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1月14日 · 1 从大数据到好网络. 随着我们能够收集的数据规模和种类的不断增大,如何从大数据构建合适的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 如何获得高质量的网络结构数据? 如何科学地分析数据质量? 基于对不完整的网络结构数据所做的分析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广到整个网络? 在这方面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抽样问题。 2005 年 May 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论文 [3] ,证明从任何严格幂律分布的网络抽样所得的子网络都不是严格幂律的。 而我们实际上所用的数据大多都是抽样的结果。 反过来,抽样得到了一个具有幂律度分布的网络,原网络的分布形式如何——这个问题也没有严格清晰的答案。

  2. 2017年1月22日 · 《科学通报》从2016年第1期开始,陆续推出了“Science 125个科学前沿问题系列解读”,邀请不同领域科学家就这些科学问题展开论述,点评当前最新研究进展、展望未来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行盘点。 2016年该解读系列篇目汇总如下(题目后面是刊期),欢迎到刊物网站专题页面免费阅读 。 Science 125 个科学前沿问题系列解读. 意识与多感觉信息整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1) 刘睿, 王莉, 蒋毅. 记忆的动态变化: 记忆的编码、巩固和遗忘 (1) 王英英, 朱子建, 吴艳红. 世纪科学之问“合作行为是如何进化的”——中国学者的回应 (1) 王赟, 魏子晗, 沈丝楚, 吴斌, 蔡晓红, 郭慧芳, 周, 李纾. 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 物理规律的大统一 (4-5)

  3. 2019年7月5日 · 介绍刚刚出来的文章“Coreness and h-index for weighted networks”,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作者:吴晓群、魏文斌、汤龙坤、陆君安和吕虎,魏文斌是晓群前几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 几年前琳、周涛等做了一个很漂亮的工作 ...

  4. 2019年5月17日 · 在125个问题中,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最多。 例如:人类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只有大约2.5万个,远少于先前的预期? 基因变异和人类健康的联系有多紧密? 人类的寿命究竟能有多久? 什么在控制器官再生? 皮肤细胞如何能变成神经细胞? 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 又比如:地球上的生命何时、何地开始兴起? 什么决定物种多样性? 是什么基因变异使人类和其他灵长动物区分开来? 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恢复的? 人类的合作行为是如何演化来的? 能否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我们能否选择性地“关闭”某些免疫反应? 凡此种种,触及了人类的本质与“灵魂”! 物理领域的问题,如:宇宙的构成究竟如何? 描述世界的物理理论能否统一?

  5. 2022年6月4日 · 医学科学部 2021年度 国自然基金会评专家【本文来自NSFC网站及公众号:乐科研】 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会议评审专家&nbs ...

  6. 2011年11月30日 · Ines Chen在清华给了一个题为“The editorial process --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的报告,让我大概了解了manuscript脱手之后的命运,也纠正了我的几个误区。 其中最有意思的几点记下来与大家分享: 1. Cover Letter:这绝不是一个形式主义的文件,它只给editor看。 在cover letter里面你可以把自己真实的想法都写出来,比如“A的model是错的,我们的model是对的”。 这种说法一般在论文里是很忌讳的,所以cover letter是你唯一的可以写出那些很重要却又不能在论文里畅所欲言的内容的机会。 千万不要把cover letter变成一个简单的abstract的复制版。

  7. 2019年5月17日 · 在125个问题中,关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最多。 例如:人类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为什么人类的基因只有大约2.5万个,远少于先前的预期? 基因变异和人类健康的联系有多紧密? 人类的寿命究竟能有多久? 什么在控制器官再生? 皮肤细胞如何能变成神经细胞? 人类是否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 又比如:地球上的生命何时、何地开始兴起? 什么决定物种多样性? 是什么基因变异使人类和其他灵长动物区分开来? 记忆是如何储存和恢复的? 人类的合作行为是如何演化来的? 能否研制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我们能否选择性地“关闭”某些免疫反应? 凡此种种,触及了人类的本质与“灵魂”! 物理领域的问题,如:宇宙的构成究竟如何? 描述世界的物理理论能否统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