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潘耀明 ( Anthony Pun Yiu-Ming ), 香港電影 攝影師 、導演, 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 (HKSC)成員。 生平 [ 編輯] 潘於八、九十年代進入電影界,為攝影師 陳廣鴻 的徒弟。 於1994年以 劉家勇 導演作品《燈籠》擔任攝影指導,正式於電影界出道。 他最經常合作的導演為 陳木勝 、 麥兆輝 和 莊文強 。 2005年電影《 三岔口 》獲得 金馬獎最佳攝影 。 2013年憑藉《 聽風者 》獲得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獎 [1] 。 2017年推出導演處女作《 非凡任務 》,與 麥兆輝 共同執導 [2] 。 2024年憑藉《 金手指 》獲得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獎。 導演作品 [ 編輯] 攝影作品 [ 編輯] 《 特警新人類2 》 《 野獸之瞳 》

  2. 潘耀明 ( Anthony Pun Yiu-Ming ), 香港电影 摄影师 、導演, 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 (HKSC)成員。 生平. 潘於八、九十年代進入電影界,為攝影師 陳廣鴻 的徒弟。 於1994年以 劉家勇 導演作品《燈籠》擔任攝影指導,正式於電影界出道。 他最经常合作的导演为 陈木胜 、 麦兆辉 和 庄文强 。 2005年电影《 三岔口 》获得 金马奖最佳摄影 。 2013年凭借《 听风者 》获得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獎 [1] 。 2017年推出导演处女作《 非凡任务 》,与 麦兆辉 共同执导 [2] 。 2024年凭借《 金手指 》获得 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獎。 导演作品. 摄影作品. 《 特警新人类2 》 《 野兽之瞳 》 《 双雄 》

  3. 2023年12月11日 · 離任《明報月刊》總編輯職位後,潘耀明將出任明年正式營運的香港文學館首任館長。圖為他近日接受訪問。(香港中通社圖片) 打造“泛文化”杂志 接手总编辑之位时,潘耀明同样接过了金庸对于文化的坚持与执着。“查先生曾说,文化品牌就是无形 ...

  4. 2023年12月11日 · 今年八月,潘耀明宣布香港文學館(The Museum of Hong Kong Literature)管理有限公司的商業登記註冊正式通過,實現了他「一生的終極理念」,大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氣概。

  5. 耀明(Anthony Pun Yiu-Ming),香港电影 摄影师、導演香港專業電影攝影師學會HKSC)成員。 生平 [ 编辑 ] 潘於八、九十年代進入電影界,為攝影師 陳廣鴻 的徒弟。

  6. 潘耀明,筆名彥火、艾火,1948年2月生,福建省南安縣人,中國香港作家、編輯家、出版家。 現任明報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報月刊》總編輯兼總經理,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顧問,世界華文文藝研究學會會長。

  7. 2024年4月14日 · 潘耀明,男,中國香港導演攝影師演員,1994年開始投身電影攝影工作,攝影作品有《特警新人類2》《野獸之瞳》《雙雄》《三岔口》《大城小事》《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男兒本色》《保持通話》等。.

  8. 2022年5月18日 · 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 為何需要建立香港文學館? 潘耀明指出文學是構成文化的最基礎的元素,文學是原創作的,戲劇、電影等表演藝術大都是改編自文學作品,可以說是文化藝術的靈魂。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但不是一個文學大都會。 世界各大城市都建立自己的文學館,如北京建立了規模宏大的中國現代文學館;在日本,幾乎所有的市鎮都有文學館,文學氣息極為濃厚。 在亞洲,日本有3位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決不是偶然的事。 潘耀明指出從港英政府到特區政府,香港文學一直被漠視,好像是一個孤兒。 來自社會和政府的資源很少,香港本土的文學創作和文學活動長期不被關注,基本上是處於自生自滅的孤立狀態。 他曾經做過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組顧問,感覺文學方面的資源很少,大部分資源都給了表演藝術。

  9. 潘耀明,笔名彦火火,1948年2月生,福建省南安县人,中国香港作家、编辑家、出版。 现任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香港作家联会执行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艺术发展局艺术顾问,世界华文文艺研究学会会长。

  10. 潘耀明在《明報月刊》先後耕耘三十年,是在任時間最長的一位總編輯兼總經理。 如今他即將離任,出任香港文學館館長,對香港文學進行系統性的發掘、保護,為香港文學的繁榮未來發光發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