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2月31日 · 阿曦一家四口住在九龍區的公屋,欣欣(化名)是阿曦的女兒,一頭短髮造型與媽媽有幾分相似。 她目前就讀小六,從小體弱多病,語言方面較遲緩,更有過度活躍症的症狀。 小學一年級時,分別進行多次智力評估,惟結果各異,兒童精神科評估其智力只有58分,或要入讀特殊學校,校方安排的心理醫生則將其評定為「有限智能」,智力逾70分。 阿曦說:「差距這麼大,我至今也不知道她智力有多少。 「我寧願被欺凌的是我」 最教阿曦頭痛的,是欣欣在校內被排斥及欺凌,例如書包被「踢來踢去」、做好的功課沒有被收、甚至被同學嘲笑是「神經病」,令她十分心酸。 她憶述,欣欣曾告訴社工自己只有「半個」朋友,因為對方忽冷忽熱,她不知道對方是否當她是朋友,「她真的很孤獨。 有時候,我寧願被欺凌的是我。

  2. 2018年5月23日 ·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於最後的先知穆罕默德(Muhammad),信奉伊斯蘭教的教徒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真主的人」。 在中國內地,伊斯蘭教又稱回教。 作為世界第二大宗教,現時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其中印尼是現時穆斯林人數最多的國家。 放眼香港,現時約有30萬穆斯林居住,以印尼裔最多,約佔15萬,其次是華裔和南亞裔,分別有5萬及3萬。 此外亦有來自中東、非洲、中亞等地的穆斯林。 香港早年的穆斯林多來自印度及巴基斯坦,有的當年隨英殖民政府來港打工,有的來港經商。 Rida的爸爸便在多年前來港搵食,落地生根,在尖沙咀的重慶大廈開店經商。 包住個頭就是「姐姐」? 除了在重慶大廈找到穆斯林的身影外,同在尖沙咀,有坐落鬧市的九龍清真寺,是本港六間清真寺中最大規模之一。

  3. 2019年11月25日 · 作者:秋川滝美. 譯者:緋華璃. 出版:麥田. 拿起《黑心居酒屋》看過的朋友,大抵也不會否認此乃《深夜食堂》的女子變身版本。. 好了,《深夜 ...

  4. 2013年11月5日 · 女性工業家代表. 在工業界打拚的女性本就不多,成功的更是鳳毛麟角。 在鐘錶這一由男性主導的行業,莫慕潔是第一位贏得「青年工業家」稱號的女性。 她認為這個獎項是對公司、家庭的一個交代,更是業界對於標準錶針的認可。 她很開心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人們的肯定。 出生在工業家家庭,莫慕潔從小做事就不太在乎自己女性的身份。 她笑言她的母親余佩貞更是一位女強人,如果不考慮年齡限制,一定比她自己更有資格當選「青年工業家」。 但是,當她真正踏入這個行業,工作中遇到的各式問題讓她開始思考,作為一位女性工業家和管理者,如何與員工溝通,讓他們接受自己的理念。 「坦白講,這個行業中歧視是存在的,所以我更需要不斷的學習,比如看很多展覽會、參加訪問團,向師傅和行家請教,吸取經驗。

  5. 2009年11月20日 · 圖為微型網誌Twitter。 資料圖片. 知名心理學家皮亞傑 (Piaget)認為,青少年進入形式運作期 (formal operation) (即11至16歲時期)後,開始擁有內省能力。 他們會將自己和別人的觀點一同思考,從別人的看法,來判斷自己的外表、智力、人格是否有對錯。 美國心理學者艾爾肯 (Elkind)繼承皮亞傑的研究,發展出青少年自我中心 (adolescent egocentrism)的概念。 他認為,青少年的自我中心現象裡,存在兩個主要特徵:想像觀眾 (imaginary audience)和個人神話 (personal fable)。 相關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6. 2017年6月24日 · 克里姆特為此幅肖像畫繪製約200幅草圖,背景充滿帶着閃光的東方景物與色情象徵:三角形、眼睛、雞蛋;據維也納歷史學家與新畫廊展覽的參展人托比亞斯.奈特(Tobias Natter)所言,「當我還是一個藝術史專業的學生時,《艾蒂兒.布洛赫-鮑爾肖像一號》金色畫像就好像給我施以咒語,對我來說,那是一首金色交響曲,為獨特的象徵派畫作的凱旋。 」所以此畫被視為新藝術運動的傑作。 後一幅畫乃一次巨變:奈特指出,「五年後的《艾蒂兒.布洛赫-鮑爾肖像二號》與第一幅畫迥異,顯然出現在風格上的一次飛躍。 」在此畫中,黑髮的艾蒂兒戴着黑色寬簷帽莊嚴矗立,面對觀畫者;背景為色彩鮮艷的花式牆紙。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書若蜉蝣:誰是艾蒂兒?

  7. 2019年2月22日 · 《說不出口的遊戲》內容穿梭奧黛(安德莉雅貝斯康飾)的童年與現在,揭示她兒時被父母的好友性侵,他以禮物引誘她,他強姦她的時候,她的父母就在隔鄰的房間......好可悲,純真的小孩沒想過以為可以信賴的成年人會傷害她,父母沒意識到自己的鬆懈毀了孩子的人生...... 奧黛的母親是個思想傳統且控制慾強的人,女兒釋出的求救訊息,被當作是小孩子鬧脾氣而被忽視。 奧黛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家人說出真相,卻被母親質疑,認為女兒為了令她難堪難過而編造故事。 為什麼受害人在身心受傷的情況下,還得顧及家人可不可以接受? 還得考慮加害者家屬的心理狀態? 那誰來站在受害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