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蘇永康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香港年轻人“中国认同感”调查报告 1. 以下是部分接受采访的香港年轻人的观点: BeBe (香港本地人,30岁): 对自己中国人的身份不困惑,因为中国民主的意识,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一样的。 但我在香港出生,所以,我一般跟别人说我是香港人。 无法接受中国大陆的毒奶粉等加了工业原料的食品。 香港优先的话比较困难,因为香港以旅游为主。 但如果是买奶粉的话还是香港人优先比较好。 对于和中国内地的距离,香港有“一国两制”和言论自由。 Winter(香港本地人,80后):香港和内地在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有很多不同,价值观也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香港人不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有中国内地的负面新闻,香港人会觉得很丢脸。 还有一些内地人的素质不高,香港人比较反感。

  2. 2021年5月31日 · 在接受SBS中文专访时,他为公众解释了新冠疫情数学模型的难点在哪里。 (点击封面图片,收听完整音频故事。 澳大利亚科学院最近公布了2021年新增的22位来自各个领域的. 院士名单. 新英格兰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华人数学教授杜一宏(Yihong Du)就是其中的一位。 在接受SBS中文采访时,他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经历。 “我1991年8月来到澳洲新英格兰大学做博士后,之前在英国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访问了一年,再之前是在中国山东大学读了十年书。 1978年到1988年,本科、硕士、博士毕业后留校两年。 “1993年我在新英格兰大学获得了讲师的职位,2008年成为教授。 要点: 杜一宏教授当前主要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研究. 杜一宏教授解释建立新冠疫情数学模型的难点.

  3. 4 天前 · 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在发给法新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中国安全人员拘留摄影记者卢广的报道深感关切”。. “我们强烈谴责中国日益严重的侵犯 ...

  4. 2024年5月14日 · 基金行政總裁茲曼 (Mark Suzman)表示,梅琳達希望利用自己的一生,專注於改變美國同協助世界各地權利受到剝削的女性。 截至 2023 年 12 月,該基金會是全球公共衛生領域最大、最具影響力之一的捐贈。 蓋茲基金會擁有 $752 億美元 (超過$1140億)的捐贈資金,並於 1 月宣布,計劃在 2024 年的工作過程中支出 $86 億美元以商業方式對抗貧窮和疾病。 基金會是全球健康領域的巨額資助者,支持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疫苗聯盟、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全球抗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基金等主要國際機構。 同時還資助兒童營養不良和孕產婦健康,以及根除脊髓灰質炎 (polio)和治療和預防瘧疾 (malaria) 等廣泛主題的研究。

  5. 收看SBS中文的影片. 【從抗拒到熱愛】華裔鋼琴家躍身國際大賽. Published 2 July 2023, 5:36 pm. 丘駿昭(Alexander Yau),一名對鋼琴充滿熱愛和熱誠的華裔古典鋼琴家。 他在雪梨出生,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 由初初抗拒彈琴,到鋼琴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他將在七月參加「夢想中的比賽」— 雪梨國際鋼琴大賽,同時亦是第一次於雪梨比賽。 分享. 播放清單. 丘駿昭(Alexander Yau),一名對鋼琴充滿熱愛和熱誠的華裔古典鋼琴家。 他在雪梨出生,從6歲開始學習鋼琴。 由初初抗拒彈琴,到鋼琴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他將在七月參加「夢想中的比賽」— 雪梨國際鋼琴大賽,同時亦是第一次於雪梨比賽。

    • 4 分鐘
  6. 2016年10月19日 · 在失踪三个月后,今年1月,桂民海出现在中国官方的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公开承认2004年在宁波犯下酒醉。 他的女儿Angela Gui认为父亲是被中国当局刻意安排,认为父亲是被非法覊押。 现在这五个人中除了桂民海依然下落不明,其他人都已经返回香港。 桂民海的女儿Angela Gui于今年五月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提到父亲“被绑架”,呼吁国际社会协助释放他。 详情观看Dateline的报道。 分享. Published 19 October 2016 2:11pm. Updated 19 October 2016 2:13pm. Source: Dateline. Available in other languages. Share thi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7. 2019年6月22日 ·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有大约3万名犹太人在上海躲过了纳粹屠杀的浩劫。 这些人中的不少,之后来到了澳大利亚。 本期故事主角是一位86岁的犹太老人Sam Moshinsky,他在中国度过了17个年头,经历了战争、政权和货币的变更,一番动荡之后他和全家来到澳大利亚定居,如今已是事业有成、儿孙满堂。 SBS记者吴音采访Sam,在他的讲述下重温了这段烙着特殊历史印记的老上海回忆。 Sam Moshinsky with his father and grandfather outside their family business, The Shanghai Cardboard Box Factory c.1939 Source: Supplied.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