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25日 · 讓我們先來看看主動面的五個方法。 我有一本「 快樂筆記本 」和一本「 學習筆記本 」,裡面記滿了「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能是去吃一家夢寐以求的餐廳,或是學一道菜,還是寫篇好想寫的部落格文章。 而當我面對情緒低谷時,我會從這裡找一件事情出來做。 因為這時候我最需要 「立即來一點成就感」 ,什麼事情的成就感最強烈呢? 那就是完成某個個人小目標,把自信找回來。 例如我常常在面對工作焦慮時,因為寫了一篇自己很滿意的部落格文章,焦慮就解除了,回頭看原本的工作就變得簡單了。 這也是我之前常說的:「 簡單把生活變成任務,就能贏得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2. 運動一下,用 身體能量 補充心理能量.

  2. 2017年3月7日 · 我們面臨著一個資料與資訊量都非常龐大的工作環境,面對爆炸的數位資料,應該如何整理才好呢? 幸運的是,我們也身處一個數位科技持續發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裡,有更好的數位工具,可以幫助我們用「 不一樣的思維 」完成有效的 數位資料整理 。 這篇文章,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提供五個整理思考角度和具體作法。 我自己的工作經驗是需要大量的文件整理、靈感整理、素材整理與經驗整理,所以下面的整理方法,也會和我的工作方式息息相關。 1. 一物沒有定位: 一個素材與想法,對我來說有可能用在 A 設計上,也有可能用到 B 文章中。 一份文件可以被 A 專案使用,也可能被 B 專案使用。 我的經驗是一個資料常常有很多用途,但是資料夾分類強迫資料只能出現在一個位置上,這就不太符合我的實際使用經驗。

  3. 2017年8月13日 · 1. 信任的演化 (中文翻譯版) Nicky Case 的熱情與設計手法被世界看見,所以他的開源作品也常常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版本,其他也有台灣翻譯者將其製作成中文翻譯版,「信任的演化」就是其中之一。 這個遊戲從流行的「賽局理論」開始,先測試你和電腦的「忠誠與欺騙」賽局會造成什麼利益轉移結果,接著讓你模擬「選擇策略」可能造成的賽局轉變,最後擴大到整個社會的模型中, 怎麼樣的信任策略可以帶來社會正向的發展 。 這個遊戲巧妙之處在於,他透過讓你可以實際操控變數的自動運算模型,提醒我們:完全忠誠的老好人不一定有好下場,但完全欺騙的惡意也會毀壞自身,反而是抱著一點功利思考的選擇,讓群體可以朝向正面發展。 2. 我們變成我們所關注的東西.

  4. 2020年10月24日 · 李克特量表單選複選方塊格) 而 Google 表單在免費個人版本中,多出了「檔案上傳」的功能,可以在設計報名表時,讓其他人上傳作品檔案。 (參考: 免費簡單架設報名徵選傳檔網頁, Google 表單上傳檔案開放了 ) Microsoft Forms(微軟表單)則需要在企業帳戶下,才具備檔案上傳的功能。 表單答題限制: Microsoft Forms(微軟表單)與 Google 表單,都可以針對文字簡答題的回答內容設計限制。 不過 Microsoft Forms(微軟表單)只能限制數字的填寫。 而 Google 表單還可以限制文字簡答題只能填寫郵件、網址或特定文字內容。 (相關功能教學可參考: Google 表單的 10 個專業問卷調查設計秘密教學 )

  5. 2017年3月27日 · 「莫法特休息法」的方法就是說,不一定要停止工作來休息,而可以「切換不同工作節奏」,尤其對腦力工作來說,切換不同的思考主題,其實對大腦是更好的「積極休息」,可以讓大腦因為思考不同主題而從前一個主題的壓力放鬆下來,但又能補回剛剛的精神力,甚至因為切換節奏而找到新的動力。 生理上我們需要休息,但精神上的休息,指的則是 保持熱情 、 補充刺激 。 所以我們之前的直接休息搞錯了什麼,導致我們學習累了(而且很快就累)跑去玩,但玩完回來面對學習一樣覺得累,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熱情和刺激沒有回復。 進行高強度工作時,保持彈力的休息: 我自己就很喜歡實踐莫法特休息法,而且真的有用。

  6. 2016年4月12日 · 1. 免費開源、跨平台、免安裝、支援 64 位元. 「 Inkscape 」有幾個很棒的特色,首先他完全免費又開源,還在持續更新,並且擁有 Windows、 Mac 與 Linux 上的跨平台版本,下載時還能選擇免安裝版,或是 64 位元版本,支援非常完整。 2. 繁體中文版. 更棒的是,雖然網頁上是英文介面,但一安裝完成啟動,會發現已經內建繁體中文版,而且翻譯非常完整。 3. 有豐富的向量繪圖工具、圖層編輯、向量物件、文字設計、顏色填充. 雖然「 Inkscape 」功能一定不比 illustrator 專業,但該有的圖層工具、曲線繪圖、文字顏色設計等等,也都是一應俱全。 4. 可開啟 AI、 CDR 圖檔.

  7.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