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7日 · 以江恩論港股股災及揭美國某意義上已經縮表. 2021-07-27 江恩小龍劉君. 江恩經常強調周期會重覆發生。. 本欄的分析中,我們提出過「在過去幾次恆生指數在高點橫行,例如2018年,2010年至2011年,2000年至2001年中,我們可見他們分別橫行了19個星期,39個 ...

  2. 2021年6月29日 · 今天我們以江恩,股市周期及金融占星去看恆指這一次的橫行。 恒指已橫行18個星期. 在過去幾次恆生指數在高點橫行,例如2018年,2010年至2011年,2000年至2001年中,我們可見他們分別橫行了19個星期,39個星期及49個星期。 而這一次恆生指數由2月見頂之後約橫行了18個星期。 同時利用金融占星學中,筆者在之前提及過土木相會之後股市有機會出現橫行,例如2000年至2001年中出現土木相會之後,股市在出現了雙頂後在高位橫行,其實反覆下跌。 觀察稍後周期匯集. 江恩經常說「已行的事,後必再行。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指的是周期及股價走勢會重疊按規律出現。 現在的橫行,我們必須要觀察到底股市之後是如過去的見頂後橫行,還是橫行整固。

  3. 2022年9月15日 · CXO是CRO、CMO、CDMO的統稱,CRO是合同研發服務組織,CMO為合同生產服務組織,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藥物研發及生產及包裝服務。 CDMO較CMO增加了產品定製化研發服務。 藥生物及藥明康德為CXO的箇中代表。 藥生物及康德倚賴美國業務. 今年中期業績顯示,藥生物收益有54.1%來自北美,18%來自歐洲。 而藥明康德來自美國收入佔比竟高達67.1%,較藥生物有過之而無不及;來自歐洲收入佔比為10.4%。 值得注意的是,藥生物的北美收益按年增長77%,而藥明康德來自美國客戶收入翻一番。 兩間公司的北美業務或美國客戶成為這兩間公司增長的火車頭,投資者應該意識到美國另起爐灶後的影響。 可留意國際同業. 美國要發展生物科技須時,藥生物及藥明康德手上的未完成合約不會一夜間消失。

    • 最強藍籌股
    • 最弱藍籌股
    • 結語

    1.藥明生物

    2020年表現最強藍籌是藥明生物(SEHK:2269),全年累計升逾210%。藥明生物在今年8月上旬已較年初水平上升一倍,踏入12月份,集團的基本面持續改善,升勢進一步加強。 藥明生物最近公布收購位於德國的生物藥原液製造工廠的設施資產,再次向市場展示集團向全球市場發展的實力及決心,而臨近年尾,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氣氛正面,兩大因素支持藥明生物股價在2020年最後一個月完成全年兩倍漲幅。在研發需求強勁下,藥明生物相信可繼續保持增長。

    2.小米集團

    全年表現接近210%,緊追藥明生物的藍籌股就是藍籌股新貴小米集團(SEHK:1810)。疫市推動市場資金由傳統產業加快流入新經濟板塊,作為「ATMX」熱捧股之一的小米自然受惠。 以親民價手機起家的小米在核心中國市場,以及新興印度市場持續滲透,集團亦加快品牌升級,如最新發佈較高端產品——小米11系列有利改善集團盈利能力。 2021年全球手機出貨量預期回升,小米手機性價比高,而且逐步向高端發展,又兼有其他家電等裝置聯網,AI+IoT概念在今年5G加強商用下,預期會得到更大注意。

    3.美團

    表現第三佳的藍籌股是全年回報近190%的美團(SEHK:3690)。雖然美團的業務在疫情初期面臨重大挑戰,其中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在防疫措施限制下大受打擊。 首季收入按年下跌約13%,但隨著疫情中大眾消費模式持續轉變,美團的餐飲外賣業務在第二季度強勢復甦,分部經營溢利更按年增長近66%,滲透度在疫市提升可加強平台的變現潛力。 美團短期難免仍要面對反壟斷壓力,但是中長線相信能透過引流支持其他業務發務發展,有望保持增長。

    1.中信股份

    中信股份(SEHK:267)是2020年表現最差藍籌,累跌約47%。其實在2019年,中信股份已是表現第三差的恒指成份股。 疫市中市場資金加快由舊經濟股流出,中信股份旗下業務多屬舊經濟產業,如製造、工程承包等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金融讓利等國策亦為集團的核心盈利來源——中信銀行的業務表現帶來挑戰。 由於資源在2020年下半年回穩,預期2020年下半年業績會有改善。2021年走勢,要看資源價格及金融業務表現能否好轉。

    2.中國海洋石油

    去年表現第二差的是三桶油之一的中海油(SEHK:883),累跌近45%。集團主力上游業務,而上游業務與油價的敏感度較高。 疫市期間,全球航空需求大減,經濟活動急降温,石油價格曾跌至負數水平。石油需求減,以及庫存持續增加將會持續為油價添壓,更遭美國制裁,眾多負面因素浮現不利股價表現。 中海油短期走勢無疑是受到美國制裁因素打擊,但由於中海油主要收入並非來自美國,而且油價在全球經濟復甦下有望受帶動上升,2021年或許有意外憧憬。

    3.中國海外發展

    中國海外發展(SEHK:688)以約44%跌幅成為今年表現第三差藍籌。集團股價表現持續積弱可歸因於特朗普政府把握僅餘任期落實對華措施,加快落實制裁名單,而中海外被納入制裁名單的風險上升,市場資金提前減持帶來沽壓。 雖然中國海外發展本身業務預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中國樓市宏觀政策預期以穩為主,內房股短期相信仍難有表現。

    展望2021年,新經濟熱潮及中美關係發展將繼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部署值得關注,但相信依然危中有機,個別股票依然能有好回報。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有沒有回穩陣的收息股? 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 您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嗎?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www.hkmoneyclub.com)

  4. 2021年7月13日 · 2021-07-13 江恩小龍劉君. 周期會重覆發生,股市會相隔一段時間出現類似的走勢。. 這一個我們在「小龍江恩理論」中經常可見。. 而近日恆指在6月28日的下跌就是周期重覆出現的例子。. 而這一次下跌亦在本欄中預測中提及過。. 江恩曾說: 「股票及商品 ...

  5. 2022年8月5日 · 生物近日發布盈喜,預期2022年上半年收入按年增長61至63%;經調整Non-IFRS淨利潤增速58%至60%,顯著高於市場預期,多家券商上調公司盈利預測和目標價,並預料藥可能在2024年開始派股息。 藥生物把中期業績高增速,歸因於(1)客戶數量繼續增加;(2)商業化生產和後期階段業務的加速發展;(3)賦能全球客戶對抗新冠疫情;(4)新的非新冠綜合項目收益和市場份額顯著增加;(5)擴大為生物藥行業提供服務的範圍,包括一站式綜合製劑服務,提高本集團的收益;(6)充分利用現有產能和資源及執行營運效率改善項目。 催化劑1:CDMO業務範圍完善.

  6. 2021年10月15日 · 近日內險股價回勇,事實上並非業內企業有基本因素的改善,主要原因還是估值實在低殘以及受惠債息向上,至於業績增長方面市場仍普遍看淡。 單從數據上看,三者目前都稱得上符合「低估值+高股息+高ROE」,是高投資價值之選,現價小注買入,或以平均成本法定期買入都是合理部署。 若必須要從三者中擇一的話,國壽的相對競爭力不大,加上有投資於螞蟻集團和滴滴出行,成為中央近期巡查金融機構的目標之一,處於政治風眼。 平安的科技屬性最重,涉獵的範疇亦最廣,理應有分散風險,降本增效的屬性,但集團的科技賦能效果遲遲未能反映到業績之上,另外如處於互聯網醫療的平安好醫生(SEHK:1833)等業務前景近期亦被市場看淡,令中國平安股價長期處於有波幅、無升幅的狀態。 太保在三者中規模最小,加上代理人員提質,其成長性在三者中最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