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957年,中國大陸發起反右運動,結果大量知識份子、異見者被打成「右派」受到迫害,引發第一大規模以知識份子為主的逃亡潮。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躍進,引發了大饑荒,許多廣東農民為了生存,紛紛外逃,此後的逃港活動基本是非法經濟移民以及家庭團聚。

  2. 在1988年4月及1989年2月舉行兩公眾諮詢,聽取市民對《基本法》草案的意見。 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事件後,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和帶領聲援天安門學運的司徒華因不滿中共血腥鎮壓民運而以不為一個盡失人心的政府做事為由一起退出起草委員會[1][2][3][4 ...

  3. 而香港上一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受制水之苦。

  4. 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源於第一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1860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交由英國管治。

  5. 雙十暴動是香港歷史上最血腥的一暴動,發生在1956年10月10日,親國民黨的暴徒大規模襲擊九龍及荃灣一帶,造成6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由於事件主要在九龍地區發生,因此也稱為九龍暴動。

  6. 張天愛經歷四段婚姻失敗,但她仍表示十分重視婚姻,每一離婚都覺得可惜。 她透露跟羅素都努力過挽救婚姻,也想過生孩子,但試過很多次都失敗,她後來慶幸沒生育,因為兩人根本忙得連領養孩子的資格也沒有。

  7. 雙十暴動是香港歷史上最血腥的一暴動,發生在1956年10月10日,親國民黨的暴徒大規模襲擊九龍及荃灣一帶,造成6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 由於事件主要在九龍地區發生,因此也稱為九龍暴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