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5日 · 這名神秘的平民股神於日本股壇被追捧為「左右日經指數的男人」,最為股民津津樂道的,就是他在twitter的一句話就令日本知名安全氣袋生產商TAKATA股價單日急挫8.8%。 一個由20萬炒到坐擁17億身家的「平民股神」,由價值投資者搖身一變做短炒炒家,雖然沒有「冧把」教人「發達」,不過他曾經公開4大投資守則。 呢4個守則,又會唔會幫到你獲得更多財富? 點擊圖片放大. +2. 守則一:順勢操作. 正所謂「寧買當頭起」,炒賣股票,不要與市場趨勢反向操作,「順勢操作,買進正在上漲的股票,別買正在下跌的股票。 買進的股票一旦下跌就賣掉。 守則二:切勿在回調時買入. 「回調時買入」與守則一相違背,所以cis認為千萬不要在回調時買入,因「趁回調買入是一種逆勢操作,而追強勢股回調就是止蝕操作。

  2. 2023年10月18日 · 資深投資者林一鳴 今日就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50歲提早退休」的故事,透露當時「感受到『退休可能會快D死』的壓力」,因此重新規劃人生,再度活躍於社會。 林一鳴是資深投資者,活躍於股市、樓市以及各項生意,亦有多本有關投資的著作。 退休唔使做的生活 或與預期有出入. 林一鳴今日在社交平台分享,說他原以為退休後生活會多姿多采,但「退休後每天都『唔使做』的生活,未必與你預期中一樣的」,在退休約一年之後,他就有感可能會「快D死」,因此改為人生規劃,包括在運動方面,到遊艇會訓練帆船及賽艇;嘗試自己創業做Startup,建立教育平台;亦建立有關海外物業買賣的業務。 他指出,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保持自己忙碌,推遲腦退化的日子。 為何他會選擇「重出江湖」? 他分享退休前後的4大轉變。

  3. 2020年8月19日 · 30歲策劃退休5大方法. 每個對於財務自由,提早退休的定義均各有不同,有人希望實現財務自由後離開打工生涯,創業實現夢想;有人則是希望可以在無財政壓力之下,繼續做熱愛的工作。 雖然每個人都有不同目標,但要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就是要有計劃。 有專欄作家在《福布斯》撰文分享,30出頭可以為「退休」做點甚麼。 企業家兼專欄作家Jodie Cook《福布斯》撰文指,對於她而言,實現財務自由意味獲得生活的選擇權,能有自由選擇工作與否,甚至能為追求夢想提供「彈藥」。 她分享指,正值30歲的人可從以下5個方法策劃退休。 【延伸閱讀】 【理財規劃】滙豐不派息打亂理財計劃? 先搞清楚財務自由正確觀念. 1. 計算退休所需資金.

  4. 2023年5月17日 · 1.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 書中提到,當人們生氣時,往往沒有辦法冷靜地思考,學會控制情緒。 但事實上,生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學會辨別自己的情緒,並通過適當的方式表達出來。 有些人可能會將不安、憤怒、焦慮等情緒混為一談,這樣會讓自己更加困惑,要學會區分這些情緒,才能找到真正想表達的情緒,實現更好的溝通和自我表達。 亦注意不要掉入「生個氣就心想事成的陷阱」,以情緒威迫其他人順從。 當遇上無法理解的人,他們做事的方法令人看似錯誤,但別人做事其實不是「不對」,只是和自己不同,亦不要指出別人必須怎樣做。 把憤怒情緒轉換成引擎,才能讓自己脫離整天無謂地的生氣局面。 轉化為推動自己實現目標的力量。 2.養成「不怒體質」的方法. 從生理上而言,要先解決睡眠不足、為事情加上優先順序、多做運動、吃飯找回動力等。

  5. 2020年1月2日 · 貝索斯指,現實中的人生贏家,都在努力地認清自己所持的信念或偏見,並積極尋找與自己的想法不一致的證據。 他指出,只要有了這種思維模式,就能讓你自己以至你的企業更靈活、更具創造力,成績甚至可以更上一層樓。 【延伸閱讀】 升職加薪無你份? 有呢6種特質 難有升職機會. 3. 蓋茨:與對的人在一起. 蓋茨表示,自他31歲成為億萬富翁以來,他找到了控制「自我」(ego)的方法。 他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謙虛,即使身為全球首富,但在晚飯後洗碗及在早上開車送孩子上學等瑣碎事他仍會做。 此外,蓋茨平常也會與那些能讓他保持自己心境平穩的人在一起,例如是他妻子梅琳達及好友巴菲特等。 他曾表示「如果我看起來驕傲自大時,他們就會助我一把,減一減我的銳氣」。 4. 馬雲: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成功.

  6. 2020年6月26日 · 1. 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書籍. 閱讀的好處不計其數,除了增廣見聞外,亦可從書籍中了解另一角度的生活及觀點,從而培養出成功領袖所擁有的同理心。 閱讀與工作無關的書籍,更能將不同的見解及知識,延伸至工作的專業上。 Tesla創辦人馬斯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提到,他是由書本養大,其次才是他的父母。 他從小時候開始閱讀大量的科幻小說和人物傳記,造就了現在他天馬行空的創意,並推動他科技事業發展。 2. 走出舒適圈. 每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comfort zone),但長期處於舒適圈內,只會讓自己停滯不前,難有突破。 跨出舒適圈去挑戰未知的領域,才能讓自己更進一步。

  7. 2021年4月16日 · 最好的策略,就是月供,或自行分注小注慢慢收貨(例如每月買1次、或每2個月買1次),總之慢慢入,不能用盡現金,原理如同不斷儲貨,這樣就能平均買入價,減少風險,然後就長綫持有。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