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黄昭顺1953年8月22日出生台湾省彰化县人国民党籍国民党中常委高雄市大同国小省立台南女中高雄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46期结业其父亲黄尊秋先生曾于1987年-1993年间担任台湾当局监察院长 ”。 [1]

    • 概览
    • 人物简介
    • 人物生平
    • 家庭成员
    • 主要荣誉
    • 人物纪念
    • 人物评价

    新桂系三巨头之一

    黄绍竑(1895年12月1日-1966年8月31日),字季宽,新桂系三巨头之一,以政治谋略见长,历任第7军党代表,广西省主席,15军军长,湖北省,浙江省主席,内政部长等要职。是他将新桂系融入国民党,使之成为党内最大的实力反对派,他本人也不拘于广西一地,侧身庙堂之上,为新桂系开创了广阔的政治空间,李宗仁任职总统期间正是他政治生涯的顶峰。1949年和谈之际,他再次施展谋略,最终没能挽救新桂系的覆灭。1966年在文革风暴中自杀。

    1.1人物简介

    2.2人物生平

    3.▪容县少年

    4.▪李黄合作

    黄绍竑(1895年~1966年)字季宽。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广西容县人。辛亥革命时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敢死队。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曾任桂军模范营排长、讨陆(荣廷)西路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国民党代表。1927年后历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留桂军军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立法委员。1949年作为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赴北平参加国共谈判。谈判破裂后去香港,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旋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常委等职。

    容县少年

    黄绍竑,民国著名爱国将领,新桂系三巨头之一,新桂系创建人。 [44]1895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十五日)生于容县一里(现黎村镇)珊萃村。他的家族为容县望族,父亲黄玉梁为举人。 [8]1901年黄玉梁从广州聘请名师到珊萃村教子弟,同时在自家的“万松山房”设立学馆,自任馆长。黄玉梁特意为绍竑选择宽厚和平的塾师启蒙,对他的督教宽严适度。黄玉梁说:“儿童读书不可开始过早,又不可督教过严。过早过严易伤身心。丧个性,长大必无所成。应等他年龄稍长,智识稍开,然后随其所喜,而善加诱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产。”黄绍竑启蒙后两三年间,仅读了几篇三字经和一本史鉴节要,其余的经书,父亲认为无用,尤其不适于儿童心理,不强迫他读。幼年的黄绍竑十分淘气。上课时常做游戏,弄得老师哭笑不得。他喜欢弄刀斧,常因此受伤,但父亲只是引导他如何正确使用而未阻止他习用。他喜欢游泳、打猎及攀高树摘果、登树顶掏鸟窠等,虽然因此屡遭危险,但父亲也仅予以提示,使他知道提防,不因为偶遇危险而永加禁止。他在村里的童群中,做事最勇敢,最有威信。1903年,黄绍竑入族立珊萃小学读书。1908年,桂林陆军小学招生。他极欲报考,但父亲认为他年龄不足,身体小,不允许。黄绍竑去志甚坚,为此哭了一日,且不吃饭,父亲只好答应。黄绍竑和四哥天择在二哥绍彦携带下往桂林,先在兑泽高等小学就读,1910年春考取桂林陆军小学第四期。黄绍竑在陆小耳闻目睹均为当时在桂林的新军人物。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72烈士成仁的消息传来,他和别的青年学生很受震动,于是和同乡夏威等人组成小团体,定期聚会商议大事,并决定暑假去广州湾运军火,因父亲发现制止而未果。10月武昌起义爆发,陆小学生组织敢死队随军北伐,黄绍竑参加并任班长,之后进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5年升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学步兵科。

    李黄合作

    1916年冬毕业后回广西陆军陆荣廷部第1师任排长。1917年夏,广西当局以马晓军为营长创办陆军模范营,黄绍竑在营中任连附,次年升连长。1921年马晓军被委为田南警备司令,将模范营等部编为4个营,黄绍竑任第1营营长,并被派往东兰剿匪,战功显著备受称赞。之后他率部回驻百色,因力量悬殊被散军首领刘日福缴械,刘日福有意枪毙他,他得烟帮头子刘宇臣的疏通而逃脱。此后,马晓军部分为两个统领,黄绍竑任第一统领。不久因第二统领白崇禧足伤,所部皆为黄绍竑一人统率。黄绍竑奉命率部驻守南宁,继而转向灵山,马晓军往北海、广州。黄绍竑听说马晓军往广州不再回来,便将“马”字军旗改为“黄”字军旗,并拟率部回老家容县休整。途中驻玉林的粤桂边防军第3路司令(后自称广西自治军第2路司令)李宗仁邀他率队合作, [17]走投无路的黄绍竑立即决定“带资入股”,从而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也改写了一部广西民国史。 1923年2月,黄绍竑欲乘两广政局纷乱图谋向外发展。按理,他拖走部队,常人绝难容忍,然而李宗仁却大度地同意了黄绍竑的请求,临别时还表示,如果失败,欢迎再回来。令李宗仁始料不及的是,黄绍竑率部开往梧州时,却一下子拖走了他手下的两个营。李宗仁气得七窍生烟,部下也群情激愤,他们纷纷摩拳擦掌,强烈要求派重兵追讨。李宗仁冷静下来,长叹一声,大度地说:“拉走就拉走吧,好歹也是兄弟一场,如果打起来,两败俱伤,让沈鸿英坐收渔人之利就不划算了。再说,以后和季宽(黄绍竑字)也好见面,不至于成了冤家死对头。”此番举动。令黄绍竑大为感动,这为他日后心悦诚服地充当李宗仁的智囊并坐上桂系第二把交椅,埋下了伏笔。从此,他逢人就说李宗仁“宽厚大度,有非人所能及者,真使我感佩万分”。黄绍竑即率兵往梧州,在粤军掩护下征服驻梧州的桂军第8旅旅长冯葆初而占领梧州。成立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所部扩编为3个团。 1924年5月乘广西军阀陆荣廷、沈鸿英交战之际,与李宗仁、白崇禧部联合作战,采取联沈攻陆,尔后灭沈的各个击破策略, [27]6月占领南宁攻占省府南宁。李宗仁的定桂军和黄绍竑的讨贼军组成定桂讨贼联军, [19]李、黄分任正副总指挥,次年2月定桂讨贼联军击败沈鸿英、陆荣廷部,占领桂林; [43]7月击退入桂滇军唐继尧、龙云部,实现广西统一。黄绍竑于1925年9月就任“广西民政长”(即省长)。从此,成为新桂系首领之一。1924年11月作为李宗仁的代表去广州商谈两广统一事宜。 [15]1926年3月,广西军接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李宗仁任军长,黄绍竑任党代表。同年6月,黄绍竑任国民党广西省务会议主席。 [4]1927年5月,广西省政府改为委员制,黄绍竑任政府主席兼军事厅厅长。

    广西省长

    1926年6月下旬,李宗仁率军由桂林向湖南出发参加北伐,黄绍竑留守广西,致力于广西的建设工作。在县政方面,于1927年3月成立广西地方行政人员讲习所,他自兼所长,招收学员管教,培养行政管理人员。10月成立县长考试委员会,他自兼委员长,各厅长为委员,进行了一次县长考试。这时广西还有许多地方未设县,黄绍竑于1928年初下令将忻城土司改设忻城县,太子、安干、下雷三司,并置雷平县,上龙及金龙峒两土司,并置上金县。9月,于桂林良丰创办村政学院,培植县政基层干部。教育工作是黄绍竑此时业绩特别显著的一个方面。一是,于1928年5月间,通令全省有瑶苗县份县长,必须参照前清平乐知府欧阳中鸽创办瑶学的计划,办理瑶民学校,使瑶苗子弟得到教育,这项工作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二是,召开全省第一次教育会议,决定全省的田赋增加一倍,充作教育经费。此时田赋较轻,人民也觉得教育重要,所以都很赞成。 特别是,黄绍竑于此时主持创办了广西大学。1927年冬,黄绍竑在省府会议提议创办广西大学。有人认为广西的中等教育尚未发达,似不宜办大学。但是黄绍竑觉得,一个省里面,没有一所大学,以领导促进文化的责任,总是一个缺憾。 [22]当时广西的学生要进大学,非到广东或北平、上海不可,既不经济,也不体面。所以黄绍竑不顾别人的议论,径行决定,成立广西大学筹备委员会,他自任委员长,委任教育、财政、建设各厅厅长及省内外桂籍有名望的人士为委员。由省政府即拨100万元为建设费,50万元为设备费。校址勘定在梧州三角嘴的蝴蝶山,因这里交通便利,本省学生皆可顺流而下,外籍的教授也可溯西江而直达(这里也是黄绍竑进兵梧州的登陆地点)。1928年3月,黄绍竑亲自到梧州举行奠基典礼……9月,大部分建筑已完成,于是聘马君武博士为校长,盘珠祁硕士为副校长,于9月13日举行开学典礼。第一期招收学生280余人,内分农学院、理工学院及矿冶专科。抗战后,校舍一部分被敌机炸毁,乃分迁桂林、柳州,并由省立改为国立。黄绍竑每到桂林,校方必请去作演讲。 在交通、市政、工业建设方面,黄绍竑以伍廷飏为建设厅厅长负责抓具体工作,成效令人刮目。陆荣廷、谭浩明的旧桂系时代,广西的公路只有南宁至武鸣50余公里和龙州至镇南关50余公里。黄绍竑抓广西建设首先从发展交通着手,制订了建设全省公路网计划,然后大力实施。从1928年到1929年仅两年的时间,全省建成通车的公路长5000多里,比同期全国任何省都多。在市政建设方面,重点抓梧州、柳州、南宁、桂林四市的旧城改造和扩建,使四市的街道陡然变得宽阔整齐,平直亢爽。当时没有一个省能相比。工业方面,创办了7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农业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种植桐树。黄绍竑通令全省每人每年植桐10株,并列为县长的考核成果之一。全省公务人员均须身体力行,还专在南宁设了一个公务员桐场。 在财税方面,黄绍竑比较突出的成绩是整理财政方针和创办烟草专卖,征收火油税。整理财政的方针主要内容有:采用量出为入与量入为出的平衡原则,即政府为进行各种建设,不能不有新的支出,而这种新支出的来源同时亦须顾到民众负担的能力与收入高低的限度;实行全省一次征税,裁撤重复税卡,停止重复征税;废止不正当不名誉而害民之收入;实行专卖及保护税等。在实行专卖保护税中首先由纸烟做起,将进口的纸烟一律交政府贴从价百分之七十的专卖印花,再交烟商分销出去。英、美烟草公司不满,派代表质问黄绍竑,并说他们的烟在上海已纳了税,不能纳第二重税。黄绍竑说:“卷烟专卖,各国都有此法,即使没有先例,我认为这是财政的合理措施,也要如此做;你纳的是上海税,我收的是广西税。”英、美烟草公司对黄绍竑的这种近乎强词夺理的态度毫无办法,只好自动撤退。黄绍竑于是创办广西的烟厂,生产两个牌子的香烟,索性对纸烟改收保护税。在对火油征税中,外商火油公司亦对黄绍竑提出抗议,并要求国府命令制止,黄绍竑仍不予理会,只在税率上减轻一半。黄绍竑在回忆此事时写道:“两次对外国商人交涉的胜利,固然由于我蛮干的结果,同时也因为那时候香港发生罢工风潮,汉口发生交还英租界的问题,大英帝国对中国革命政府让步了,所以我才‘见风使舵’,给他们一个硬干,得到了胜利。可见一个国家的外交,确是需要民气和国力做后盾的。” 1926年至1927年初,黄绍竑与共产党的关系也比较亲近。黄绍竑回忆此时与共产党同志关系时写道:“在当时‘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之下,一切的工作人员,还都是很亲爱的同志。虽然,知道其中很多都是红色朋友,但一时亦不感觉得有若何不安的地方”,“我在广西方面的态度,对人,无论国民党的同志也好,共产党的同志也好,我都是一样亲近。除了他自己公开承认之外,根本不去研究他的背景。对事,只要是合理而做得通的,我也不论谁的建议,都一样采纳。所以中共分子,有许多关于他们内幕的话,也肯对我说。”1927年3月,黄绍竑主持召开第二次国民党全省代表大会。黄绍竑、黄旭初、伍廷飏、盘珠祁等11人当选为执行委员,黄绍竑、黄旭初、盘珠祁还分别被推为训练部部长、工人部部长和青年部部长。这次会议做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案:将全省的田赋增加一倍,作为教育经费,全省人都比较拥护。

    父亲:黄玉梁,号少颠,清光绪丁酉科举人,夫人钟氏,生五子:黄绍端、黄绍彦、黄仲庵、黄天择、黄绍竑;五女。 [9-10]

    1936年12月,获颁三等采玉勋章。

    1937年9月2日,叙任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7]

    •故居

    黄绍竑故居位于容县黎村镇珊萃村,坐北向南,在清代中叶由其父亲黄玉梁所建,是一间古朴的民间建筑,无雕龙画凤,四座五开间,两边为两重横廊,平面呈"富"字形,左边重廊前面设有炮楼,右边也有一较高的建筑物,作为瞭望台。整幢建筑布局严谨、整齐,颇具特色。重廊前面设有炮楼,后座右边也有一较高的建筑物,作为瞭望台。整幢建筑布局严谨、整齐,颇具特色。

    珊萃村及周围的几个村子同处一个大盆地中,盆地周围砂环水绕,藏风聚气,风水极佳。地灵人杰,珊萃村及周边村子人才辈出,官贵富豪多如辰星。

    珊萃村背靠石印山之落脉,村子整体坐北向南,右后方戌乾方一条河水环绕村场然后奔至村子左前方,从乙辰方消出;村子右方、前方稍为空虚荡散,好在远方砂水得力,但终为不美。黄绍竑故居坐子向午兼癸丁,坐周天6度,四进双重廊,院门在坤位(院墙今已不存在)。门前原有一个半月形水塘, 现在已成了水田;右前方马砂方向原有一条小河流到宅前再于宅之左前方乙辰方流出,现在这条小河也消失了。黄绍竑故居内外格局俱佳,为不可多得之风水屋,可惜保护力度不足,故居现在破败残缺严重。

    黄绍竑主政广西时期(1926年~1930年),厉行改革,兴办各项建设事业,“使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地方实力得到增强”;整顿金融,统一税收,使“全省财政状况大为改观”;开辟公路,“使省内东、南、北部50多个县的大宗土特产……运销国内外,出口量较前增加3倍多”;使广西“各埠的商品市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开展市政建设,使梧州、柳州、南宁“贸易日趋兴旺”、“向近代城市迈进了一步”;兴办用机械技术装备起来的工业;兴办广西大学,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筹建西医院,提高中医水平等。 •公馆

    黄绍竑公馆由三幢平行排列的横向长方形单层建筑构成,建筑之间有穿廊相通,整体平面呈“王”字形,另有鱼池、花园等点缀其间。穿过一个水池,登上假山间的几级石阶,一座石亭出现在眼前,石亭周围绿意葱茏,有水流弯曲穿行其中,是典型的江南庭院。1995年,黄绍竑公馆作为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民国建筑,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宗仁:“黄绍竑字季宽,容县山咀村人。生于书香之家,天资敏慧,为人干练,并富冒险精神。”

    民革中央:黄绍竑一生功绩卓著,统一广西并主政广西成为其奠定毕生伟业的基础,而其时黄绍竑不过而立之年,可见乱世出英杰,而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无道理。

  2.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出生地. 重庆万州. 职 称. 研究员 [3]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任免信息. 3 科研成就. 4 荣誉表彰. 5 学术任职.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87年、2010年分别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四川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管理学博士学位 [4]。 2003年5月,任 中国民用航空局 第二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2014年10月,任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民航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院长(主任)。 2021年5月,任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 任免信息. 播报. 编辑.

  3. 黄宪昭HuangHsien-Chao1888-1939又名黄新HinWong),1888年出生于广州南海县平地镇人在夏威夷的檀香山长大在1908年9月密苏里新闻学院开学之际黄宪昭进入该院学习新闻学是第一位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的中国人1912年黄宪昭顺利毕业成为第一位在密苏里新闻学院而获得新闻学位的中国人密苏里新闻学院也宣称他是第一位国际留学毕业生在他开启了中国人留学密苏里新闻学院之门后至新中国成立先后有62人前往密苏里新闻学院学习新闻学。 [1] 别 名. 黄新. 所处时代. 中华民国. 出生地. 广州南海县.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39年2月15日. 本 名. 黄宪昭. 目录. 1 留学美国. 2 学院的学习和工作.

  4. 地理位置. 香港九龙黄大仙区.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屋邨资料. 3 教育设施.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黄大仙上邨善楼以单方向大厦设计. 政府原计划将黄大仙祠清拆,后因东华三院向政府陈情反对清拆黄大仙祠,才改在黄大仙祠东西两旁兴建屋邨。 西部共有为数14座大厦(第1-15座,没有第13座),于1963年7月至翌年10月落成;而东部则有5座大厦,名称分别为东座、南座、西座、北座及中座,于1965年8月至11月落成。 东部五座大厦是首批楼高20层及设有升降机设备的新型廉租屋大厦,但单位仍未有独立厕所,同类大厦为牛头角上邨的第9-12座。 及至大约1980年,政府把位于龙翔道以北,原属黄大仙下邨的第8座拨归上邨管理。

  5. 1 作者简介. 2 作品原文.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字孟坚。 光武帝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固的父亲班彪,撰写《后传》六十五篇,作为《史记》续篇。 班彪去世,班固开始整理《后传》。 他认为《后传》不够详备,便在《后传》基础上,着手撰写《汉书》。 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班固死时,尚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完成。 和帝命其妹班续撰,后又命跟随班学习《汉书》的马续踵成之。 完成《汉书》共一百篇,其中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后人析为一百二十卷。 据司马彪《续汉书·天文志》所载,马续补修的仅为《天文志》。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天文志》

  6. 1915年3月. 逝世日期. 2000年9月. 职 业. 作家. 出生地. 韩国. 代表作品. 《星星》、《阵雨》等. 黄顺元 황순원(1915.3—2000.9) 黄顺元一生亲身经历了日本殖民统治时代、动荡的解放初期、韩半岛战争、南北分裂、4.19革命以后的军事独裁统治等多灾多难的韩国近现代史的全过程。 在曲折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黄顺元从来没有丧失自我意识,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在文学创作的数量和文学作品的深度等方面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 主要短篇小说《星星》、《阵雨》(199)、《鹤》、《烧缸的老翁》(1950)、《杂技演员》等多篇,还有长篇小说《罪人(Cain)的后裔》(1953)、《嫁接人》(1955)、《矗立在斜坡上的树》、《日月》等。 代表作《阵雨(소나기)》是以抒情性而著称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