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江海所以能成為百川之王,使所有的河流奔注,是因為它容量大,善於自處低下的地位,無論淨穢,皆能容納,百谷之川自然來朝會,所以才能成為百谷之王,天下所歸往也,也就是眾多河谷匯流歸注的地方。

  2. 2020年6月28日 · 《四百論》云,「諸智畏善趣,等同奈洛,不畏三有者,此中遍皆無。 」《攝功德寶》中亦云,「諸具貪生死意恆流轉。 《四百論》中說:「真正的智者,看待善趣等同地獄一樣。

  3. 2020年6月9日 · 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這些業果的自性,已經由因位轉成異熟位的體性,即使以四力對治,也已無法產生功效,將惡業除盡。 假定它還在因位,尚未感果的階段,或者是正在起意、正在造作;由於經過對治,或是依著正法,當下生起和造惡時完全相反的思惟,正好是能對治惡業的,那就有機會徹底地將它淨除乾淨。 猶如開示指鬘,未生怨,娑嚩,殺父及無憂等。 設作是云,未生怨王及殺母等,若已生起所餘善思,何故其業未得永盡,生無間耶。 例如經典中記載,殺九百九十九人的指鬘、弒父的阿闍世王、弒母的娑嚩ㄇㄛˊ、暴虐無憂王-阿育王等公案,都是靠著佛陀開示的教法來對治,最終罪淨仍能證道的故事。

  4. 【所言修者。 謂其數數於善所緣,令心安住,將護修習所緣行相。 所謂修行,是指守護所緣行相,使心一再地專注在所緣境上。 合註 註釋2. 所緣行相 指心的「所緣」及「行相」二者。 例如執持聲音是無常法的心,即是以聲音為所緣,無常為行相。 其他心識依此類推。 【蓋從無始,自為心所自在,心則不為自所自在。 因為從無始以來,我們一直被自己的心所操控,心則不受自己的主宰。 【心復隨向煩惱等障,而為發起一切罪惡。 而我們的心又一直依著種種煩惱等障的支配,以致引生一切的惡業。 【此修即是,為令其心,隨自自在,堪如所欲,住善所緣。 修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能被自己主宰,隨自己的欲趣向善所緣。 合註 註釋. 3煩惱等障 指煩惱障和所知障. 【煩惱障】主要障礙眾生獲得解脫的果位,包含貪瞋癡等眾多煩惱及其種子。

  5. 2020年9月24日 · 《俱舍論》說那洛迦是以殺豬宰羊者而言,其他造了墮地獄業的人,假定是要生到熱地獄去的,他會感覺得很冷,想要找暖和的地方,結果到了熱地獄,等他感覺不對已經來不及了,於是大發瞋心便投生下去了。

  6. 2021年1月28日 · ①破除不忍怨所作害; ②破除不喜怨家富盛、喜其衰敗。 耐怨害忍: 一、體相:他人損害時能忍耐的心。 二、分類:未入道者的耐怨害忍,以及三乘入道者的耐怨害忍。 三、地界(因地界線):一般的耐怨害忍未入道時也有,而對損害者忍耐的波羅蜜多,則從大乘資糧道開始才有。 四、釋詞:怨敵損害時不動瞋心,即是耐怨害忍。 未修好耐怨害忍之前,很難忍受怨害,因為即便是修行人,在受到他人傷害時,也很容易大發瞋火。 所以,必須按正確的方法反復串習忍辱。 此處所要遮止的,有兩方面 : ① 遮止受到怨敵傷害時,生起瞋心; ② 遮止見到怨家圓滿時,生起嫉妒不歡喜之心,以及遮止見到怨家衰敗、痛苦時幸災樂禍的心理。 如何才能真正遮止呢? 即依靠思惟以下各種道理,以思擇力即能遮止。 初中分二:

  7. 2020年9月1日 · 今初, 癸一、煩惱發生之理.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若無潤澤及其土等,定不發芽。 如是諸業缺俱有緣,亦定不能發苦芽故。 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 形成生死輪迴的因,雖然必須具備煩惱和業兩個條件,但二者之中,又以煩惱為主要。 假如沒有煩惱,雖然具有不可計數的宿業,但業不會感果,就像「種子」如果沒有水以及土壤、陽光等俱有緣,絕對不會發芽。 同樣的,諸業如果缺少俱有緣,也一定無法長出苦芽。 又如果具有煩惱,縱然沒有宿業,也可以由煩惱立即造集新業,又會產生後有,業感果就出現了。 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度諸有愛,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故。 」又云,「若有愛,仍當出生故。 」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