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5日 · 李鴻章 (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訓名 章銅 , 字 少荃 、 子黻 、 漸甫 ,號 儀叟 、 省心 , 謚 文忠 ,人稱 李中堂 [註 1] 、 李傅相 [註 2] 。. 清朝 安徽 合肥 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實業家、改革家、淮軍創始人 ...

  2. 李鴻章 (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訓名 章銅 , 字 少荃 、 子黻 、 漸甫 ,號 儀叟 、 省心 , 謚 文忠 ,人稱 李中堂 [註 1] 、 李傅相 [註 2] 。. 清朝 安徽 合肥 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實業家、改革家、淮軍創始人 ...

  3. 2024年5月5日 · 李鸿章 (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训名 章铜 , 字 少荃 、 子黻 、 渐甫 ,号 仪叟 、 省心 , 谥 文忠 ,人称 李中堂 [注 1] 、 李傅相 [注 2] 。 清朝 安徽 合肥 人,晚清重臣、近代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实业家、改革家、淮军创始人兼最高领袖。 为另一重臣曾国藩的弟子。 官 太子太傅 、 文华殿大学士 、 北洋通商大臣 、 直隶总督 , 爵位 一等肃毅伯, 追赠 太傅 ,追晋 侯爵 。 李鸿章历经 讨伐太平军 、 平定捻军 、 洋务运动 、 清法战争 、 甲午战争 及 义和团运动 ,是清朝地方武装 淮军 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并且为清朝建立了一支西式海军 北洋水师 [1] [来源可靠? ] 。

  4. 李鴻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銅, 字 漸甫、子黻, 號 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 安徽省 廬州府 合肥縣 磨店鄉 (今屬 合肥市 [131] )人 [97] 。. 中國 晚清 時期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將領。. 世人多稱“李中堂”,又稱 ...

  5.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李鴻章李鴻章 - 維基大典

    李鴻章 - 維基大典. 一等肅毅伯李鴻章像. 李鴻章 ,字 少荃 , 安徽 合肥 人也。 創軍戡亂. 太平天國疆域圖. 清 道光 二十七年 進士 ,改庶吉士,授編修。 從 曾國藩 遊,講求經世之學。 洪秀全 據 南京 ,侍郎呂賢基為安徽團練大臣,奏鴻章自助。 咸豐 三年,廬州陷,鴻章建議先取含山、巢縣圖規复。 巡撫福濟授以兵,連克二縣,逾年復廬州。 累功,用道員,賞花翎。 久之,以將兵淮甸遭眾忌,無所就,乃棄去。 從國籓於 江西 ,授 福建 延建邵道,仍留軍。 十一年,國籓既克 安慶 ,謀大舉東伐。 會 江蘇 缺帥,奏薦鴻章可大用,江、浙士紳亦來乞師。 同治 元年,遂命鴻章召募淮勇七千人,率舊部將 劉銘傳 、周盛波、張樹聲、吳長慶,曾軍將程學啟, 湘軍 將郭松林,霆軍將楊鼎勳,以行。

  6. 作為晚清重臣李鴻章是 淮軍 和 北洋水師 的創始人和統帥、 洋務運動 領袖之一,建立了中國第一支西式海軍—— 北洋水師 ,官至 東宮三師 、 文華殿大學士 、 北洋通商大臣 、 直隸總督 , 爵位 一等肅毅伯。 一生參與了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包括鎮壓 太平天國運動 、鎮壓 捻軍起義 、 洋務運動 、 甲午戰爭 等,代表清政府簽訂了《 越南條約 》《 馬關條約 》《 中法簡明條約 》《 辛丑條約 》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日本首相 伊藤博文 視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德國海軍大臣柯納德稱為“東方 俾斯麥 ”, 慈禧 太后視為“再造 玄黃 之人”,與 曾國藩 、 張之洞 、 左宗棠 並稱為“中興四大名臣”。

  7. 李鴻章18231901安徽省の出身で、 曽国藩 の部下として頭角を現し、 太平天国の乱 では、郷勇の 淮軍 を組織し、1864年の鎮圧まで、太平天国との戦いに活躍した。 その後、両江総督となり、さらに1866年には 曽国藩 に代わって欽差大臣となって、太平天国に呼応した農民反乱である 捻軍 の反乱を 1868年 8月までに鎮圧した。 1870年からは直隷総督兼北洋大臣、1872年からは 内閣大学士 を務め、この間「 洋務運動 」を推進した。 また特に清朝末期の対外関係ではヨーロッパ諸国とのキリスト教布教をめぐる問題、日本との 台湾出兵 問題・ 琉球帰属問題 ・ 日清戦争 などの外交交渉にあたった。 また晩年には 義和団事件 後の8ヵ国連合軍との講和交渉も担当した。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