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95年1月1日 · 成龍的《紅番區》成為九五年賀歲片的賣座冠軍,又一次證明大路作品及成龍招牌的票房保證。. 影片當然拍得不差,但無論劇情人物都十分公式,在成龍作品中不算佳作。. 就以宣傳焦點之一的氣墊船陸上行舟壓軸大場面來說,便連構思也未搞通(無數警車被它 ...

  2.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author蒲鋒 | 香港影評庫

    當時右派國語影壇的兩大女星是李麗華和林黛,而穩坐左派女星第一把交椅的,則是有「長城大公主」之稱,剛逝世的夏夢。 從政治意識形態出發,左派公司竟然為夏夢加上「大公主」這個外號有點奇怪。

  3. 2019年4月10日 · Google. 開見山寫殺手與小女孩的愛,足本《這個殺手不太冷》無疑比短了二十分鐘的國際版好看,也比較有趣。 導演洛•比桑很像我們的吳宇森,槍戰場面有種浩瀚的暴力美,文戲卻頗爲煽情,豆蔻小女孩暗戀成年男子本屬家常事,但《這》片中的麥蒂達,父親是個窩囊粗暴的毒販,殺手起初關心她,後來更救了她一命,自然將戀父情意毫不保留投射在他身上。 公映版處理他們的情愫卻閃閃縮縮,欲言又止。 殺手對她的關心,淡化爲保護弱小的大男人氣概,最後的犧牲,也只是英雄的偉大,未見常人的真情。 足本裏的麥蒂達卻是徹頭徹尾的LOLITA。 而兩人的一段情,更是嬌嫩的海棠步步進迫滿樹的梨花。 早熟的小女孩,妮妲莉•寶雯演來充滿嫵媚,洛•比桑才三十多歲,已有髒老頭傾向。

  4. 2022年2月4日 · 小時候看電視劇和電影,夏萍已經是甘草演員,後來才知道她是粵語片年代的大明星。 上網搜尋她拍過的電影片目,由一九五六年處女作《勾魂使者》,到二 一三年最後一部《媽媽,我愛您》,半個多世紀以來,就參演了逾二百部電影,真的是由後生演到老,也反映了她永不言休、敬業樂業的精神。 外形討好演技出色. 夏萍之前的粵語片女明星,如白燕、梅綺、容小意,大部分都是戰前投身影壇,直到戰後已開始步入中年。 所以,上世紀五十年代中,隨着粵語片發展蓬勃,幾家規模較大的電影公司都不約而同培育新人接班,光藝有嘉玲、南紅,邵氏有林鳳、歐嘉慧,而夏萍就是華僑的當家花旦。 導演吳回是夏萍的伯樂,夏萍初出道的幾部作品都是由他執導。 《勾魂使者》改編自小平的「女飛賊黃鶯」故事,夏萍比于素秋更早演繹這個女飛賊角色,可惜迴響不大。

  5. 2018年6月29日 · 起碼袁和平的武打設計保持燦爛,像于榮光與王靜瑩凌空抓回四散的紙張一場,動作優美全無對白,而戲劇作用(暗示楊天淳醫師乃鐵馬騮)盡在不言中。 影片劇情簡單卻總算言之有物,俠盜作弄貪官也富傳統中國民間色彩;一些荒謬諷刺的筆觸(如把所有與馬騮有關的「可疑人等」都抓進衙門),也收到一定啼笑皆非的效果。 至於《鐵馬騮》的缺失,和不少電影工作室出品一樣,在於嚴肅與喜鬧,言志與感傷之間取不到一個適當的平衡,風格比較凌亂而欠統一。 當然這也是香港電影普遍的毛病,病因往往是由於劇本一改再改及經手人無數,直至後期配音階段仍有繼續「創作」者。 比影響風格的統一更嚴重的,是往往為求增強場面的戲劇性,而犧牲了人物的性格和合理性。

  6. 2017年7月4日 · 《星願》中,失明的洋蔥頭愛情故事,在本片變成失聰的夏米愛情故事,馬楚成式的煽情,其實在原地踏步。 導演的拍攝手法很呆板,笨拙的鏡頭運用及場面調度,令人驚詫。

  7. 2008年4月5日 · 首先,它滿足了荷里活男權眼睛下的東方女性的戰鬥形象。 其二,它給男人築起防衛牆,開了脫。 男人敗於女人,並不是技不如人,而是男人太自負。 影片無疑告誡天下男人要警覺,勿讓女人有機可乘。 其三,女人總愛找對手,越難搞越愛,難怪現今部份女人總嚷著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故此,天下男人大有道理,繼續做個讓女人難以圈定的壞男人。 荷里活氣候下,中國電影要走「大片」格,講求場面要浩大,資金要巨大,事件要龐大,就連角色塑造亦被荷李活拉著走,男的女的各有固定型格,總之要做到「國際標準」,才可走出去。 因此,看罷《三國》,雖看到李仁港之用心演繹,細心雕琢,惟心裡總不是味兒。 會員評論. 鄭政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