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切除手術的原則是以切除所有腫瘤,令乳腺範圍不再存在腫瘤及化驗腋下淋巴有否癌細胞擴散;手術的範圍則可包括乳房 (腫瘤)、腋下淋巴及乳房重整。 「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有效減復發風險.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文龍醫生表示,奧地利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研究小組第12次實驗 (簡稱ABCSG-12)的研究結果顯示,嶄新的「唑來磷酸混合療法」應用於早期乳癌病人能明顯減低因乳癌導致的疾病及死亡風險達36%;同時亦有效降低乳癌復發風險達35%。 該研究安排1,803位於99年至06年間患上早期 (1/2期)乳癌的病人接受外科切除手術及放射性治療後,隨後分為四組,其中兩組只接受單一內分泌治療,另外兩組則接受「唑來磷酸混合療法」,跟進期為五年,探討他們的無病存活率、復發、擴散、骨轉移及死亡率等各方情況。

  2. 生活閒情. 健康教育講座. 醫緣相聚. 《自信從「齒」開始2》—牙齒微創修復美學. 《句句有骨》— 香港大學骨科專家與你破解37個骨科迷思. 《醫與研》. 《肺癌全攻略》. 《泌尿解碼》.

  3. 基於長期受到發炎因子的攻擊,強直性脊椎炎患者的關節無可避免受到破壞,特別是對骶骼關節、髖關節、脊椎或膝蓋關節等大關節的影響最大,除令患者受到疼痛折磨,情況嚴重者更會出現脊椎關節融合的情況,從此無法抬頭;或是因關節變形而無法走路,需以輪椅代步。 現時,雖有不少有效的藥物能舒緩痛楚,然而強直性脊椎炎存在「不動則痛」的特性。 所以,除藥物治療外,物理治療對舒緩關節疼痛及對維持關節應有的活動幅度功不可沒。 減身體負荷 增血液循環. 水具有以下三大特性,使患者進行運動時較陸上輕鬆: 針對頸、腰、下肢進行練習.

  4. 2023年3月18日 · 查詢及報名: WhatsApp: 54036121. 上則標題: 「膝」而復得 骨科醫學專題講座. 下則標題: 告別躁鬱 重拾健康情緒 「雙相情緒」醫學專題講座.

  5.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這可簡單理解為甲狀腺處於過度活躍狀態,分泌出過多的甲狀腺素導致身體器官的新陳代謝過快,常見的症狀包括:心跳過快、手震、脾氣急躁、體重下降或眼凸,女性患者則有機會出現經期紊亂的情況。 而甲狀腺功能退減,簡稱甲減,即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不足。 患者猶如一架沒有油的汽車,經常感到疲倦和渴睡。 2)大頸泡. 甲狀腺腫脹而造成可觸摸得到的硬塊,俗稱大頸泡。 這可能是整個甲狀腺腫脹引起,也可以是甲狀腺局部位置生有結節造成。 甲狀腺結節分有良性和惡性,較大的結節 (良性)或腫瘤 (惡性)皆有機會壓著氣管,令患者出現氣喘的問題。 而具侵蝕性的腫瘤則有可能影響附近的器官,例如影響聲帶導致聲沙。 微創手術 切口轉移. 甲亢、甲減、甲狀腺結節和甲狀腺癌,屬比較常見的甲狀腺毛病。

  6. 視障馬拉松運動員. 梁小偉 (Gary),44歲,視網膜色素病變病患者,從小以經有夜盲症,直到2009年中開始完全失明;從五光十色的環境,走進了地獄之中,當時除了用酒精麻醉自己外,更在家中頹廢了八個多月,從事屋苑物業管理10多年,一時間變為無業所從,人生好像失去了一切,漫無目標,更自暴自棄地令體重增加至170多磅…… RP仍沒良好治療方法. 視網膜色素變性或稱視網膜色素病變 (Retinitis Pigmentosa,簡稱RP),是一組影響眼睛視網膜的相關病變的名稱及遺傳性眼科疾病。

  7. 醫生: 司徒達燕醫生 (小兒外科專科) & 薛金意 (資深註冊護士) 撰文:羅漪雯. 「瀨尿」,在醫學上稱為「夜遺尿」。 在夜間尿床,似乎只是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問題,確實根據調查,香港約有3-4萬名10歲以下的兒童為夜遺尿患者。 然而,若病症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尿床情況有可能延至十多歲甚至成人階段;事實上,每100位成年人,就有2人有夜遺尿問題。 小兒外科專科司徒達燕醫生. 正視夜遺尿 及早治療. 小兒外科專科司徒達燕醫生 解釋,若兒童超過5歲有持續在夜間尿床的習慣,已可看為夜遺尿;如每月尿床多於2次者,便應接受治療。 「然而,仍有家長對夜遺尿問題抱有誤解,有的認為孩子膀胱控制尚未成熟,也有的覺得待孩子長大後就會有所改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