望和需求。 考慮到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並難以預測,企業長期策略的重要性相對減弱。 企業需要認清其業務挑戰和需求,並聘請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領導人才。 因此,相較於僱用永久僱員,為特定項目聘用合適的合約員工成為了新的趨勢。 2. 疫後新常態下 靈活辦公模式為留才之道. 疫情過後,許多企業要求員工返回辦公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