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马基雅维利 (Machiavelli,1469—1527)是 意大利 政治家和 历史学家 ,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 (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为 权术 和 谋略 的代名词。 它通常分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 结果 能替手段辩护。 低马基雅维利主义易受他人意见影响,阐述事实时缺乏 说服力 。 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愿意 操纵 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 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中文名. 马基雅维利主义. 外文名. Machiavellianism. 象 征. 权术和谋略. 高马基雅维利 低马基雅维利. 重视实效.

  2.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 心理学 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 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 社交需要 (友谊),尊重和 自我实现 。. 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 ...

  3.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Bronislaw Malinowski,1884年4月7日—1942年5月16日),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生于波兰,卒于美国。1908年以全奥地利最优等成绩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马林诺夫斯最大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新的民族

  4. 2005年3月,日本和韩国发生独岛纠纷。. 4月6日,韩国南部的 庆尚南道 马山市针对日本 岛根县 议会制定“ 竹岛日 ”(“ 竹岛 ”又称“ 独岛 ”)条例一事,市议会批准通过“对马岛日”条例,将6月19日定为“对马岛日”。. 主岛是万关濑户北部的上岛和南部的 ...

  5. 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1957年4月4日出生于芬兰奥里马蒂拉,芬兰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 198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罪与罚》,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6. 马文·明斯基(1927年8月9日-2016年1月24日),男,“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 1956年,和麦卡锡(J.McCarthy)一起发起“达特茅斯会议”并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概念的计算机科学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被授予了1969年度图灵奖,是第一位 ...

  7.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俄语:Лев Дави дович Тро цкий,1879年11月7日—1940年8月21日),原名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工农红军、第四国际的主要缔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