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06-2020. 今期邀請了現正在英國倫敦皇家藝術研究院 (Royal Academy of Arts)當交換生的香港藝術學院畢業生黃愷琳,分享她在香港藝術學院及皇家藝術研究院的學習生活與感想。. A:Artslink K:黃愷琳. A:由高級文憑到修畢碩士課程,香港藝術學院的學習生活有什麼 ...

  2. 今屆東京奧運會中,女飛魚何詩蓓一口氣為中國香港代表團贏得兩面銀牌,創下歷史。其實在何詩蓓之前,香港也誕生過「銀牌女飛魚」,其中一位名叫李穎詩。 李穎詩是1994年亞運會游泳銀牌得主,退役後轉戰商場,在2005年創立體育公關公司ActionHouse International,曾負責超過300項國際及本地體育賽事...

  3. 第一集. 而有興趣投身文化藝術工作的朋友,可以留意以下網頁了解更多空缺及報名詳情: >>政府職位空缺網站. >>香港藝術發展局.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出路Truths and Dare》系列. 繼舉辦首場「青年就業」政策專題會議後, 青年發展委員會 (YDC)繼續關注青年就業動向。 YDC將透過《出路Truths and Dare》短片系列,跟大家分享更多關於就業出路的資訊及事實 (Truths),亦希望鼓勵各位年青人在了解相關資訊和做好準備後勇於嘗試 (Dare),探索不同機會。 系列邀請到不同嘉賓分享自身經驗及有用貼士,期望為年青人帶來更多元化的資訊,鼓勵他們作多方面發展。 #出路TruthsAndDare. #就業. #青年發展. 返回.

  4. 23-04-2020. 「偏見往往源於不了解。 」在學時林林總總的國際活動,讓吳宗麟和黃靜虹交到許多不同種族的朋友,令他們大開眼界;但他們發現,香港社會上種族之間的溝通少之又少,築成了一道叫「誤解」的牆。 社會創業家-黃靜虹(左)和吳宗麟(右) 2011年,他們成立社企「 愛同行 」,培訓不同種族人士成為社區導賞員,帶領參加者深入認識不同種族的生活和文化,打破隔閡。 他倆陪伴著不同種族人士一同成長,見證他們建立自信,由羞於開口,到敢於在人前演講,那份感動真的非筆墨所能形容。 希望終有一天,不同種族人士在各行各業都能夠發光發亮。 創新項目 - 愛同行(深油尖旺)多元文化計劃. 以上創新項目獲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撥款資助,由 協創機構 協助及支援項目的開展,項目詳情如下:

  5. 關於【社會創業家系列】 想更了解社會創新及創業,你或許可以從一些社會創業家的故事獲得更多靈感及啟發。 【社會創業家系列】的故事分為教育與學習篇、就業培訓篇、社區參與篇、醫療篇、飲食篇以及出行篇;細說一群社會創業家如何從自身經歷中得到啟發,開展助己助人的創業項目。

  6. 08-04-2020. 畫家何紫君早年只懂埋首創作,不太與人交流,偶然一次義務為長者粉飾家居外牆,及至策展社區藝術展覽,令她發現藝術不止個人創作,更可深入社區與人連結,傳遞快樂…… 社會創業家-何紫君. 何紫君於是創立 「飾壁者」及「亮點」 項目,帶領青少年到不同地區為長者粉飾家居,散播色彩。 這些青少年當中不乏待業青年或更生人士。 何紫君感受最深的,是看到年青人走出社區與弱勢社群合作時,所展現的柔情和關懷;他們在烈日當空、「油牆」的一天過後,仍充滿幹勁,臉上掛著笑容,並且在藝術之中找到自信和滿足。 藝術可以引領年青人找到他們的自我價值。 創新項目 - 飾壁者/亮點. 以上創新項目獲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撥款資助,由 協創機構 協助及支援項目的開展,項目詳情如下:

  7. 原本從事金融業的陳詠欣接觸園藝治療後,深深被植物堅韌的生命力所感動,決定進修成為園藝治療師,並夥拍兩位退休金齡人士胡雪聰和曾志豪成立「 蒲寓 」,為患有輕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設計園藝治療課程,幫助延緩長者認知功能衰退。 他們又培訓金齡人士成為「綠耆緣大使」,實踐「由金齡人士服務長者 (young-old serves old-old)」的理念 ,傳遞正能量。 植物在經歷風吹雨打後依然屹立不倒,這份頑強的生命力予人治癒的力量。 創新項目 - 蒲寓綠耆緣大使計劃. 以上創新項目獲 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撥款資助,由 協創機構 協助及支援項目的開展,項目詳情如下: 機構名稱: 蒲寓園藝治療服務有限公司. 範疇:醫. 受惠對象:長者. 項目類型:原型. 協創機構計劃: 好薈社.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