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7日 · 在幫張永老師完成他的第一本著作《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我曾經寫下這篇文章:「 為什麼要做一本不輕鬆的時間管理書?. 早上最重要的3件事後記 」,那是兩年前的事情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開啟了第二本書的計畫,但這個計畫,似乎也應證了這 ...

  2. 2018年9月12日 · 這套方法中,有一個重點是: 「根據自己的年度目標來寫日記,看看自己每天做了什麼跟年度目標一致的行動」。 這個想法,終於讓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來介紹「格志日記」。 「格志日記」目前只有 iOS App ,雖然可惜,但他的寫日記方法,或許可以根據你慣用的工具,移植到你自己的日記載體中。 在「格志日記」裡,預先設定好多個「 格子 」,每個格子中一個「 問題 」,讓你根據問題來回答自己今日做了什麼相關的事情,這樣就不怕日記沒東西可以寫。 但是,比起日記沒東西可以寫,更重要的是日記要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甚至是對未來有幫助的東西。 這時候,我就參考永書裡的方法,把每天的日記問題,設定成「 跟我的年度目標有關 」。

    • 邊佑錫1
    • 邊佑錫2
    • 邊佑錫3
    • 邊佑錫4
    • 邊佑錫5
  3. 2018年9月17日 · 最近張永老師的新書《不成功,因為你太快:練習每日覆盤,不二錯、不瞎忙、年度目標有效達成》,書裡提到的兩個方法,給了我很大啟發。 第一個方法是:「 根據目標來寫日記 」,不是隨便亂寫,而是寫下今天在目標上做了什麼行動,即使再 ...

    • 邊佑錫1
    • 邊佑錫2
    • 邊佑錫3
    • 邊佑錫4
  4. 2018年11月1日 · 我為自己找到三種聽書的搭配方法。 「 1. 聽寫:寫 」:聽覺與筆記合一,在想要深度做筆記時,用「聽書」的方式,一邊聽覽書的內容,一邊快速把思考寫成(打成)文字。 就像上課聽老師說,我在下面立刻做筆記一樣。 「 2. 聽讀:讀 」:聽覺與視覺合一,在真正適合閱讀的時間,用「聽書」的方式來輔助視覺的文字閱讀,對書籍的理解速度加倍,而且不容易疲憊。 「 3. 聽說:說 」:聽覺與口說合一,在想要把書籍內容轉化成自己的想法的時刻,聽書籍朗讀,說出自己的看法,並且利用 語音輸入法 ,同步把自己的語音轉成文字筆記。 (這個方法也符合我的讀書筆記原則: 改掉畫重點與抄筆記習慣,寫與說的筆記更有效學習 )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這三個方法的技巧與經驗。

    • 邊佑錫1
    • 邊佑錫2
    • 邊佑錫3
    • 邊佑錫4
    • 邊佑錫5
  5. 2020年3月29日 · 第一步,在 Notion 中建立學期計畫專頁. 開啟一頁新的 Page. 統一管理大學、研究所的所有課程、考試、作業,甚至行政任務. 先用基本筆記功能,設定目標. 第二步,建立課程科目資料庫. 如何管理要修習的一個一個課程呢? 課程管理目的,是整理每一個科目的學習內容。 我會用建立資料庫的方式。 選擇插入(table inline)資料庫. 先利用表格模式,把選修、必修的課程科目列出來。 原則是一個課程科目一個項目就好,不要分散。 之後A課程的上課筆記都可以整理在A課程項目中。 這樣才是聚焦目標,不混亂的方法。 用 Tags 進行分類: 如果我想排出禮拜一到五每一天的課表。 我就用 Tags 標籤,設計禮拜一到禮拜五的標籤,加上一個封存的標籤。

    • 邊佑錫1
    • 邊佑錫2
    • 邊佑錫3
    • 邊佑錫4
    • 邊佑錫5
  6. 2018年2月12日 · 「每天中午的散步走路習慣」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來延伸之前「 從練習每天走路一萬步習慣開始帶來的小改變 」一文中,關於「刺激思考」的部分,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習慣練習的心得。 太專心、缺乏新意,害我卡在難題: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或許早上已經開始面對一些工作上的難題,並且聚精會神處理了好幾個小時,只是有些環節還無法打通。 而早上到現在待在辦公室裡好幾個小時,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開始疲乏,缺乏新的刺激。 這時候,問題可能就在「太專心」以及「缺乏新意」。 這時,中午到了,或許有 30 分鐘到 60 分鐘的休息時間,正是可以創造「分心節律」和「新意節律」的時刻,來幫自己的大腦打通早上糾結的難題。

  7. 2017年7月16日 · 萬事起頭難?. 或許萬事起頭都很簡單,只是我們把他想難了。. 我在上「 Evernote 筆記整理術 」的課程時,最後會帶大家練習 用筆記完成複雜專案管理 ,但很多朋友看到我的專案管理筆記時,通常臉上會露出佩服但又退縮的表情,大家心想:. 「要列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