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27日 · 彭定康在《香港日記》中評價一個個中國以及香港本土的政治人物,包括民主派的李柱銘、劉慧卿,公務體系的陳方安生,以及建制派的曾鈺成等人。 1997年6月24日,彭定康與時任港英政府布政司陳方安生交談。

  2. 2023年7月4日 · 香港《國安法》自2020年6月30日公布且施行至今,3年來已經逮捕260人,年齡範圍從15歲至90歲,當中又有79人已經被定罪或市政在等候判刑;李桂華指出,被捕者的「犯行」大多在香港,有部分人已經逃往海外——而在2023年4月時,已出現為香港《國安法》的「域外適用第一案」,有一名香港女學生在留學日本期間,於網路上發表言論,返港辦理證件時竟因此被以「煽動分裂國家罪」逮捕。...

    • ▌沒學過法律的習近平,為何是法學博士?
    • ▌習近平「具中國特色」的教育歷程
    • ▌習近平怎麼完成博士班課程的?
    • ▌習近平的論文是代寫或抄襲的嗎?
    • ▌習近平為什麼想要博士學位?

    習近平2002年以在職生身分,取得北京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他在2001年12月提交的博士論文題為〈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內容著重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看似與「法學」無關的論文題目與內容,卻讓習近平成為「法學博士」,這是因為在中國高等教育體制下,習近平在職就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就被歸類為法學,儘管這一學科所屬的學院並非法學院,而是「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習近平的論文指導教授劉美珣亦曾對此解釋:「這個法學不是法律的法學,我們授學位是按大門類來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屬於法學大類。」因此,習近平大學念的是化工、博士攻讀馬克思主義、論文寫的是經濟,從未進過法學院,卻是中國教育體制歸類的「法學博士」。 學門的歸類,僅是習近平學位的其中一個特殊之處,事實上習近平的博士學歷...

    習近平出生於1953年,在他理應就讀初中時的1966年,中國爆發文化大革命,習近平因本是中共高官的父親習仲勛被鬥而受牽連,後來又在1969年毛澤東發起上山下鄉運動時,被「下放」到陝西延安的梁家河務農,習近平接受正式教育的學業宣告中斷,曾任毛澤東秘書的前中共中央委員李銳就曾在2018年直指習近平只有「小學程度」。 直到1975年,22歲的習近平才以推薦制的「工農兵學員」身分,進入清華大學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忽然搖身一變,跳過中學學業,直接成為清華大學的學生,接續他的教育階段——然而,習近平的「大學」學歷亦有著文革時代的「中國特色」。因文革期間中國停止高考,自1970年代中國各大學以推薦制的方式錄取學生,用這種方式入學的學生當中有許多是下鄉的「知青」和中共幹部子弟。 這批「大學生」的教育程度...

    而且,在習近平開始攻讀博士之初,他已身居福建省委副書記高位;論文寫作期間,還接連擔任了福建省的代理省長、省長及其他多個重要職位,人在福建、理應公務繁忙的習近平,如何能接受遠在北京的清華大學授課? 這個問題,親共產黨色彩濃厚的中國媒體《觀察者網》在2013年刊登的一篇報導或許能夠解答——報導中提及,習近平所就讀的在職博士班與一般的博士不同,首先入學時無須考試,自帶「研究成果」由學校專家審核通過即可錄取;其次就讀時無須到校上課,學校會將課程內容錄音後再寄給學生。這樣的入學與授課方式,等同習近平僅是在聽了數十個小時的錄音帶之後,交出論文便取得了博士學位。 此外,據《紐約時報》報導,習近平就讀博士期間,在學術上可謂「高產」,除了博士論文以外,他還在1998至2002年間出版了5本學術著作,包括主編《...

    而習近平取得博士學位的關鍵——他長達166頁的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亦被質疑抄襲、或者是由他人代寫。 香港作家鍾祖康就提出了論文內文比對的結果,指出習近平的博論內容與現任福建江夏學院副校長劉慧宇的著作《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農業發展》(全文在此)高度雷同,鍾祖康指出,劉慧宇此書出版於2002年9月,看似時序晚於習近平的博論,但若加上考量出版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兩本著作完成的時間應十分相近,例如劉慧宇寫在書中的前言落款日期為2000年12月,以及習近平論文與劉慧宇著作中引述的參考文獻日期皆不晚於2001年。 劉慧宇在習近平任職福建期間的1989年開始從事政治工作——她曾任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副區長、寧德市人大副主任等職(其後成為福建省政協委員),在《經濟全球化與中國農業發展》後記她也提到這段經歷,而...

    綜觀習近平從博士學位取得到博士論文本身,皆存在諸多疑點——然而,在1998年入讀在職博士班的習近平,不僅已身居高位,也已擁有「清華大學普通班」學歷,雖然含金量有爭議,但那樣的學歷是文革時代造成的荒謬,為何習近平在掌握權勢之後,還要去拿這個實際價值不高的在職博士學位呢? 其實,「在職研究生」學歷的碩士、博士,在中國官場屢見不鮮,中國媒體《南方網》於2007年(習近平進入中央政治局、成為胡錦濤接班人的同一年)就曾刊登報導探討中國眾多官員學歷造假問題——當時中國全國各級部門欲對黨政幹部的「在職學習」學歷進行檢查,報導中分析,中國官員為了掩飾「其知識方面的缺陷」,便想要以碩士、博士的名號來自抬身價。 除此之外,官員們另一個拿學位的原因則是為了升遷,由於中國官場注重文憑,官員依靠高學歷,在上級考察時較...

  3. 2021年3月2日 · 圖/路透社. 「民主派47人大檢控,漏夜審訊後的第二日即將開始......」香港47名民主派人士因為組織或參與去年7月民主派初選活動,遭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控罪。 3月1日,眾人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其中包括已入監服刑的黃之鋒;籌辦「民主派 35+」初選的戴耀廷、區諾軒;參與初選的前立場記者何桂藍、前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梁國雄、毛孟靜;區議員岑敖暉等47人。...

  4. 2020年12月5日 · 這班在寂靜街頭狂奔的「送車師」,所為何來? 2020年6月30日晚間11時, 香港 《國安法》正式生效。 面對直面襲來的政治打壓,香港運動者即便整備因應,短短近半年的時間仍難敵港府聯手中央猶如凌遲般的折磨,一系列如通識教育課本政治審查、 《蘋果日報》總部遭搜索 、創辦人黎智英被捕、 12港人被扣案 、 立法會民主派總辭 、 學民三子遭判刑 等事件。...

  5. 2019年5月29日 · 民主之神,妳是1989年中國民主潮的靈魂。 「...我們堅信真正的民主到來之日,我們一定會再來廣場,樹立起一座雄偉、高大、永遠的民主之神像。 這一天會到來的。 中國人民把民主之神永遠掛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女神的降臨,似乎又讓廣場上低迷的氣氛再度有了活力。...

  6. 2019年6月8日 · 由國家對全民發動的最大幻術,迫使人們刻意遺忘廣場的一切、遺忘曾有一尊民主女神,不願就範的人們,用歌曲、書寫、畫作,見證廣場的記憶。 但探究真相的路途,依然崎路難行... 請點閱下方收聽. 陳光的六四事件系列畫作之一。 圖/法新社,陳光創作. Podcast節錄重點. • 轉角「六四30」的尾聲. • 歷史的傷口怎麼治療:關於六四記憶的歌曲. • 人民不需要自由:李志禁歌事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