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22日 · AWE情感工作室 2017-06-22. 【VO導讀】:吸引人喜歡你是一大學問,如何吸引人才能顯得「落落大方」卻不顯得被冠上「風騷」的詞呢?. 「姿態」和「氣質」取決大部分,你可以不用長得像林志玲,但你的氣質像林志玲就贏一大半囉!. (責任編輯:張唯詠 ...

    • 龍應台深受吳季芸感動
    • 關於黑山、搜救保險,她有話要說
    • 延伸閱讀

    「即使下雨,四歲的孩子照樣在泥濘草地上跑步;即使下雪,四歲的孩子照樣在冰冷雨雪中踢球。」龍應台臉書千字文開頭以自身「德國前外配」的身分舉例,表達當時一個奉行「保護就是愛」的亞洲媽媽,在面對外國教育時內心的震撼。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141836042798008&id=1388668931448060 龍應台表示,吳季芸的精神深深震動了她,「是多麼強大的對心靈自由的追求,使得她一年有一百多天往山的巔峰走去?是多麼宏大的氣魄,支持著一個女子獨自背著背包走進山林最艱難、最孤獨的深處?」 針對網友對吳季芸的批評及冷言冷語,龍應台反嗆「穿比基尼又怎樣?」稱吳季芸就是讓網友看見了山的巔峰、雲的內裡,「她只是用她的方式凸顯...

    龍應台話鋒一轉,點出台灣的山海並沒有隨著政治解嚴而獲得真正的開放,更痛批大部分的人只會說「反正我不會去」,甚至認為登山指是少數人自私的偏好,「惰性政府和慣性大眾雙重夾殺之下,台灣的山,台灣的海,其實完全不是民主開放社會的大山大海。」 龍應台也引述臉書粉專「城市山人」的部分貼文內容,該內容點出,網友口誅筆伐的「使用者付費」,其實台灣根本沒準備好,指外國都有滿足搜救需求的保險可供事先購買,對比台灣「連想買都沒得買,因為壓根沒有這個選項。」 https://www.facebook.com/UMountain/posts/790621057951765 除了沒有搜救保險,台灣的黑山更是無法申請,「只有政府給你一個下拉式清單,只有上面有列的才是合法路線,其餘則是禁區。」 龍應台惋惜,台灣有山岳,沒有...

    美國的「新國安危機」,是否也可能干擾台灣 2020 總統大選? 「台灣人逐漸親中」只是選後迷思!九合一大選後,來自英美媒體的啟示 【山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登山遇難 47 天不死不是奇蹟而是「專業」 關於忘恩負義的登山者,你這三天也被唬了嗎?他舉證揭露媒體如何抹黑李明翰 「禁山」好危險不要爬?一場山難意外揭露政府陳腐懶惰的官僚思維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上報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穿比基尼又怎樣】龍應台千字文悼G哥 嗆網友「她凸顯你的慵惰短淺」〉。首圖來源:取自 龍應台臉書粉專。)

  2. 2019年12月30日 · 1. 深呼吸. 首先找一個地方坐下來,雙腳著地,肩膀放鬆,盡量保證身體是挺直的。 然後做3到5分鐘的深呼吸。 為什麼要做深呼吸,目的是 讓我們的身體的肌肉可以放鬆下來,我們混雜的思緒可以平靜下來 。 有很多時候我們做深呼吸的方法都是不正確的,怎麼可以保證我們是正在做深呼吸,你在呼吸的時候可以把你的手放到你的肚子,就是你的肚臍的下方,如果你在吸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是一個脹氣的氣球,然後你再呼氣的時候,你的肚子會像漏了氣的氣球的話,你做深呼吸就是做對了。 2. 覺察情緒. 接下來你就可以問自己:「我最近關心、煩惱的問題是什麼,我對這個問題的感覺是怎麼樣的,是傷心生氣還是難過。 我們可以慢慢的去感知這個情緒,去感覺它在我身體的哪一個部位。

  3. 2018年11月20日 · 他是一位十三歲的國一男孩。 生來可能比較女性化,又長的瘦小,因此一直被欺負。 到了國中,這樣問題更為嚴重。 於是他在2011年10月30日,沒錯,就是那年今天, 選擇從家中七樓一躍而下, 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他在千字遺書中透露,當他被人欺負的時候,曾想告訴媽媽,但媽媽總是沒空,爸爸也為了弟弟的事情很忙,老師雖然看見他被欺負,卻沒說什麼。 既然沒人理會,只能選擇沉默。 「我試圖找方法抒壓,但無論看小說、動漫、聽音樂、畫畫,都不被認同,最後演變成消極自殘或睡覺,更加封閉自我,最後甚至放棄一切選擇消失。 他形容自己「心已死」,且 「即使消失會讓大家傷心,卻是短暫的,一定很快就被遺忘,因為這是人性。 面對楊允承的悲劇,學校應該加強性別教育,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 這是悲劇!

  4. 2020年1月9日 · 「趕快來找找黃色的東西! 」黃先生透過找顏色,同時輔以深呼吸,幫助召喚出「認知腦」,讓自己冷靜下來。 黃先生準備好跟太太好好地談,但他發現她還在抓狂狀態,根本無法談。 太太只想著要罵他,黃先生只要說一句話,太太就罵十句回來,黃先生懷疑太太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太太的話完全沒有邏輯,根本是無理取鬧。 應付在氣頭上的人該怎麼做? 黃太太被「情緒腦」所掌控,進入奮力求生的模式中,此時,若黃先生告訴太太:「妳冷靜一點,孩子還在睡覺,不要吵醒孩子,我們坐下來好好談。 」以上說法絕對會刺激黃太太更加抓狂、覺得被黃先生指責攻擊,再回擊道:「我很冷靜!

  5. 2020年7月14日 · 情緒是什麼? 你不知道,但是能感受到,並且你覺得有時候情緒對你影響非常大,工作上表現不佳、人際關係不好、親密關係出問題,這些都是情緒帶來的,所以情緒是罪魁禍首。 如果情緒也能發聲,也能有一個主體位置的話,它可能會說:“我只是有自己該有的反應,那些事都是你自己做的,你跟人吵架,你看別人不舒服,跟我有什麼關係? 和情緒相處就像養小孩,孩子調皮搗蛋,或者言行不按照你的標準來,你就會覺得是他在給你惹麻煩,錯誤都是孩子不懂事不聽話造成的。 這就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如果你想處理親子關係,就得從了解孩子特點開始了。 對待情緒也是如此。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說,情緒是為了適應現實的需要。 人類早期進行狩獵,捕食活動時,情緒讓人感受到危險和威脅,以此作為信號讓自己有所準備,能夠自我保護,得以生存。

  6. 2019年4月9日 · 1. 寫下當天最「感恩」的時刻. 「感恩的心」被 科學 證實對於人際關係、情緒控制、睡眠飲食等方面都有正面的影響,培養幸福感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 養成「感恩」的習慣 。 試著在一天結束前,花 5 分鐘回憶今天發生過最感激的事物,並記錄下那個時刻,例如東西失而復得、收到陌生人的幫助、被上司誇獎等等。 2. 將待辦事項與「人」聯繫起來. 如果你習慣在日記簿列出待辦事項,試著為這份清單做一點小改變。 將你想與親人、伴侶或朋友一起完成的事標註出來 ,例如把「去採買家用品」改成「跟 xxx 去採買家用品」。 神經學家 Daniel Siegel 指出 「與人聯繫」會加強對事物的感知、集中與表現意圖。 將待辦事項與人際關係結合,你會更有動力去完成每一件事。 3. 記錄快樂來源. 你的快樂從何而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