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27日 · 唐英年 | 關鍵字新聞 | 中央社 CNA. 首頁 / 關鍵字新聞. # 唐英年. 新8篇文章. 更新時間:2023/07/27 08:45:16. 兩岸. 港媒:國際郵輪擬放棄在港經營公海遊. 2022/09/19 17:29. #香港 #李家超 #唐英年. 兩岸. 香港防疫過嚴 建制派重量級人物強力反彈. 2022/09/09 10:32. #香港 #唐英年. 兩岸. 艾未未作品在港惹議 西九:從未計畫展出. 2021/03/29 14:14. #艾未未 #唐英年. 兩岸. 韓正接見港政協委員:完善選制非為剔除任何人. 2021/03/06 18:38. #香港 #韓正 #唐英年. 兩岸. 中國全國政協常委:陸執法人員可能在港執法. 2020/05/22 14:07.

  2. 2019年10月23日 · 繼任者首選名單包括前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前香港財政司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 路透社報導,林鄭月娥先前在錄音中表示,自己若可以的話會下台,但她後來在9月回應說,她從未要求中國政府為結束這場政治危機而讓她請辭。 林鄭月娥成為「反送中」抗議的代罪羔羊。 在這場因擔心北京收緊對港控制,並限制自由而起的示威中,有數以十萬計民眾自6月中走上街頭反對現已撤回的「逃犯條例」,並時常出現警民暴力衝突。 (譯者:侯文婷/核稿:徐睿承)1081023. #中國. #反送中. #香港. #習近平. #林鄭月娥. #唐英年.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林鄭月娥錄音外洩事件惹猜疑 路透:林鄭月娥曾建議撤回逃犯條例 但北京拒絕 香港特首:若能選擇會辭職 北京未限期解決危機 在位10年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10月退休.

  3. 2024年5月12日 · 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香港旅遊要讓內地中國大陸遊客深度接觸」,香港不能只賣高價包包因為包包的附加值不高。 這種深度接觸不僅能帶動消費,也能讓更多人了解香港,對體現香港價值有增無減。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有14億人口,仍有很多人未曾到訪香港,具有龐大的潛在市場。 同時,香港要保持旅遊競爭力,最終還是要自己走出一條「有特色的道路」。 (編輯:邱國強/周慧盈)1130512. #中國. #香港. #唐英年.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香港曾是陸客出境旅遊熱門地點,但今年中國「五一」5天長假,赴港陸客人數不如預期,其中五一單日僅有18.1萬人,較疫情前2019年五一的28.7萬人大減37%。

  4. 2023年12月7日 · 今年稍早秦剛和前國防部長李尚福無端失蹤後遭到免職,只是其中兩個例子。 兩人曾被視為習近平親信,並且欽點出任要職。 其他廣受矚目整肅對象還包括負責中國核武計畫的多名火箭軍將領,以及監管中國金融業的一些最高階官員。 多位曾經輔佐習近平人士則似已於羈押期間死亡。 中國國防部長懸缺 港媒:沒合適人選. 外長防長被拔、前總理去世 中國政壇人事大震盪. 英年早逝的前總理李克強則是另一不祥之兆,儘管擁有全球最好的醫療照護,據說他10月下旬游泳時心臟病發而在上海猝逝。 李克強死後,習近平下令大幅減少公開悼念。 2021年7月被任命為駐美國大使的秦剛不到18個月後就以中國官場罕見速度升任外長。

  5. 6 天前 · 關於香港的中央社新聞。24小時報導國際、財經、科技、醫藥、生活、運動、教育、政治、影劇、社會、地方即時新聞的網站,並提供社群討論 ...

  6. 2024年5月21日 ·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1日電)總統賴清德昨天發表就職演說,香港明報今天發表社評,形容其演說內容是宣揚「新兩國論」,「通篇就職演說充滿台獨色彩」。 社評表示,賴總統的講話只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不提中華民國憲法有關的「一中」內涵,也鮮提「兩岸關係」一類表述,直接稱呼大陸為「中國」,而台灣則可以是一個「國家名稱」。 社評指出,賴總統在演說中所宣揚的實際是一套「新兩國論」,試圖進一步割裂兩岸,而他也以「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自居,又形容「中華民國憲法是災難」,並對兩岸關係的定位不能接受,只會置台海和平於險境。 社評表示:「賴清德一上台即擺出鮮明台獨姿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公開發新聞稿,祝賀賴清德就職,有關做法在過去亦不常見。

  7. 2024年4月29日 · (中央社倫敦/漢堡28日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在一週內逮捕了4名疑似為中國效力的間諜,另有2名嫌疑人在英國被起訴;情報專家認為,歐洲僅觸及問題的表面。 間諜風波 德國駐中國大使稱受北京召見. 中國間諜疑雲 德英不約而同展開行動.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歐洲近年一直擺脫不了中國間諜的陰影,從英國、德國、荷蘭,到歐洲聯盟(EU)總部所在的比利時都未能倖免。 有些間諜甚至滲入高層辦公室。 在倫敦被起訴的其中一人曾是國會研究員,能接觸到可影響英國對中國政策的政治人物。 在德國被捕的其中一人則曾是一名歐洲議會議員的幕僚,而這名議員所屬的極右翼團體在德國正日益受到關注。 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數天前才剛訪問北京,為德國農業敲定數項協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