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24日 · 建設銀行(00939-HK)現報6.18元升0.23元升3.866%。 成交1.08億股,涉資6.70億元;工商銀行(01398-HK)現報5.12元,升0.16元,升3.226%。

  2. 2022年3月15日 · 日期:2022年3月15日 下午1:08 【财华社讯】建设银行 ( 00939.HK )截至13:08下跌3.02%,现报5.46港元,跌0.17港元。. 成交2.464亿股,涉资13.576亿元。. (出处 ...

  3. 香港财华网(财华社)作为香港港股知名品牌,向全球投资者提供内地与香港的财经股市资讯,名家专栏及投资建议,并向个人及机构用户提供股票,金融 ...

  4. 2020年2月1日 · 財華社訊中國生命集團(08296-HK)公布留意到昨天該公司股份的成交價及成交量均上升

    • 前言
    • 收紧借壳上市规则
    • 严打上市公司“养壳”
    • 壳资源价值几何?

    一直以来,港股市场有着大量市值小、成交量少的垃圾股,由此炒壳、养壳、造壳、股价暴涨暴跌成为一种常态,不仅让无数股民叫苦连迭,市场质量也被拉低档次。在此背景下,当局意识到,资本乱象需回归理性,监管制度更需补上“补丁”。 近日,港交所就有关借壳上市、持续上市准则及其他《上市规则》条文修订公布咨询总结,新规决定收紧借壳上市及养壳规定,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行。 同时为降低修订对有关公司的影响,从新规生效日期开始将会有12个月的过渡期,受影响的公司在此期间可做相关调整。 港交所发布遏止借壳活动的咨询总结后,香港证监会同日发表声明,阐释其行使法定权力打击借壳上市及壳股活动时一般采取的方针,指出证监会与联交所将会紧密合作和交换资料,也会自行根据现有权力,反对上市申请或勒令停牌。 证监会指出,近年与借...

    壳股遍地是港股市场的真实写照。 通常来讲,“壳股”具有以下几大典型特征: 1.低市值。 2.仅勉强符合上市规定。 3。集资额与上市开支不成比例。 4.仅有贸易业务且客户高度集中。 5.绝大部分资产为流动资产的“轻资产”模式。 6.与母公司的业务划分过于表面。 7.在上市申请之前阶段几乎没有或无往来资金。 这样的壳资源长期半死不活,却常被一些未上市公司用来实现间接上市,我们用金融术语“借壳上市”或“反收购”来描述这一现象。直白一点,就是一家母公司将资产注入市值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的控制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 新规则下,港交所对“反收购”就交易规模、目标资产质量、发行人业务性质及规模、主营业务出现根本转变、控制权或实际控制权变动以及一连串交易六大评估要素编纳成...

    港股市场还有一些质量不佳的上市公司,多数在“养壳”保命。 港股市场的退市制度对于“现金资产公司”的界定模糊,不少公司上市后便利用这一监管空子开展“养壳”运作,通常选择一些容易开展的业务来营造拥有主营业务的假象。 这一部分也是港交所重点整治的对象。早在2018年6月29日,为打击市场上盛行的“养壳”、“炒壳”风气,维持市场声誉,港交所发布“建议修订《上市规则》有关借壳上市、持续上市准则条文并征询市场意见”。 咨询期于2018年8月31日结束,港交所共接收121份来自不同背景人士的回应意见。 除去上述提到的借壳上市新规外,咨询文件还披露了有关上市发行人持续上市准则的修订,也就是关于“养壳”的规定。 持续上市准则在考虑公司是否有足够业务运作,是否是现金资产公司时,规定发行人须有足够的业务运作且拥有...

    此前,A股市场IPO门槛高,排队审核时间又长。相较之下,港股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的上市门槛要低很多,由此促使很多内地企业蜂拥转道港股上市,壳资源价值一度飙涨,呈现“一壳难求”的局面。 如今,局势逆转。新规下,买壳贵,卖壳难,养壳更不易,壳资源将何去何从?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港股市场共有2420家上市公司,其中市值低于10亿港元的有1181家,占比48.8%;市值低于6亿港元的有935家,占比38.6%;市值低于2亿港元的有382家,占比15.78%。 此外,按最新收盘价计,港股市场有1267家公司股价低于1港元,占据港股市场的半壁江山,位列“仙股”。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市值小、交易惨淡的公司中,建筑工程服务类成为炒壳的重灾区。Wind数据显示,按行业细分,港股市场的建筑股有18...

  5. 內銀版塊受資金追捧當中工行(1398)股價連續錄得兩支陽燭短線有機會沿20天線走高再向上試目標$6.5止蝕$5.4

  6. 2022年1月26日 · 財華社訊中教控股(00839.HK)公布近期公司的股份價格波動。 公司確認,集團之業務營運維持正常。 集團在開展業務時,國家政策修訂,進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