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重點內容一次看. 立法院今(4)天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由於再生醫療的執行影響病人生命、身體或健康甚鉅,三讀條文中明定,非醫療機構不得執... 健康日曆. 06月05日 芒種. 疼痛專區 流感疾病資訊專區 乳癌年輕化專題 看更多 . 專區. 戰勝疼痛. 知痛,才能真止痛. 疼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提醒身體某個器官發生了一些問題或病變。 疼痛權威專家表示,有疼痛一定要就醫檢查,找出「痛」源並接受治療,千萬別讓小病變大病。 前往專區 . 醫學健康. 飲食營養. 流行疾病. 未來醫學專區. 以深入淺出、貼近生活的傳播方式與大眾分享健康新知,我們也歡迎各界投稿與大眾分享您的觀點與經驗。 睡眠專區. 你有多久沒有一覺好眠? 找出睡不好的原因,並搭配助眠小撇步,讓自己安心睡好覺。 心血管專區.

    • 新冠肺炎症狀有哪些?
    • 新冠肺炎症狀和感冒、流感很像,該如何區分?
    • 兒童間流行四類病毒
    • 出現上述疑似新冠肺炎症狀要不要去篩檢(或自行篩檢)?
    • 新冠肺炎重症 3 大徵兆
    • 新冠肺炎常見問題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顯示,罹患新冠肺炎的確診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1. 發燒 2. 肌肉痠痛 3. 疲勞、全身無力 4. 咳嗽 5. 噁心 6. 腹痛、腹瀉 7. 鼻塞、流鼻水 8. 嗅味覺異常 9. 頭痛 10. 呼吸困難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認為,流感跟新冠肺炎的症狀的確很相似,但「新冠肺炎比較不會肌肉痠痛」,可以用這個來判斷是不是感染者。 但仔細看這些「新確診個案」的症狀,也有許多人出現了肌肉痠痛、疲勞等症狀,甚至也有人只是流鼻水、鼻塞的「小感冒」症狀,還有人是「完全沒症狀」的狀態,表示新冠病毒已經開始變異,已經無法用單一症狀來判斷自己是不是感染。 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則表示,罹患新冠肺炎的人出現的症狀範圍非常廣泛,從輕微症狀到嚴重疾...

    從各國的統計數據都可以看出,新冠肺炎所出現的症狀與流感,甚至是普通的感冒都非常像,所以單靠症狀是沒辦法判斷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的。不過,新冠肺炎有2 點跟流感不一樣,一個是「潛伏期比較長」,一個是「會有下呼吸道症狀」。

    2022 下半年疾管署公布近四周監測結果,發現兒童間流行病毒為: 1. 副流感 parainfluenza 2. 流感 influenza 3. 呼吸道融合病毒 Respiratory Syncytical Virus, RSV 4. 腺病毒 Adenoviruses 從過往日本、澳洲經驗來看,當防疫措施下降、恢復人流後,感染呼吸道病毒有明顯上升趨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許玉龍分享:「以我們醫院,今年兒童急門診兒童就診人數是去年同期 2.5 倍,主要都是以有呼吸道症狀的疾病為主。」 疾管署公布近四周疫情監測結果,一共搜集有 132 支病毒株,其中經實驗室檢驗後有 45 株驗出為副流感、其次是流感、第三名是呼吸道融合病毒、第四名則是腺病毒。顯示新冠以外的病毒慢慢活躍,尤其近期...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控室主任張科表示:「如果是單純感冒的症狀,去藥房買藥吃一吃成藥通常都會好,不需要太多慮,除非吃了2 – 3 天都沒有好,就該去看醫生,診所醫生會經過專業判斷,也許判斷是感冒,如果判斷不出來就可以買快篩自行篩檢。」 隨著疫情變化,「居家快篩」也變得很普及,許多個案都是民眾自行快篩而發現,快篩確實可以幫助找出社區潛在的個案,但在什麼情況下應該使用居家快篩呢?李柏鋒小兒科家醫科診所院長李柏鋒醫師就以常見的五大類情況做為區別: 1. 無症狀者:不需要特別篩檢有些民眾擔心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如果一般在家上班的民眾不需要篩檢。 2. 有症狀者、無明確接觸史:可以考慮使用居家抗原快篩(鼻腔)、居家核酸檢驗(鼻腔))、診所自費抗原快篩(鼻咽)等方式進行篩檢。 3. 有症狀者、且有接觸史: ...

    由於出現多起輕症的確診隔離者突然過世的案例,也造成大家的恐慌。對此,台北榮總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暨重症醫學會副理事長陽光耀建議,在居家、防疫旅館、集中檢疫所進行隔離的人,請每天監測以下數值,一有異常就通報或是尋求醫療協助: 1. 血氧濃度:要維持在95% 以上。 2. 血壓:要維持在 120/80 mmHg 以下。 3. 體溫:要維持在攝氏37.5 度以下。

    文、圖/盧映慈、王芊淩、彭幸茹 延伸閱讀 BQ.1、XBB 流行勢不可擋!醫師示警:給台灣大三啟示 MIS-C 與川崎病差在哪?專家從症狀、治療、好發年齡來分析 還在為長新冠所苦?研究揭:輕症者長新冠症狀大多一年後消失

  2. 2023年12月19日 · 新冠新變異株 JN.1 是什麼?. XBB 疫苗快篩還有用嗎?. 疾管署公布最新數據. 日期:2023 年 12 月 19 日 作者: 謝承恩. 近期國際有新冠肺炎新變異株 JN.1變異株出現,到底民眾該不該擔心?. 現在接種的 XBB 疫苗對病毒還有預防的效果嗎?. 疾管署今日一次 ...

  3. 2018年10月7日 · 快從這4種皮膚顏色看癌症徵兆. 手指「月牙」藏秘密,中醫教你從顏色看健康. 為什麼醫師開的維他命補充劑量都高過日常攝取量呢? 預防乳癌一起來,中醫教你調理肝經、暢通淋巴~

    • 0440.HK 股價1
    • 0440.HK 股價2
    • 0440.HK 股價3
    • 0440.HK 股價4
  4. 2021年3月10日 · 營養師解惑鈣質相關問題. 日期:2021 年 3 月 10 日 作者: 吳宜庭 營養師. 鈣質是體內含量最多的 礦物質 ,除了是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也分布在血液和肌肉中,有人半夜睡到一半腳容易抽筋、情緒焦慮暴躁或是關節痠痛,都與「 鈣質 」有關,鈣質參與了身體哪些作用? 每天到底需要多少才夠? 讓 Heho 營養師宜庭來回答網友們的熱列發問! 鈣質是「巨量礦物質」,是體內含量最高且需求最高的礦物質,鈣質在各組織間維持動態平恆,其中有超過 99% 都存在骨骼和牙齒內,剩下的則是分布在肌肉、血液、體液等組織中,在人體生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問題一、鈣質只關牙齒和骨骼的事嗎? 當然不只,鈣質關你全身的事!

  5. 2021年7月5日 · 「頭暈」找不到原因? 4 種頭暈症狀可能疾病、該看哪科一次看. 日期:2021 年 7 月 5 日 作者: 林以璿. 不少人都有頭暈的症狀,有時候頭暈起來甚至嚴重到無法下床! 但你知道,自己的頭暈,是屬於哪一種頭暈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賴建仲表示,人們常常說的「頭暈」,在臨床上大概可以分成眩暈、近昏厥、不平衡、非特異性頭暈 4 種。 眩暈? 不平衡? 頭暈症狀及可能疾病整理表格. 所以說「頭暈未必眩暈」,眩暈專門是指有轉或動等錯覺的頭暈,這和前庭系統異常有關;近昏厥和心血管疾病有關;不平衡和神經系統疾病有關;非特異性頭暈則可能有代謝或精神方面的疾患。 頭暈好痛苦 應該看哪一科? 眩暈- 如果沒有伴隨不平衡的症狀,可以看耳鼻喉科。 近昏厥- 心臟內科. 不平衡- 神經內科.

  6. 2023年1月1日 · 大腸癌晚期仍可能治癒! 第四期有哪些治療選項? 日期:2023 年 1 月 1 日 作者: 王芊淩. 大腸直腸癌蟬聯 15 年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別,面對可能如海嘯般來襲的確診人數,若等到有症狀時才就診,可能一確診就是中晚期,在如今治療選擇多元下,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鼓勵患者:「越來越多標靶藥物適當使用下,存活時間超過三十個月以上,有 2-3 成第四期患者有機會是可以治癒! 大腸癌第四期治療選擇仍多元. 「第四期不等於是末期! 」臺榮大腸直腸外科林宏鑫主治醫師一句話破解許多民眾的迷思,隨著醫療進步的發展,不只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可以選擇,外科手術的技術也越來越好,看起來科技進步似乎只有一點點,但是整體對病人預後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