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7日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自學能力 標籤: AI 、 學習資源 、 生成式 AI. 我們曾經推薦過 AI 主題的電子報,也介紹過 20 個關於生成式 AI 的關鍵字,對於習慣以收看影片來吸收資訊的讀者,我們在本文精選四個 YouTube 頻道,並且分享為英文影片加上中文字幕的方法。.

  2. 2024年3月7日 · 為 Apple Notes 加上 RAG:Demo 影片. 隨著我在文件上輸入、修改,底下會出現一排依照相似度排序的推薦筆記。. 而由於我的筆記包含廣泛的領域,當我輸入的是「行銷規劃」,底下只會出現關於行銷的筆記;當切換到「樂理」,則只會推薦音樂相關的筆記。. 本文會 ...

  3. 2024年2月26日 · 微軟的研究結果發現,RAG 和微調模型確實都能讓 LLMs 的回答變得更為精準:與 GPT-4 的基本模型相比,RAG 的精準度增加的 5%、微調的精準度增加 6%,而微調模型搭配 RAG 的精準度則增加 11%。. 由此可見,RAG 可以用較低的訓練成本達到與微調模型差不多的表現,且 ...

    • 技術部落格,一寫就 8 年
    • 3 次鐵人賽,幫自己學到教別人學
    • 加入社群,一起做想做的事
    • 讀心理學與當工程師,都是想幫助人解決問題
    • 非本科轉職,持續練習就能降低恐懼
    • 學習成長就是不斷輸入、輸出、分享、找到動力的過程

    PJ 陳柏融是資深前端工程師,經營「PJCHENder 那些沒告訴你的小細節」部落格 8 年,撰寫百篇文章與萬人追蹤粉絲頁。他也參加過 3 次 iT 邦幫忙鐵人賽,出了《從 Hooks 開始,讓你的網頁 React 起來》這本書;更組過 React 讀書會,與 ALPHA Camp 合作課程與擔任助教。 PJ 在前端技術社群小有名氣。而最廣為人知的,則是他在部落格詳盡記錄自學技術的困惑與成長過程,幫助了廣大的初學者。 多年來,他持續分享技術學習,為什麼想做這些事? PJ 成為工程師後,陸續整理和記錄工作上的技術學習到部落格中。寫著寫著,他發現部落格能幫助自己學得更有效率與深刻,是適合他的學習方法。而透過寫作,能梳理學習邏輯與理解,更快掌握技術。部落格也像技術資料庫,能幫他快速地查找與回顧學習...

    鐵人賽是推進 PJ 繼續寫作的動力之一。2019 年 PJ 第一次參加鐵人賽,正遇到寫作瓶頸。他決定參加鐵人賽,為過去 React 學習的累積,做個里程碑。 後來他沒有封筆,第二次參賽是分享 TypeScript 的學習。而今年第三次參賽,主題則是「導讀 React 官方文件」。 在這個過程中,也改變了他對教學的想法。 剛入行時,PJ 觀察、與向 Senior 工程師或同事請益怎麼學習?他們建議看官方文件,所以他便照著官方文件的說明與範例,跟著練習。從那時起,他也養成了看官方文件的習慣。 但他發現,很多人沒有這個習慣。因為現在多數技術官方文件已經很友善,所以他想透過鐵人賽推廣讀官方文件的理念,也幫助更多人踏出最困難的第一步。 PJ 分享,能從官方文件學習,是主動學習的表現,也是 Junior...

    工程師會不斷碰到新技術,所以在 Github 或 StackOverflow 等社群中,與人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PJ 曾發起 React 讀書會,號召一群人一起學習。他認為讀書會的意義,就是每個人都能分享、傳遞自己所知的知識或資訊來源。而互相討論與交流,會激發自己沒想過的想法。 這次參加鐵人賽、與 AC 合作,也是 PJ 看到 AC 與他有相同的理念。他看到 AC 在教學中,致力融入幫學生建立主動學習方法的內容;也在「工程師養成」課程中,加入讀 React 官方文件。他也很感謝 AC 贊助他製作導讀影片,也將影片上網,分享給更多人。 AC 軟體工程師養成課程改版,一次掌握業界最熱門 React / Vue 兩大框架 而當初 PJ 和 AC 的緣份,是怎麼展開的呢? AC 從實體課轉做線上課...

    做了這麼多事的 PJ,其實是來自心理系。他怎麼變成成工程師的? 因為對科技感興趣,他大學時就接觸了程式課程。畢業時,網路產業在台灣正熱。抱著嘗試的心態,在對工程師工作環境、薪資都沒太多了解下,就從助理工程師開始做起。 他說運氣算不錯,找到一間剛開始要使用框架的公司,就進去邊做邊學。後來為了精進技術,一直持續在網路上與實體補習班進修。 為什麼想當工程師?他笑地說,因為他對「人」很有興趣,但心理系背景讓他知道要改變一個人很困難,所以選擇能與相對簡單電腦為伍的工程師。 心理系畢業後,PJ 考到心理師證照,給過去的選擇一個交代。但若能重來一次,PJ 大笑說他還是會選心理系,因為資工系的課實在太硬了。 直到到現在,PJ 還是很著迷每天打開編輯器,開始敲敲打打、那種專屬於工程師的浪漫。 而他選擇前端,是...

    非本科轉職,曾有冒牌者症候群嗎?PJ 說當然有啊。但他謙虛地說,跟很多大神相比,還是差很多。但現在,他已經能接納自己。 PJ 想跟正在轉職工程師路上、辛苦學習的大家說: 他也想用這次鐵人賽嘗試新媒介的心路歷程,鼓勵大家。 這次他使用不熟悉的影片,一開始不斷重錄,覺得很痛苦。但後來發現,還可以剪輯,其實沒這麼可怕。透過 30 天練習後,對影片的抗拒感變低,最後也就越來越上手了。 非本科轉職,要學到什麼程度?30 歲還來得及嗎?英文和數學不好可以嗎?PJ 與 AC 校長精彩對談

    PJ 從學習、整理到分享,走過持續輸入、輸出到分享的過程,最後找到了適合他的學習成長方法。 工作之餘經營部落格、參加鐵人賽到與 AC 合作,這些豐富的 Side Project,都能看到 PJ 自我堅持與勇於嘗試和突破自我。因為想成長,所以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挑戰;更透過不斷練習,把不熟悉的東西變得更熟悉。 技術變化很快,工程師永遠要面對新技術,更要持續學習。PJ 再次謙虛地說,許多東西一次是學不會的,那就多學幾次就好。 他鼓勵大家,找到自己適合與喜歡的方法,持續學習與輸出,也找出推進自己前進的動力。而加入社群,分享與交流,一定會有你意想不到的收穫與成長!

  4. 2024年1月17日 · 2023 年 11 月,目前任職於 OpenAI 、投入人工智慧領域十多年的科學家 Andrej Karpathy 上傳一支時長一小時的影片〈Intro to Large Language Models〉(大型語言模型簡介),用深入淺出的方式分享許多關於 LLMs 的背景知識與未來預測,就算毫無程式背景的觀眾,也能夠從他 ...

  5. 2024年2月1日 · 下圖的概念架構是我對大型語言模型應用程式開發的整體理解後,以及我認為的合理學習步驟(階段)。. 在每個階段,我都會整理三類資料供大家參考。. 第一類是【鐵人賽文章】,這些是我在鐵人賽中所撰寫的文章,反映我當時對這些主題的理解和觀點 ...

  6. 2023年8月2日 · 1991 年,一名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 Tony,他決心加入一家矽谷的新創「G 公司」,因為那是他心目中的工程師英雄們創辦的公司。. 自從面試完之後就每天打電話「騷擾」人資主管,結果還真的錄取。. Tony 的職稱是「diagnostic software engineer」(診斷軟體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