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18日 · 打破不合理行業保護 香港不愁沒人才. 2021-06-18. 程治平認為,為人民的政黨自然贏得愛戴和體諒。.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在1997年回歸前夕,香港掀起 ...

  2. 2021年6月18日 · 文革後全國高考恢復,成了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 「鄧小平提出這政策是一個極大的功德,所以我一直很崇敬他!. 而何冀平也在時局的長河中 ...

  3. 2018年2月8日 · 12歲的小伙子林德育由內地移居香港,被迫降讀三級以追上課程,學業上屢遇挫折;家住龍蛇混雜的木屋區,與成功人生完全沾不上邊。 幸好遇到良師,令他明白天道酬勤,幾經努力,他終於擺脫貧困。 現在是亞斯理衛理小學校長的他,為鼓勵學生自強不息,破天荒在學校舉辦「失敗周」,希望孩子反思失敗的「價值」。 林德育來港後,一家五口蝸居在狹窄的木屋裡。 屋內沒有廁所,要用公廁。 小時候他總是好奇,「為什麼經常在公廁看到針筒? 長大後才知道,針筒是吸毒的工具。 」父母為了生計拚命工作,面對生活的窘境,林德育只能跟自己打氣:「要努力讀書。 熬夜讀書 兩患肺癆. 原本在內地升中一,但因課程銜接問題,他在港要由小四讀起,並學習完全陌生的英文及廣東話,頗為吃力。

  4. 2018年6月9日 · 《數》一書的時間設定由1938年到1995年,橫跨接近一甲子。 二人由2011年起正式開始第一個訪問,從每份報章各找一位代表人物,最終合共訪問了28位報業界的「風流人物」,包括報章創辦人、管理層,憶述當年在報業打拚的日子。 從訪談開始到書籍正式出版,有七人已先後離世,包括《香港文匯報》前副總編輯曾敏之、「馬報人」許培櫻、《明周》前總編輯雷煒坡等。 回憶往昔歲月. 28位報人,各自憶往事,既談自己所任職的報章,也談其他報章,透過眾人口述拼湊完整歷史。 書中的第一篇訪談錄,便由筆名「晨鳥」的許培櫻開始。 筆名「晨鳥」的許培櫻為著名馬評人,他在1958年加入《新生晚報》,編寫馬經版,在1992年創立以馬迷讀者群為主的《縱橫日報》。 他在訪談錄中詳細談到自己成為馬迷、加入馬報、再到創辦馬報的經過。

  5. 2003年8月17日 · 記者在採訪中遇見一位七十八歲的老人,名叫楊福生,與唐滋鎮生活在一個年代,他告訴記者,唐家在嚴家橋鎮作的好事多多,天災的時候,唐家不 ...

  6. 2019年4月21日 · 唐繼昇認為,醫院晚上沒有資深醫生當值,新人在晚上on call可獲更多實戰經驗,所以他當年主動向部門主管爭取與兩間大學醫學院培訓的醫生一樣要 ...

  7. 2015年5月19日 · 2004年博士畢業後,當時年僅27歲的他決定投身商界,創辦以研發動作感應技術為主的Sengital公司,並擔任行政總裁至今。 目前他兼任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客席教授和職訓局講師。 首獲利不足付一月人工. 遊走在商界與學術界已有一段時間,林曉鋒指要將科研商品化,並發展為一門生意,可謂「九死一生」。 他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2004年成立Sengital時,出售了1,500個由他研發的動作感應遊戲機手掣,但僅賺取了一萬多元利潤,不足以支付員工一個月的薪酬。 遊戲機手掣售光後,其公司已再無其他產品可出賣,林曉鋒惟有另想辦法。 後來他決定轉型,改為協助其他公司進行產品設計及研發;至2006年適逢遊戲機大行其道,他遂轉售零件予大型遊戲機生產商,終賺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1. 其他人也搜尋了