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許仲博.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4 年 4 月 1 日. 0. 736. 財務的運用可以說是所有年齡層民眾的共同煩惱,隨著人生階段改變,財務的目標及困境不盡相同,如:想要快點存到第一桶金的金錢焦慮、變成三明治族群被日常支出壓得喘不過氣、退休原以為樂享天年,結果孩子開始爭產……此時,若是有一本手冊可以幫您分析財務現況並提供解決方案,您會有興趣嗎? 手冊將人生分為6大階段,可以根據客戶現況分析其所屬階段再進行分享。 (階段一可分享給有未成年子女的客戶) 這就像是人生的6塊拼圖,每一塊都息息相關,有一塊沒做好就會影響到下一塊,每一階段都做好規劃才能擁有完整的幸福人生…… 階段標題點明煩憂.

  2. 2024年3月1日 · 《彭博社》在2019年曾報導,一座城市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資產的富豪人數,臺北高居世界第8位,但普遍的的特性是低調;與此同時,瑞銀集團(簡稱UBS)臺灣區總經理陳允懋表示,客戶中有高達90%來自未上市公司;瑞士信貸(目前已被瑞銀集團收購)於2022年也發布報告,指出全球未來5年資產達100萬美元的高資產族群會增加4成,至於臺灣更是被預估到了2026年會增加9成,是趨近於翻倍的數字;再看UBS於2024年1月公布的《臺灣財富金字塔淨資產排行榜》,當中所謂的「準富裕層」高達960萬人,在在都顯示出未來臺灣高資產族群將愈來愈多。

  3. 2023年3月1日 · 富邦人壽富創通訊處處經理許博堯表示據壽險公會統計2022年壽險業業務員登錄人數呈現負成長表現不佳最大原因在於疫情近3年受到一波波疫情的影響政策的管控讓保險業務員接觸客戶相當不易進而造成人員流失不過即使沒有疫情由於產業性質關係業務員是保險公司業績主要來源之一因此當增員出現困難保險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疫情加速了數位轉型,許多業務作業,如拜訪、服務、需求分析等轉為線上進行,業務員在轉型過程中一旦無法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與過往有極大差異的作業模式,就很可能讓績效快速下滑,進而產生離開行業的念頭。 就他的觀察來看,疫情期間中、低產能的業務員,業績平均下降30%左右,而高績效的業務員則不受疫情影響。

  4. 2022年7月1日 · 許仲博.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7 月 1 日. 0. 676. 行業內有不少頂尖業務人員能夠連年達成國際獎項,追逐獎項對他們來說早已內化成展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是將成功變成一種習慣。 然而連年成功獲獎這個「大」習慣,其實是由無數個好的「小」習慣積累而成,換句話說,若想要有好的業績,就必須從小習慣開始著手,一步一步打穩從業的根基。

  5. 2018年7月1日 · 許紹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1968. 欲完成、做好一件事情可粗分為3個階段:良好的開頭、有效的執行,以及達成目標。 一位新人進入保險業的最初養成階段,黃金90天可以左右其日後展業生涯是否順利,甚至能否永續經營。 「人如果對了,事情就對了」這是大家時常聽到、口耳相傳的一句話,人要如何「對」,除了在增員選才環節,挑選人格特質適合,抑或具備旺盛企圖心的人才外,進入保險業之初的輔導及教育訓練,亦是讓人才能否繼續定著於保險業的一大關鍵。 保險業界一直有所謂的新人「黃金90天」,意指新人在進入保險業的九十天內,所被建立與培養的觀念及習慣,會徹底關係到業務人員的塑型及職涯發展狀況。

  6. 2020年4月1日 · 許紹猷.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0 年 4 月 1 日. 904. 0. 推力的運用相當廣泛,用在保險從業人員身上,舉凡在行銷、個人管理及團隊管理上,都能起到相當大的效果。 本篇綜合多位國際龍獎IDA會員的親身經驗及見解,闡述推力的實務運用。 推力理論來自於當代行為經濟學大師理查‧賽勒(Richard Thaler),而行為經濟學則是受到心理學、認知科學及經濟學等科學的影響,因此在運用推力時,會考慮到自己或他人的心理、心態,進而設法引導其往最具經濟效益的方向前進。 本文綜合多位國際龍獎IDA會員的作法及見解,整理出運用在行銷、個人管理及團隊管理上,分別能運用出什麼樣的推力方式。 行銷推力. 「行銷本就是違反人性。

  7. 2023年6月1日 · 許仲博 照片 受訪者提供.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6 月 1 日. 0. 598. 想要得知客戶的痛點,勢必要能夠觸及客戶內心最深處,瞭解其最真實的想法。 要做到如此,業務員就要拿出真心相待,視其為好友,甚至為家人,而非僅是客戶。 打開電視,飲品廣告往往是顯示闔家同樂、親朋好友一同暢飲的氛圍;又或是喝了可以變瘦、變美,簡單來說就是讓人們「追求快樂、逃避痛苦」,所有產品幾乎皆是如此。 就如同昆蟲有趨光性,人們也會本能地想要往好的、明亮的方向前進,同時逃避痛苦與風險。 安聯人壽銓鼎通訊處業務經理張栥綺表示,客戶的痛點,也就是其最在意的事,其實也就可以用「趨吉避凶」這4個字來概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