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宗旨. 社區發展服務鼓勵人們參與解決共同需要,並透過不斷的覺醒、參與、分享和分擔的歷程,致力建立更具人性化的社會,並向群體和社區推動了解、互助、彼此尊重與融合的訊息。 成就. 自六十年代起,明愛率先為基層人士提供社區組織的服務。 每年,社區發展服務組織近 100 個居民小組,協助他們解決共同的需要,並動員超過 109,000 名居民參與社區活動。 而失業人士綜合服務計劃共有 42,100 人次之失業人士參與,並成功為其中 600 多人推薦工作。 明愛亦顧及在港外地勞工的需要,推出外地勞工服務計劃,每年有超過 10,000 名外地勞工參與活動。 隨著社會不斷改變,明愛先後推出不同的服務計劃,服務有特別需要的組群。 這些計劃包括: 於工業區設立職工中心.

  2.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領導各部門,並提供專業意見。

  3. 六十年代. 明愛引進社會工作專業,在不同地區設立多元化服務中心,並在漁民村及新市鎮提供社區發展服務及家庭服務。 七十年代. 明愛開始建立了各類型社會工作服務,協助有需要的家庭、青少年、長者及智障人士,提升他們的能力,介入的模式包括治標及治本兩方面,此外亦在舊屋邨推行試驗性的服務計劃及成立難民服務。 八十年代. 在這期間,明愛社會工作服務迅速發展,對象以青少年、長者為主,並在匱乏的社區開展社區發展服務,此外明愛亦為特別群體包括勞工、外籍傭工、低收入婦女、越南難民等提供服務。 於1983年,社會工作服務部重組,成立七個服務,包括:扶幼、青少年及社區、家庭、康復、安老、社區發展及其他社會工作服務。 九十年代至今.

  4.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社區發展與賓館及餐飲服務等。 明愛在6,500名全職同工以及逾萬名義工的長期支援下,透過約270個服務單位,在本港約150個地點為巿民提供不同的服務。 明愛每年的經常開支預算超過20億港元。 雖然不少服務均獲得政府的資助,明愛仍需要向參與計劃或使用服務的人士收取費用,補貼不足的經費。 與此同時,明愛也有賴各方的捐獻和各項籌款活動,以維持必須的優質服務。 明愛一方面獲得公益金撥款,另一方面亦積極參與公益金的活動。 感激各界的支持,好讓明愛無須全面倚賴政府,從而取得 一定程度的彈性,開展其他有意義的服務,惠及徬徨無助的人士。

  5. 服務地點. 作為持續教育的先行者之一,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 (社高教),自1963年起已積極推動終身學習。 社高教轄下設有三所學院,包括兩所大專院校 —— 聖方濟各大學及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以及專門提供社區教育及職業訓練課程的明愛社區書院,後者於全港各區共設有16個社區書院/進修中心。 社高教每年為超過43,000名學生提供教育及培訓。 開辦的課程,範圍廣闊,包括學歷教育、博雅教育、長者教育、新來港人士教育、婦女教育、職業訓練及再培訓等,一應俱備。 明愛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為配合本地社區教育發展的需要,於2014年度將現時負責社區教育的院校統一改稱為「明愛社區書院」,專注發展配合經濟及行業之發展需要的社區教育及專業人才培訓課程。

  6. 2022年7月22日 · 真情流露的故事和分享令人深受感動,讓觀眾切實地感受明愛服務如何以生命影響生命、以愛締造希望。 最後由陳美齡獻唱首本名曲《香港香港》作結,將氣氛推至高峰。 《明愛暖萬心》慈善晚會獲得尚乘慈善基金會贊助68條捐款熱線,並得到羅肇唐慈善基金贊助「二對一捐款配對」,各位善長踴躍捐輸,令當晚熱線中心的電話響個不斷。 截至7月25日,晚會已籌得善款接近港幣1,200萬元,成績令人鼓舞。 「二對一捐款配對」將持續至9月底,希望善長繼續慷慨解囊、共襄善舉,讓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得到全面貼心的服務。

  7. www.caritas.org.hk › resources › newsletter香港明愛

    香港明愛 ... 2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