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9日 · 鉅亨網. 2023-06-19. 分享本文. 「人工智慧(AI)時代」正式到來,AI 更首次被納入企業裁員理由,或許 AI 引發的裁員潮才剛剛開始。 咨詢機構麥肯錫在周三14 日)發布一份題為《生成式人工智慧的經濟潛力》的研究報告,分析師透過對 47 個國家及地區的 850 種職業(全球 80% 以上勞動人口)的研究,探討 AI 成指數級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哪些行業的衝擊最大? 哪些人面臨失業威脅? 以下為報告主要內容: 1、AI 取代人類工作的時間被大幅提前 10 年,在 2030 年至 2060 年間(中點為 2045 年)50% 職業逐步被 AI 取代。

  2. 2024年4月26日 · 本集《全新一週》專訪華碩全球副總裁暨智慧物聯網事業群共同總經理張權德,來跟我們談談華碩將 AI 結合物聯網所打造出的 AIoT 解決方案有哪些,應用在智慧工廠的發展與應用又有什麼,以及華碩在未來的整體產業擘劃與發展願景,有著怎樣的宏觀視野。 華碩 AI 布局從 2015 年開始,張權德表示,當時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發現 AI 落地方式不應局限在消費型電子產品,而是在各類智慧型應用領域,除了智慧製造之外,還有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零售、智慧醫療,因此華碩在 2019 年正式成立智慧物聯網事業群,目前全公司擁有將近 1000 位 AI 工程師,在工業 4.0 的脈絡下發展對接合作夥伴、供應商 B2B 的 AIoT 服務。

  3. 2023年8月15日 · 麥肯錫公司McKinsey於上月發布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3》2023 科技趨勢展望報告,點出 15 個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 這 15 個趨勢可分成五個更廣泛的類別:人工智慧革命、構建數位未來、計算和連接的前沿、尖端工程技術和可持續發展。.

  4. 2017年4月17日 · 2017-04-17.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創業失敗十之八九,但能夠再次站起來的人卻不多。 這篇文章說的是台裔創業家許惟量的故事,他曾經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炒魷魚」,但最後卻東山再起創立了被評選為第二大的創投基金公司。 (責任編輯:黃筱雯) 曾經被投資公司炒魷魚的台裔科技新貴許惟量,記取失敗教訓不氣餒自拚創業,目前創辦的Mucker Capital公司育成中心Mucker Lab,被評選為規模全美第2大。 科技網站TechCrunch發布的最新評比結果,許惟量(William Hsu)創辦位於南加矽灘(Silicon Beach)的Mucker Capital公司育成中心Mucker Lab,獲評為全美第2大創投基金公司。

    • Ai 應用現況調查:電信與金融業最積極、機器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最成熟
    • 從數位化到智慧化 Ai 是企業提高生產力的最佳工具
    • 給企業主的 5 大建議
    • 成功導入 Ai 的 7 個關鍵

    從 Amazon 與 GE 的案例可以看出,使用 AI 作為數位轉型工具的公司,極有可能成為提昇產業價值的領航者,換句話說,企業如果想要成為產業先驅,最好儘快開始導入 AI 應用,只是這個道理說來容易做來難,雖然 AI 不是什麼新科技,早在 1956 年便已經被確立是一門學科,但要說到蓬勃發展卻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如何將 AI 結合企業運作提高生產力,其實很多企業都還在嘗試與努力。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發佈的 AI 應用現況調查,報告中指出,AI 市場的總投資額正快速成長,從 2013 年的 260 億美元到 2016 年的 390 億美元,短短 4 年就成長了 1.5倍,但是,儘管有這樣的投資熱潮,AI 的企業應用卻仍處於起步階段,只有 20% 受訪者表示已經大規模或在核心業務流程內導入 ...

    對企業來說,導入 AI 進行數位轉型,最大意義在於從資訊化走向自動化、智慧化,而自動化、智慧化不只可以取代人工,還能帶來很多顯著的效益,例如:強化生產力、提高交易吞吐量、改善預測模型、提高預測結果準確性、決策品質最佳化···等,甚至還能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本文一開始提到的 GE 就是最好例子。 麥肯錫認為,在目前各種 AI 技術應用中,機器學習最有機會做到跨產業應用,包括醫院急診部、飛機維修作業、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雜貨零售通路、抵押貸款業務···等,都能透過機器學習降低營運成本並提高效率,麥肯錫專家預估,醫院急診部在轉型智慧化後,可以降低 10~15% 營運成本,飛機維修作業則可減少 25% 成本,成效最驚人的就是抵押貸款業務,可以提高 90% 撥款效率。 事實上,AI 應用不只有助於企業提高...

    由此來看,AI 顯然是企業數位轉型過程中,最適合用來增加價值、提高生產力的工具,而企業領導者該怎麼做,才能跟上這波由 AI 引領的數位轉型浪潮?對此,麥肯錫提出以下五大建議: 第一、測試、實驗、學習和快速擴大規模:領導者需要累積的是實務知識,而不是書本上的常識。因此要積極將資源投入小規模的應用測試中,當 AI 能夠解決企業實際所面臨的問題後,再快速擴大應用場域。 第二、重新建構商業模式與業務流程:領導者必須思考如何在既有業務基礎上,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並善用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其他數位工具,實現創新轉型目標。 第三、將數位力(digital capabilities)視做企業新的資產,並思考如何應用數位工具(包含軟體與硬體),塑造差異化競爭力或創新商業模式。 第四、持續修正 AI 投資方向,...

    最後,麥肯錫在 AI 應用現況調查中,除了訪問全球 3000 多位企業管理高層,也深入研究全球 160 個 AI 應用案例,並歸納出企業成功導入 AI 的 7 個關鍵。 第一、公司高層的支持。該調查報告顯示,已經成功導入 AI 應用的公司,其管理階層對 AI 的支持率,是沒有導入任何 AI 技術者的二倍,其實這和一般資訊系統導入是一樣的道理,無論導入哪一種新科技,管理高層的支持,絕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第二、專業分工、以採購取代自行研發。前文提及,AI 在最近幾年開始蓬勃發展,相關的技術人才其實並不多,就連 Amazon、Google 這樣的大型企業,也都是透過併購方式來強化內部的 AI 能力,因此,企業與其在內部自行研發 AI 技術,不如在市場上尋找合適的解決方案。 第三、不要只讓技術團隊...

  5. 2016年10月18日 · 《進擊之路》是金馬獎導演蘇哲賢耗時3年拍攝的新作,這部紀錄片描述了台灣近年來4位為正義發聲的人權律師──邱顯智、曾威凱、劉繼蔚、李宣毅一路走來的故事。 這幾年,台灣在追求民主的路程上發生許多指標性的事件。 2013年,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生活困難,不滿政府施政,憤而在總統公開活動上向總統丟鞋抗議。 雖然總統並沒有真的被擊中,但之後單親媽媽仍被總統府提告。 就在此時,曾威凱主動向這位媽媽提出法律方面的援助。 當單親媽媽問起費用時,曾威凱說:「當妳丟出鞋子的那一刻,妳已經付了我律師費。 」而這起案件也成了進擊之路的起點。 事件發生不到三周,導演就和曾威凱律師見面,啟動了進擊之路的拍攝計畫。

  6. 2018年8月27日 · 笛聲悠悠蕩蕩,像是將歲月裡那些美到驚心動魄的繁華娓娓道來,成就一段欲言又止的日常。 時間感再度變得模模糊糊,如初索性靠著柱子聆聽。 一曲畢,音符還殘存在空氣中,樂手已開始拆解手上的樂器,顯然打算離開。 周圍並無其他聽眾,地上則擺了只半開的笛盒。 如初掏出身上所有硬幣,三步併做兩步放入盒中,抬起頭對男子說:「音樂真美。 四目相視,如初的心臟彷彿在瞬間漏跳一拍。 對方的容貌宛如藝術品般昳麗,帶著凜然的氣息,眼睛則一眨也不眨地凝視著她,說:「謝謝。 然後頓了頓,問:「妳怎麼會來到這裡? 「我迷路了⋯⋯」不,直覺告訴如初,對方講的「這裡」根本不是指這條老街。 如初咬了咬嘴唇,忍不住問:「我們以前不認識吧? 對方沉思片刻,居然搖頭,答:「我不確定。 「怎麼會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