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5日 · 首先要在思維上改變. 要突破困境,先要有兩個前提上的重點,就是思維上的改變,以及財務知識上的理解。 所謂思維上的改變,就是多用正面角度看事情,雖然香港年輕人正面對著以上困境,但卻有另一面優勢,例如年輕(時間是每個人最大、最大的資產)、負擔少、處於網絡發達的時代(因這不只容易創業,更是上一代人未必掌握到,但年輕人輕易掌握)、熱情、仍有轉工和轉行的本錢、仍可以尋找自己的人生目標等。 只要將思維角度改變,把握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自己沒有的,只要正面及積極思考,自然能夠產生正面的結果,這是獲得成功與財富的前提。 接着提升財務知識. 另一重點,則是財務知識,首先要明白,以工資追資產是不智的,只有資產追資產才會成功,因此,必須著眼於財務知識與資產上的提升,而非只限於學術、打工技能及工資上的提升。

    • 想辦法累積第一筆財富
    • 先以儲物業首期為目標
    • 年輕可承受較高風險

    然後是儲錢,這不再多講,要建立金錢之樹,就先要有種子。 可能有人會說,曾聽過一些例子,只憑極少資金或零資金,又或利用大量借貸,買股票、買物業,再不斷將財富滾大。無疑,坊間的確有這些例子,而且是成功例子,但問題是,亦有很多失敗個案,只是傳媒沒報道而已。正如前文一直強調適度借貸,絕不能夠過量。總而言之,對年輕人來說,先做好儲蓄這一步,十分重要,這亦是理財的第一步。

    有儲蓄之後,就可以更容易地建立資產,由於沒有第一個物業,故啟動以物業滾大資產的循環是較困難,雖然以不斷累積物業去建立資產是可行做法,但在樓價高企的情況下,反而建議多思考其餘方法的可行性,因為年輕人以任何一條路都有機會獲得大成功的,並不一定以物業之路去累積。 不過,由於沒有人能預測數年後物業市場的變化,因此,建議宜先儲蓄一筆足以支付首期的資金為目標,例如擬定3年期限,這是多功用的策略。 至於投資第一個物業的目標(當然這非必然),可擬定在踏入社會後的約5年內,選擇樓市較為適合的時機買入物業,第一個物業做9成按揭,這是因為年輕人承受風險的能力較高;其次,可保留更多資金,令餘下資金再滾大財富的效力加強,往後就較容易累積更多資產。 只要能夠擁有第一個物業,就可說是啟動了財富滾動的其中一步,令你更容易累...

    同樣,因為年輕人可承受的風險較大,致使他們可以投放較多資金在股票組合中,與其平穩地追求5%的回報,反過來財富沒有甚麼增長效果,那倒不如以追求15%回報為目標,對現時的年輕人來說,將會有更大的突破機會。 就算不是主要收入,但如果能創造出其他被動收入,亦很不錯。 此外,雖然不建議著眼於打工,而是要同時努力行上建立資產的道路,但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沒有興趣和時間學習財務知識,專心打工,在職場奮力拼搏,事業有成,薪金提升;亦即是說,有機會儲備更多資金,並提高借貸能力,採用股樓並行策略,一方面分段買入盈富基金(SEHK:2800)。 選擇打工為主的話,就必須幹得有聲有色,令薪金及每月可剩餘的資金都要不斷提升,這亦是一個獲得財務自由的方法。 【相關文章】 月供股票入門 3大事項要留神 為退休生活儲蓄並不足...

  2. 2019年9月25日 · 通往快樂的財務之路. 大多數人似乎認為快樂和金錢至少有某種聯繫,但到底您怎樣才能找到快樂呢? 盡快擺脫債務是個好開始,最起碼也要擺脫高息債務。 除此之外,即使您不認為自己很有錢,研究人員亦發現了各種往往能令您更開心的花錢方法。

  3. 2022年8月17日 · 2022-08-17 龔成. 有錢人的財富往往比一般人多倍、萬倍,當中秘訣就是他們懂得運用複利息的力量,將財富以「乘」的形式去增加,而一般人只懂得將財富用「加」的形式去增加。 若你的財富由$2開始,每年以「加」的形式去累積;40年後,你只有$80。 用複息可將資產快速增加. 同樣由$2開始,若以「乘」的形式去增長,即第二年增長成$4,第三年$8,第四年$16……40年後,你就是香港首富,因為你有$1,099,511,627,776! 即一萬億! 這就是複利息的威力。 決定複利息的結果有3個重要元素,就是: 本金、時間、利率. 本金. 即是初期資本,當然是愈大愈好,由於這是致富的重要元素,因此本章再三強調本金的重要,運用創富法則「最先給予將來的自己」及「最後才購買奢侈品」。

  4. 2021年2月2日 · 2021-02-02 龔成. 我今年45歲,想請教我應怎樣安排我的資金投資比較好,把輸掉的賺回來,也希望可以在 60歲前退休?. 現住一單位 值$500萬, Bank loan 欠百幾萬。. 一個月前買另一樓$860萬,銀行貸款六成大概 $500萬。. 手上持有現金剩 $80萬。. 投資方面,股票有4萬 ...

  5. 中國的禧世代人口近4億,而且運動/體育活動日益受歡迎,成為運動服裝市場的推動力。下文將會介紹從大中華運動服裝市場發展中持續獲利的三間中國企業。 安踏體育 Nike的中國競爭對手以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SEHK:2020)為首。

  6. 2021年6月17日 · 2019年,香港業務受突如其來的社會運動影響,生意額一落仗,但當年集團出售一家協助建立零售平台的初創企業,賺約8億,令當年主業轉差下,全年仍能派發0.55元的股息。 上周迪生公布了2020年度的全年業績,每股盈利按年下跌約28%,至每股1.17元,每股末期息0.27元,連中期息0.08元計,息率逾7厘。 內地業務已大幅好轉. 雖然盈利下跌,但今期台灣及中國業務大幅好轉,只係香港業務仍然係寒冬期,加上政府補貼多及租金支出大減,所以零售業務收入降低,但經營溢利則轉虧為盈,達3.7億。 此外集團仍然持有淨現金逾22億,絕對有財力支持其於寒冬擴張。 例如上月集團承諾6年以2億租金,租下旺角銀行中心的多個舖位,為香港未來零售業復甦做好準備。 Harvey Nichols為未來發展重點.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