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4日 · 值得一提,於2021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農情家園》女星尹汝貞,首度入榜晉身第8位,而南韓著名綜藝節目主持人劉在錫則下跌了2位,今年排名第9位。

  2. 2024年5月20日 · 韓國湖西大學的創始人姜錫圭教授在65歲載譽退休,然而此後他卻度過了灰暗的30年:一事無成,只是昏昏沉沉地虛度時光,等待死亡。 95歲生日那天他潸然淚下—— 原來人生遠比他想像地要長。 如果不是有意識地去生活,時間只會白白流走。 在年輕時,姜錫圭非常努力地工作,也因能力獲得認可,被他人尊重。 「感謝這些付出,在65歲我得以光榮自信地退休——我卻沒有料到,30年後,在95歲生日那天,我會因後悔而淚流滿面。 人生的前65年,姜錫圭活得自豪且榮耀,但餘下的30年充滿了悔恨以及苦楚。 退休後,姜錫圭想:「我已經過完了自己的一生,從今起每多活一年都是賺到。 」於是抱著這種想法, 姜錫圭只是在等待無痛的死亡降臨 ——就這樣毫無目的、毫無希望地活了30年。

  3. 2019年7月10日 · 當年受訪稱可能會移民. 當年17歲的劉熾平接受《華僑日報》訪問,被問及會否移民以及支持何人參選立法局,他表示「可能會(移民)」及「沒有留意」立法局參選人。 最後他選擇前往美國升學大學,在他加入騰訊前,劉熾平先在麥肯錫公司從事管理諮詢工作,在股票發行、收購及管理諮詢等領域,工作長達9年,其後擔任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的執行董事及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的首席運營官。 他在高盛工作期間,2003年曾協助騰訊在本港上市,獲得馬化騰賞識,翌年加盟騰訊,出任騰訊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騰訊的策略投資、收購及處理與投資者的關係等。 2006年,劉熾平出任騰訊總裁,協助馬化騰管理騰訊的日常運作。 2007年3月,他被任命為騰訊執行董事。 1990年8月9日的《華僑日報》,訪問當年多位狀元的政治意見及移民取向。

  4. 2019年10月19日 · 劉特佐作為大馬「變天」的關鍵人物,則被控洗黑錢及挪用公帑,遭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通緝,目前流亡海外。 當時不足30歲的劉特佐寂寂無名,已經在荷里活開了電影公司、曾投資拍攝《華爾街狼人》、買入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的豪華遊艇;花邊新聞更「多籮籮」,包括向華語歌壇天后蕭亞軒求愛不遂。 【延伸閱讀】 【好書推介】前蘇聯特工從商致富 成俄國反對派 擁多間英傳媒. 作者花了4年時間,收集劉特佐如何在國際上「吸金」。 本書引述多個消息來源,加上相片、影片和其他文件佐證,如多國的法院公開資料、調查文件、財務報告,指劉特佐在短短數年合共騙走約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 作者:現代版《大亨小傳》 劉特佐利用世界各地空殼公司洗黑錢,一邊由國際市場吸金,一邊將錢轉入自己的帳戶。

  5. 2021年9月2日 · 姓名:劉先生及太太. 年齡:同為48歲. 職業:大發展商項目管理及策劃、註冊護士. 家庭:已婚,育有一子一女,分別12歲及10歲. 【現有資產】 港元及外幣存款:100萬元. 強積金累算權益:150萬元. 股票及基金:400萬元. 自住物業:1,700萬元. 自用車位:200萬元. 香港及國內收租物業:3,020萬元. 資產總值:4,170萬元(扣減未償還1,400萬元) 【家庭每月收支】 收入. 每月收入:15萬元. 租金收入:3.88萬元. 開支. 供樓:7.24萬元. 家庭開支:3.6萬元. 個人開支:1.5萬元. 退休金供款:5,000元. 保險保費:1,400元. 【每月結餘】 盈餘:5.9萬元.

  6. 2023年4月27日 · 1、未考慮醫療護理費. 人們都有一定心理準備要支出退休後的醫療費用,但可能未意識到這筆數額會有多高。 富達投資估計,一對2022年退休的65歲美國夫婦,將需要31.5萬美元(約247.2萬港元)來支付退休後的醫療費用。 如果你需要長期護理但又沒制定相關預算計劃,退休時也可能很快就會花光所有錢。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人群中有逾半數需要長期護理,約七分一需要五年以上的護理。 對策. 當計算你需要為退休儲蓄多少錢時,一定要算上醫療費用,它們可能比你現在支付的數額要高得多。 美國財務策劃師Brandon Hayes提醒,不要忽視一些處方共付額等小項目。 例如,有糖尿病等健康問題的人需接受長年藥物治療,退休後也會繼續支付相關費用。 退休時要比較醫保選擇,確保計劃適合你的需求。

  7. 2024年2月28日 · 突然失去定期收入的疑問. 這次諮詢以ZOOM形式進行,之前Candy已經準備了不少理財疑問,希望我能一一解答。 首先,由於Candy是因健康問題而提前退休,預計將來不會有定期工作收入,所以想知道應考慮怎樣的投資計劃,她感興趣的產品包括股票、債券及低風險的儲蓄計劃。 另外,她想了解應投資多少資金建議的產品中及如何分配。 以上的建議產品中,合理的預期回報應是多少? 根據目前及可預見的未來支出,應如何安排呢? 包括基本生活費、醫療保健需要及對抗通貨膨脹。 Candy對目前香港的政治和經濟形勢感覺不安,想知應否將較多的港元兌換成美元和其他外幣,到未來港元與美元可能出現脫鈎時所帶來的衝擊減少。 如兌換外幣的話,應選擇甚麼貨幣及如何分布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